民國初年那些沒有大學文憑的大師,為何至今仍難有人超越?
民國初年,在中國歷史上是特殊時期,這一時期出了一大批的大師,比如:
郭沫若、魯迅、老舍、林語堂、茅盾、曹禺、梁實秋、謝冰心、田漢、胡風、巴金、夏衍、柳亞子、孫伏園、張恨水、蕭軍、蕭紅、曹靖華、梁宗岱、臧克家、艾青、趙丹、項堃、舒綉文、白楊、張瑞芳、秦怡、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傅抱石、潘天壽、關山月、李可染、豐子愷、林鳳眠、丁聰、賀綠汀、馬思聰、熊十力、梁漱溟、張君勱、陳寅恪、馮友蘭、朱光潛、胡適、翦伯贊、張伯苓、羅家倫、晏陽初、陶行之、黃炎培、梅貽琦、馬寅初、潘序倫、章乃器、沈鈞儒、史良、吳有訓、吳健雄、嚴濟慈、吳大猷、侯德榜、茅以升、竺可楨、李四光、童第周、梁思成、徐志摩、戴望舒、吳作人、郁達夫、梅蘭芳、聶耳、蘇步青、洗星海、葉聖陶、蔡元培……
這麼的大師為什麼會在民國初年井噴般湧現呢?細究其原因,可能會有如下幾點吧:
一是中國經過2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思想受到嚴重禁錮,清朝末年,特別是經過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以後,西方思想如潮水般湧入中國,人們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思想解放更加促進社會的急速變革,社會的這種時期必定帶來文化的繁榮和文藝的復興,這是一種歷史現象。
二是那段時間思想、言論和學術都相對自由,這是是產生大師的前提。當時社會各種力量的對立導致的一定程度的混亂,恰恰給人們提供了一定的自由空間。
其三就民國文人的治學是刻苦嚴謹的,沒有今天這麼多「學術腐敗」醜聞。當年,職稱評定等學術評價體系遠不像現在這麼細密。民國文人是中國歷史上功名思想最淡的一群人。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種環境,才讓許多不是科班出身的青年才俊能在各自的人生平台上一展輝煌。今天,就給你盤點一下那些沒有大學文憑卻能自學成材的民國大師——
「教授的教授」陳寅恪
正規學歷是復旦公學畢業,高中
陳寅恪,字鶴壽,江西修水人。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他的正規學歷只是上海的吳凇復旦公學畢業。1925年,陳寅恪就任於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先後任職任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
陳寅恪其父陳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詩人。祖父陳寶箴,曾任湖南巡撫。夫人唐篔,是台灣巡撫唐景崧的孫女。因其身出名門,而又學識過人,在清華任教時被稱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這並非妄言——陳寅恪治學面廣,宗教、歷史、語言、類學、校勘學等均有獨到的研究和著述。他曾言:「前人講過的,我不講;近人講過的,我不講;外國人講過的,我不講;我自己過去講過的,也不講。現在只講未曾有人講過的。」因此,陳寅恪的課上學生雲集,甚至許多名教授如朱自清、馮友蘭、吳宓、北大的德國漢學家鋼和泰等都來聽他的課。
還有一件小事可證陳寅恪的人格魅力——魯迅一生罵人無數,卻沒有罵過過陳寅恪。當年陳寅恪名篇《王觀堂先生挽辭》《與妹書》《與劉叔雅教授論國文考試題》,發表在吳宓主持的《學衡》雜誌上。魯迅把吳宓罵得狗血淋頭,對陳寅恪的「古董」文章保持著沉默。
令人遺憾的是,在後來的運動中,陳寅恪遭到許多不公。使他最傷心的是,他珍藏多年的大量書籍、詩文稿,多被洗劫。
1969年10月7日,一代宗師在廣州離開人世;11月21日,他的夫人唐篔辭世。
著名歷史學家傅斯年評價陳寅恪時稱:「陳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
1925年,清華大學籌建國學院,最先聘請的大師有章太炎、梁啟超、王國維,都是當時最頂尖的國學大師。但章太炎心氣太高,沒有同意,梁啟超就向清華大學校長曹雲祥推薦了陳寅恪。
當時的陳寅恪還沒有名氣,曹雲祥就問:「這個人是什麼文憑?有什麼著作?」
梁啟超說:「沒有文憑,也沒有著作。」
曹雲祥笑道:「沒有文憑倒無所謂,但連著作都沒有,這樣的人聘他來幹什麼?」
這時,梁啟超說了一句:「我梁啟超雖然著作等身,但我所有的著作加起來,也沒有陳先生的三百字有價值!」
正是這句話,奠定了陳寅恪在學術界的至高地位。
說起陳寅恪的家世,可謂風光無限。爺爺陳寶箴是曾國藩的得力幹將,文韜武略世所罕匹,曾任湖南巡撫,主張維新變法,名重一時;父親陳三立是著名詩人,跟譚嗣同等人並稱「晚清四大公子」,名動天下。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熏陶下,陳寅恪從小就遍覽群書,涉獵極廣,曾留學日本、美國、英國、德國等多個國家,精通十多門外語,一向眼高於頂的傅斯年對他甚是推崇,聲稱:「陳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
但這樣的超級學霸,卻連一個文憑也沒混上,這是怎麼回事呢?陳寅恪的解釋是這樣的:「考博士並不難,但兩三年內被一個具體專題束縛住,就沒有時間學其他知識了。」可見,陳寅恪追求的是廣博的學問,而不是一張單薄的文憑。這不光在當時,即使是現在,也是特立獨行的。
陳寅恪涉獵極廣,遍及歷史、文學、宗教、民俗、語種、服飾、飲食、建築等等十多個領域,且任何一個領域都足以讓相關的教授汗顏,他曾聲稱:「前人講過的,我不講;近人講過的,我不講;外國人講過的,我不講;我自己過去講過的,也不講。現在只講未曾有人講過的。」因此,每到上課的時候,不光是學生沒有逃課的,連很多教授也都來聽課,如吳宓、馮友蘭、朱自清等等,陳寅恪也因此被譽為「教授的教授」、「大師的大師」。
有一次,講到唐朝詩人王翰的《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竟把葡萄酒的原產地、如何傳入中國,以及在中國如何發展都講得頭頭是道,各種年代、數據分毫不差,讓學生和教授們大呼過癮。
在當時的北京學術界,有「本土派」和「留洋派」兩大陣營,互相看不起,本土派覺得留洋派不懂中國國情,都是紙上談兵,隔靴搔癢;而留洋派則認為本土派目光短淺,方法落後,早都落伍了。不過,只要一提起陳寅恪,這兩派就立刻豎起了大拇指,沒有人敢小瞧他,這在當時的學術界是極為罕見的。
連劉文典都對他極為推崇,說:「陳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應該拿四百塊錢,我該拿四十塊錢,沈從文該拿四塊錢。」還經常對學生們說:「如果你們想聽陳先生的課,隨時都可以走,我不會怪你們,因為我對他的學問不是十分敬佩,而是十二萬分的敬佩!」
陳寅恪的教學方法也是不拘一格,上課從不點名,也不考試,即使到了學校規定的大考,也是敷衍了事,考完隨便打個分數,沒有不及格的。因為在他看來,考試不是考量學生學問的好方法,應該在平時就對學生的水平有所掌握,做那麼多考題,還不如寫一篇論文更能體現學生的水平。
這其實也體現了陳寅恪對學問的態度。
有一次,清華中文系招生考試,讓陳寅恪出題。陳寅恪沒有像別人那樣出滿滿一大張考題,而是別出心裁,除了一篇命題作文,只有一道題:對對子。上聯是三個字:「孫悟空」,下聯也要求是一個人名。結果考生們各顯神通,有對「祖沖之」的,也有對「王夫之」的,還有位考生對的是當時的風雲人物「胡適之」(胡適,字適之),讓陳寅恪大為讚賞。
陳寅恪可能對對聯情有獨鍾,經常出個對子。比如在清華時,四大國學導師中,梁啟超是「南海聖人」康有為的弟子,王國維曾教末代皇帝溥儀讀過書,於是陳寅恪就作了一副對聯:「南海聖人再傳弟子,大清皇帝同學少年」。送給學生們,恰當之至。
還有一次,在西南聯大時,因日本飛機經常來空襲,只要飛機一來,師生們便紛紛往防空洞跑,只要進了洞,就安全了。於是,陳寅恪又作了一副對聯:「見機而作,入土為安」。以苦為樂,貼切之至。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北京危在旦夕。這個時候的陳寅恪,因用眼過度,右眼視網膜脫落,醫生勸他趕緊做手術。但做完手術要休養很長時間,陳寅恪為了避免落入日寇的魔爪,毅然放棄了手術,最終導致右眼失明,左眼也視力低下。
除了視力受損,在逃亡的途中,陳寅恪多年來收集的圖書資料也毀於戰火。相比視力,這些圖書資料簡直就是他的生命!
到了1944年底,陳寅恪的左眼也失明了。牛津大學曾邀請他赴英講學,並順便醫治他的眼睛,可惜因為種種原因,終究沒能成行。一代不世出的國學大師,就這樣永遠失明了。
後來很多人回憶說,陳寅恪未失明時,講課講到精彩的地方,會深深地閉上眼睛,回味好久才睜開,而等他失明後,他的眼睛就再也沒有閉過,總是睜得大大的,雖然什麼也看不到,但卻像是一切盡在眼中。
陳寅恪對講課極為看重,有一次,因日寇掃蕩,陳寅恪的課也被迫停掉了。但有一天,一個學生胡守為來到他家,想聽他的課。當時陳寅恪正在工作,得知後,馬上起身到裡屋換上乾淨衣服,極其鄭重地給唯一的學生講起了課。後來擔任中山大學教授的胡守為感慨地說:「這件事對我的教育很深,這就是為人師表啊!」
1948年,北京物價飛漲,陳寅恪的工資已不足以支付家庭開銷。時任北大校長的胡適聽說後,要送給他一筆錢,但陳寅恪堅決不要。胡適最後提出用這些錢來買他的書,這才答應了。拉書那天,陳寅恪坐在椅子里,久久不語。在他心中,書就是生命,但如果讓他不勞而獲,卻比要他的命還讓他受不了。或許,這就是那一代讀書人的風骨。
陳寅恪的夫人名叫唐篔,是清朝台灣巡撫唐景崧的孫女。兩人的相識,還有一段很傳奇的故事。
1928年,陳寅恪跟清華校友郝更生聊天,郝更生素知陳寅恪學問淵博,就問他「南注生」是什麼人。陳寅恪說,是台灣巡撫唐景崧的別號,又問郝更生在哪裡看到的。郝更生說是自己的女友的一位朋友,有一幅字,是她爺爺留給她的,署名「南注生」。
陳寅恪對這幅字很有興趣,就讓郝更生幫忙聯繫,親自去看看。因此,陳寅恪與唐篔因這幅字而結緣,並最終喜結連理。
陳寅恪與唐篔相濡以沫,攜手度過了艱難的一生,在1955年的結婚紀念日上,陳寅恪專門寫詩道:「同夢蔥蔥廿八秋,也同歡樂也同愁。」唐篔和道:「甘苦年年慶此秋,也無惆悵更無愁。」其恩愛之情,皆訴諸筆端。
陳寅恪對妻子極為敬重,經常對女兒說:「我們家裡頭,你可以不尊重我,但是不能不尊重你們的母親。」
1969年10月7日,陳寅恪因病逝世。45天後,唐篔也追隨而去。臨終前,她對女兒說:「你們父親的事已經料理完了,我也該去了。」
因當時的特殊環境,陳寅恪的墓地一直沒有得到保護,直到2003年,才跟妻子唐篔合葬於廬山植物園。墓前,有一塊石頭,上面刻著十個字: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這十個字,是陳寅恪送給王國維的,也是他自己一生的寫照。
「人民藝術家」齊白石
齊白石,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是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這們畫壇巨擘沒有上過一天學,早年曾為木工,後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樸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
齊白石書工篆隸,取法於秦漢碑版,行書饒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寫詩文。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代表作有《蛙聲十里出山泉》《墨蝦》等。著有《白石詩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齊白石畫蝦堪稱畫壇一絕。齊白石畫蝦通過畢生的觀察,力求深入表現蝦的形神特徵。
齊白石從小生活在水塘邊,常釣蝦玩;青年時開始畫蝦;40歲後臨摹過徐渭、李復堂等明清畫家畫的蝦;63歲時齊白石畫蝦已很相似,但還不夠「活」,便在碗里養了幾隻長臂蝦,置於畫案,每日觀察,畫蝦之法也因此而變,蝦成為齊白石代表性的藝術符號之一。
「最後的儒家」梁漱溟
中學畢業
梁漱溟(1893--1988),原籍廣西桂林,生於北京。因系出元室梁王,故入籍河南開封。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國學大師、愛國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後一位大儒家」之稱。
梁漱溟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6歲啟蒙讀書,但還不會穿褲子;上了四所小學,學的是ABCD;只有中學畢業文憑,卻被蔡元培請到全國最高學府北京大學教印度哲學;在城市出生成長,然而長期從事鄉村建設;一生致力於研究儒家學說和中國傳統文化,是著名的新儒家學者,可是卻念念不忘佛家生活……一生不斷追求的兩個問題:一是人生問題,即人為什麼活著;二是中國問題,即中國向何處去。
梁漱溟出身於「世代詩禮仁宦」家庭,早年頗受其父梁濟(巨川)的影響。青年時代又一度崇信康有為、梁啟超的改良主義思想。辛亥革命時期,參加同盟會京津支部,曾熱衷於社會主義,著《社會主義粹言》小冊子,宣傳廢除私有財產制。二十歲起潛心於佛學研究,幾度自殺未成,經過幾年的沉潛反思,重興追求社會理想的熱情,又逐步轉向了儒學。梁漱溟說:「我願終身為華夏民族社會儘力,並願使自己成為社會所永久信賴的一個人。」
儒學大帥錢穆
天可憐見,中學都沒有畢業
錢穆,江蘇省無錫人,中國現代歷史學家。七歲入私塾,1912年輟學後自學。錢穆最高的文憑僅為高中(尚未畢業),完全是靠自學成才的。1930年,因顧頡剛的鼎力相薦,才使他離開鄉間,北上燕京大學,開始任國文系講師。燕京大學是一所教會大學,在北平各大學中,非常有名氣。當時校務主要由監督司徒雷登主持。一天,司徒雷登設宴招待新來教師,問大家到校印象。錢穆在會上直抒己意:「初聞燕大乃中國教會大學中之最中國化者,心竊慕之。及來,乃感大不然。入校門即見『M』樓、『S』樓,未悉何義?此謂中國化者又何在?此宜與以中國名稱始是。」事後,燕大特開校務會議,討論此一意見。最終採納了錢穆的建議,改「M」樓為「穆」樓,「S」樓為「適」樓,「貝公」樓為「辦公」樓,其他建築也一律賦以中國名稱。園中有一湖,景色絕勝,競相提名,皆不適,乃名之曰「未名湖」。
之後,他接連接到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的聘書,這個連中學都沒有畢業的小子同時在北京三所最負盛名的大學執教,名動京師。
1949年遷居香港,創辦了新亞書院,1967年移居台北,任中國文化學院歷史所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台北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1990年8月30日,錢穆在台北逝世。
錢穆被稱為中國當代最後的大儒,然而這個大師連中學都沒有畢業。錢穆父親去世時,他才十二歲,父親這一走,錢家立時陷入了困頓。因此,在他和長兄雙雙考入常州府中學堂不久,錢穆就輟學在家,後又到一間小學任教,開始了長達十年的鄉村教育生涯。
其間錢穆以面壁之功專治儒學和史學,終於因學術著作《論語文解》獲得了上海聖約翰大學教授錢基博的賞識,將他推薦到無錫省立第三師範任教。之後,他接連接到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的聘書,這個連中學都沒有畢業的無錫小子同時在北京三所最負盛名的大學執教,一時名動京師。
錢穆一生以教育為業,五代弟子,冠蓋雲集,余英時、嚴耕望等人皆出門下。著名物理學家錢偉長是他的侄子,幼年時亦受其教,打下了深厚的國學功底。
「湘西之子」 沈從文
沈從文,中國著名作家,湖南鳳凰人。文學巨匠只有小學學歷。沈從文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交界地區。1924年開始進行文學創作,他創作發表了《邊城》《長河》《湘西散記》等五十多部文學著作和《唐宋銅鏡》《戰國漆器》等6部文物論著。他還先後在武漢大學、青島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北京大學任教講學,並進入諾貝爾文學獎的終審名單。
當年,沈從文因寫白話小說而在文壇嶄露頭角,由於詩人徐志摩的介紹,他被中國公學校長鬍適聘為教師。不善言談的沈老師卻用情書俘獲了的一個女孩兒的心,那就是後來成為他夫人的張兆和。
建國後,他遠離了文學,改行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歷史與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然而,歷次運動都沒有放過沈從文。一次又一次來勢洶湧的打擊,使憂鬱過度的沈從文陷入了病態的迷狂狀態,他不斷念叨著「回湘西去,我要回湘西去」,張兆和無言地面對此情此景,眼淚禁不住滾滾而下。後來,在妻子悉心的照料和藥物治療下,沈從文漸漸恢復了健康,這些難忘的經歷使他的心靈產生了對苦難的免疫力,使他和妻子堅強地度過了艱辛清貧的歲月。
1988年5月10日,飽經滄桑的沈從文安詳地離開了人世,把無限的眷戀留給了白髮蒼蒼的妻子,就如同留給了人間無限柔美的湘西。
「中國作家的旗幟」巴金
巴金,原名李堯棠,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1923年巴金離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學。幼年多病的巴金從來沒有讀過大學。14歲時,他好不容易得到祖父同意進入英語補習學校念書,剛剛一個月,就因病輟學。1925年,他到北京準備考北京大學,但是體檢時發現患有肺病,無奈與北大失之交臂。
1936年,巴金以《家》而成為青年之心中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有一個女高中生給他寫的信最多,他們通信達半年之久,卻從未見面。最後,還是女孩在信中提出:「筆談如此和諧,為什麼就不能面談呢?」女孩主動寄了張照片給巴金,然後他們約在一家咖啡館見面。經過8年的戀愛長跑,年屆不惑的巴金與這個名小他13歲的女孩蕭珊結為連理。
文革期間巴金受到殘酷的迫害,蕭珊也因為與巴金的關係受到非人的待遇。1972年7月蕭珊因患肝癌症住院,而巴金在幹校勞動不被允許探望,於是蕭珊只得獨自在醫院接受治療,半個月後含冤長辭人世。在蕭珊去世的3年之後,巴金才獲許把蕭珊的骨灰捧回,巴金將妻子的骨灰放在自己的枕邊,每夜與之共眠,一直到2005年,巴金去世。
王蒙評價巴金時說:「他是我們的一面旗幟,也是榜樣。」賈平凹也說:「巴老是我國當代文學巨匠,他的道德和文章,都是當代作家的一面旗幟。」
1983年,法國總統密特朗來我國訪問時,在上海展覽館宴會廳授予巴金法蘭西共和國榮譽勳章,認為他「是當代世界偉大的作家之一」,他的「自由、開放與宏博的思想已使他成為本世紀偉大的見證人之一」。
「現代數學之父」華羅庚
初中畢業
華羅庚, 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複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並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
誰能想到,這樣一位享譽世界的科學大家,竟然是雜貨店店員出身。華羅庚幼年家貧,經常輟學。他父親開了間小雜貨鋪,輟學後的華羅庚就成了父親的得力助手。看店之餘,他開始了艱苦的自學之旅。他之所以何選中數學,是因為學數學設備簡單,只需要一支筆、一張紙而已。
1929年,華羅庚受雇為金壇中學庶務員。1930年春,他在上海《科學》雜誌上發表《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轟動數學界。同年,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了解到華羅庚的自學經歷和數學才華後,打破常規,讓華羅庚進入清華大學圖書館擔任館員。
1930年的一天,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看到他發表在《科學》雜誌上文章後,不禁為之拍案叫絕,就這樣,只念過初中,一個雜貨店的店員被請到清華大學,成為清華大學數學系助理員,從而走上了專業的科研之路,終成一代宗師。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學歷無疑是塊最好的敲門磚。無論是為了滿足工作需求,還是提升自己個人文化水平,學歷都是個不可或缺的東西。可是,學歷真的能代表一切嗎?高學歷真的那麼重要嗎?看看那些學歷低得嚇死人的大師,你就知道答案了。
劉半農
常州府學堂肄業證
劉半農(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因為其過人的才情和勤奮被世人稱為「江陰才子」「文壇魁首」。他和錢穆一樣,中學時在常州府學堂學習,但出於對保守教育體制的失望,劉半農在快要畢業前一年選擇了退學,拿了一張肄業證,隻身闖蕩上海灘。這可是一個驚世駭俗的舉動,可在窮困潦倒之際,他突然間接到北京大學的聘書,被正式聘請為北京大學預科國文教授。
沈從文
最高學歷只是小學
我國近代文學巨匠沈從文先生(1902-1988)的學歷只是小學,可他創作發表了《邊城》《長河》《湘西散記》《沈從文小說選集》《沈從文散文集》等五十多部文學著作和《唐宋銅鏡》《戰國漆器》等6部文物論著。他還先後在武漢大學、青島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北京大學任教講學,並進入諾貝爾文學獎的終審名單。
金克木
一生只拿過小學文憑
著名文學家、翻譯家金克木先生(1912~2000)一生只拿過小學文憑,少年時,在安徽壽縣第一小學畢業後,讀了一年中學,便因家道敗落而不得不輟學。為了支撐家庭,他16歲至18歲,靠人介紹,在家鄉教小學,養活自己和母親。1935年,經友人介紹,終於在北京大學圖書館謀得了一個職員的位置,他利用一切機會博覽群書,廣為拜師,勤奮自學,終成一代大師。
在書畫、古典文獻、文物鑒定方面堪稱大師的啟功先生,給自己撰寫的墓志銘開篇便寫:「中學生,副教授……」是的,不用懷疑,他中學沒有畢業,就開始了職業生涯。
魯迅
南京礦路學堂、仙台醫學專門學校(中途棄學)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也僅僅是中專學歷。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4月,入南京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務鐵路學堂,學開礦。 光緒二十八年(1903年)公費赴日本留學。入弘文學院日語速成班。光緒三十年(1904年)8月,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肄業。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6月,被騙回國與朱安結婚。6月,復赴日本。7月,中止學醫,從仙台回到東京,不再入學讀書,專門從事文藝譯著工作,此後幾年通過不同方式學習了德語,俄語。
啟功
中學生
啟功(1912——2005),滿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孫。 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教育家、國學大師。曾任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教授,但他的學歷僅僅是中學生。啟功先生66歲生辰時自撰墓志銘,內容深刻,卻讓人忍俊不禁:「中學生,副教授。博不深,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癱偏左,派曾右。面微圓,皮欠厚。妻已亡,並無後。喪猶新,病照舊。六十六,非不壽。八寶山,漸相湊。計平生,謚曰陋。身與名,一齊臭。」
這些大學者雖然沒有顯赫的學歷,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成為一代大師。
TAG:民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