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馬化騰:數字化的深度、廣度和精度是密不可分的

馬化騰:數字化的深度、廣度和精度是密不可分的

鈦媒體註:5月28日,在2018數博會現場,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發表了主題演講,在演講中他提到,流動的數據、開放的網路和智能的系統是數字新生態必不可少的組成,從數字化進程的廣度、深度和精度三個方面,闡述了對數字生態的理解。

在馬化騰看來,「互聯網+」是手段,數字經濟是結果,而數字中國或者說網路強國是目標,它們是一脈相承的。

在廣度方面,馬化騰認為,首先要解決普惠問題,社會各方要共同努力,幫助更多人跨越數字鴻溝。

「數字化的廣度能夠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創新機會,跨界創新不斷發生在經濟領域,在政務民生方面也有很多機會。比如我們在廣東剛剛上線的『粵省事』的小程序,不需要安裝APP,一次註冊可以一站式辦理很多民生服務,比如各類證件辦理,社保、公積金查詢等等。」

在深度方面,數字化創新需要下沉,進入到各行各業的五臟六腑,希望提供更豐富有效的數字工具,幫助各行各業打通 「奇經八脈」,讓整個產業鏈條的數據能夠流動起來,激發數字創新。

「最近新的探索是和華龍訊達合作的木星雲工業互聯網平台,這個平台會利用各種信息的技術手段,分析工業生產的全鏈條的數據,而且還打算把這些數據和企業微信打通,未來通過企業微信里的小程序平台就可以隨時掌控生產流程每個環節。」

在精度方面,數字化的精度,一方面有賴於底層與前沿技術上的突破,另一方面也有賴於發揚「數字工匠精神」,做出高水平的數字工具和產品。

「有一個案例,是互聯網+醫療方面,我們在醫療領域其實做了幾年的探索,大家趕到醫院挂號、排隊、繳費等等需要浪費很多的時間,這幾年我們和醫院攜手從挂號支付數字化入手,微信解決患者就診全流程。和社保部門合作,27個城市推出微信社保卡,這些應用為大家節省很多時間。」

最後,馬化騰總結到:數字化的深度、廣度和精度是密不可分的,流動的數據開放的網路和智能的系統是數字新生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廣度讓我們每個人都受益,深度可以助力創新,精度則可以提高生活品質。(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付夢雯)


以下是馬化騰在數博會現場的演講全文:

大家上午好!這已經是我第四次來到貴陽來參加數博會,在這四年裡面貴陽有很多新的變化,其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這個城市越來越有活力,越來越年輕了。這個不單是一種感覺,我們可以從大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我們根據微信、QQ最近這幾年的大數據統計分析,年輕用戶的分布和流動情況來反應不同城市對年輕人的吸引力,比如說今年春節期間貴陽16歲-35歲年輕用戶佔比非常高,我們也觀察到春節後貴陽仍然有不少年輕用戶從其他城市流入。可以說基於這些大數據,在今年的QQ全國城市年輕指數排名中,貴陽成為全國最年輕的城市。年輕人為什麼喜歡這個城市呢?具體原因我現在也不知道,但是我們能看到的是貴州這幾年的經濟社會發展非常快,尤其是大數據產業更是實現了彎道超車。我最近和其他省很多領導溝通,他們都提到了「貴州模式」,紛紛表示讚賞。

過去大家覺得貴州山多交通不便,陰雨天氣比較多,今天來看這些缺點反而成了得天獨厚的優勢。最近幾年國內外不少互聯網和科技企業紛紛在貴州建立數據中心,大數據已經成為貴州的一個新名片。

目前,騰訊在貴安新建的七星數據中心開始投入一期試運行,今年下午我會去現場參加啟動儀式,就在兩座山體之中,地理位置非常安全隱蔽,山洞溫度較低,周邊水電資源非常豐富,能夠降低能耗,未來騰訊要把重要的數據存儲在這裡。目前大數據產業在貴陽集聚,未來將形成新的數字生態。

接下來我想談談對數字生態的看法,2015年中央政府報告首次出現「互聯網+」,去年提出數字經濟,今年更是提出了數字中國。我認為,「互聯網+」是手段,數字經濟是結果,而數字中國或者說網路強國是目標,它們是一脈相承的。之前我也用「一橫、一縱、一新」來描繪這個過程,今天我想從數字化進程的三個角度談談對數字生態的理解,分別是數字化廣度、深度和精度。

第一,先談一下數字化的廣度。

這兩年我們看到數字化進程已經從經濟的領域迅速擴展到民生、政務等等領域,正在覆蓋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我們把騰訊關注的數字經濟這幾個方面歸納為五個生,民生政務、生活消費、生命健康、生產製造和生態環保。數字化的廣度正在前所未有的拓展,過去從對消費端toC的用戶已經覆蓋到企業toB端的用戶,甚至包括政府機構toG端的用戶,騰訊希望為C端、B端、G端不同類型用戶做連接和「橋樑」。

數字化廣度首先要解決普惠的問題,舉一個案例,大家熟悉的微信,今年春節全球月活躍用戶突破10億,可以說是中國第一個在全球超過10億月活用戶的互聯網產品和服務。微信將PC年代沒有成為網民的很多用戶,比如說上了年紀的父母變成互聯網用戶,讓老年人開始享受數字生活的便利,這在十年前非常難以想像。此外我們通過參與信息無障礙標準等努力,努力幫助殘障人士使用互聯網服務。

從國家統計數據看,現在全國網民規模超過7.7億,很大上得益於移動網民的增長。可以說中國網民的普及率已經超過全球的平均水平,但是我們還看到還有一小部分中國人仍然在數字世界的門外,因此如何幫助他們更快跨越數字鴻溝,需要社會各方的努力。我了解到貴州這在幾年裡,網路基礎設施上投入力度很大,目前行政村百分之百通4G網路,98%通了光纖,這就是未來發展創新的基礎。在工業時代,我們說「要想富,先修路」,今天數字時代,也許我們可以說「要想富,通網路」。

數字化的廣度能夠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創新機會,隨著網路規模和用戶增長,跨界創新不斷發生在經濟領域,在政務民生方面也有很多機會。尤其是民生服務的應用,有賴於政府的數字化和數字平台的廣度。

我再舉一個案例「一機游」。我們現在正在跟雲南省合作「一部手機游雲南」的項目,以後一部手機打開APP、小程序或者公眾號就可以輕鬆在雲南旅遊,這個項目沒有先例,有很多創新點,比如提供遊客在雲南「吃住行游購」的五大數字化解決方案,這個應用一邊連接千萬遊客,另一邊連接數百個政府部門和數十萬商家,旅遊可以隨時一鍵投訴在監管部門,以及各個商家信用也會全面記錄,這解決了以前旅遊中「宰客」等問題。

還有一個案例,我們在廣東剛剛上線的「粵省事」的小程序,不需要安裝APP,一次註冊可以一站式辦理很多民生服務,比如各類證件辦理,比如說社保、公積金查詢等等,這是我們幾百位同事花費幾個月時間做出的第一階段的成果,結合了一百多項服務,把政府部門數據打通了。

第二,數字化的深度。

每個垂直領域都非常深,非常專,數字化的轉型需要數字技術和行業經驗深度融合,我之前也提到了數字化創新需要下沉,進入到各行各業的五臟六腑,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希望能夠提供更加豐富有效的數字工具,幫助各行各業打通七經八脈,讓整個鏈條數據流通起來。這裡有兩個案例。

第一個是工業互聯網領域。過去騰訊和三一重工和富士康等企業在這個領域有深入的合作和探索,最近新的探索是和華龍訊達合作的木星雲工業互聯網平台,這次數博會上也有展示。這個平台會利用各種信息的技術手段分析工業生產的全鏈條的數據,而且我們還打算把這些數據和企業微信打通,未來通過企業微信里的小程序平台就可以隨時掌控生產流程每個環節。

還有一個是「互聯網+教育」的例子,過去我們講互聯網+教育,可能會提到把講課視頻放到網上,這些是屬於基礎的方法,未來我們有新的解決方案。我們在北京大學等數十個高校推出了微校解決方案,通過校園碼可以把大學裡面分散割裂的各個信息產品和體系進行打通,學生用手機刷一下二維碼,可以解決宿舍樓門禁、上課簽道、過圖書館軋機、食堂消費等各種需求,未來數字化還可能深入影響我們教學的模式。

第三,數字化的精度。

大家都有感受,現在手裡的數碼相機包括手機像素越來越高,照片顆粒度越來越細。其實數字技術對物理世界的重塑精度也越來越高。我們有理由期望數字時代能夠實現工業時代難以達到的工藝水平。數字化的精度一方面有賴於我們在底層和前沿技術上的突破,另一方面也有賴於我們發揚「數字工匠精神」,做出高水平的數字工具和產品。

有一個案例,是互聯網+醫療方面,我們在醫療領域其實做了幾年的探索,大家趕到醫院挂號、排隊、繳費等等需要浪費很多的時間,這幾年我們和醫院攜手從挂號支付數字化入手,微信解決患者就診全流程。和社保部門合作,27個城市推出微信社保卡,這些應用為大家節省很多時間。在廣西探索全國首例處方流轉服務,院內開方,院外購葯,甚至送葯上門。用區塊鏈解決處方不被篡改這樣的難題。

去年,隨著人工智慧的成熟,我們推出騰訊覓影把AI影像技術應用於診療環節,剛才省領導也提到了這樣的服務,目前已經覆蓋食道癌、肺結節、糖網眼底等多種病種篩查,能夠幫醫生提高診斷效率,實現精準篩查,對提高邊遠醫生診療水平非常有意義。

最後,做一個小結。數字化的深度、廣度和精度是密不可分的,流動的數據開放的網路和智能的系統是數字新生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廣度讓我們每個人都受益,深度可以助力創新,精度則可以提高生活品質。一句話總結,數字化將創新地提高每個人的生活品質。

謝謝大家!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公主」正式接班任正非,華為進入新時期
酷派起訴小米侵害專利:要求停產停售MIX2等手機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