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花亦:《精神現象學》當中的語言學現象

花亦:《精神現象學》當中的語言學現象

一、前言

《精神現象學》是我們Root哲學俱樂部本學期的共讀書目,我們選取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賀麟譯本。

黑格爾是德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精神現象學》是黑格爾整個哲學大廈的基礎。在該書中,黑格爾探討了人類思維的發展情況,研究了意識是如何從低級的感性,慢慢發展到知性、理性,再到更高級的層次。這部書艱難生澀,詰屈聱牙,滿滿都是概念的王國;但是細讀之下,又能品味黑格爾辯證法的魅力,感受思維不斷迂迴、折返、運動、否定、揚棄的愉悅。

由於文本閱讀的困難,在此過程中,我必須逐字逐詞地去理解,並且做了細緻的筆記。通常,我每看到形容詞,我就會用紅筆劃橫線;每看到動詞,我就會用藍筆劃橫線;沒看到名詞,我就用藍筆劃方框;每讀一處,也會用黑筆作批註。於是乎,沉浸在此概念遊戲當中的我,差點患上密集恐懼症。但是當我讀完前兩章,我也因此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語言學現象,它恰恰可以反映黑格爾哲學當中「感性」與「知覺」的差異。

以下結論的論據基於不完全統計,只反映大致情況。

(密集的筆記和砧板厚的句讀本)

二、「感性」中的形容詞與「知覺」中的動詞

《精神現象學》的第一章講的是「感性」,第二章講的是「知覺」。在讀完這兩章,我再回頭看筆記,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第一章「感性」之中,文本使用的形容詞比較多;而第二章「知覺」當中,文本使用的動詞比較多。

以下舉幾個例子:

「此外,感性確定性又好像是最真實的知識,因為它對於對象還沒有省略掉任何東西,而讓對象整個地、完備地呈現在它面前。但是,事實上,這種確定性所提供的也可以說是最抽象、最貧窮的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賀麟譯本(下同) 117頁,第一章]

「……所保持下來的的這時乃是一個一般的否定的東西了。這個自身保持著的這時因此不是一個直接的東西,而乃是一個間接的東西;因為它之所以被規定為一個長在的和保持著的東西,……」 ( 120頁,第一章)

「通過這種比較於是意識發現:不僅它自己的真理的認識里,包含著對外把握和返回自身這兩個不同環節,而且毋寧真理或事物也以這兩種不同的方式呈現其自身。」(136頁,第二章)

「現在在這種知覺的認識過程里,意識同時覺察,它自己又回返到它自己,亦即它自己又反思它自己,並且覺察到,在知覺中那與又相對立的環節出現了。而這個環節就是事物和它自身的統一性,各種統一性從自身中排斥了差別性。……」( 135頁,第二章)

這樣一個語言學上的差異,剛好可以反映出「感性」與「知覺」之間的差異。

在黑格爾哲學之中,「感性」思維是直接的、純粹的;它只能意謂,而還沒學會使用概念。所以為了描述、表達它的性質、狀態、特徵,黑格爾只能使用大量的形容詞。並且由於「感性」思維只能直來直去,不能反觀自身,也沒有過多發揮,所以它很少發出動詞。

而另一方面,「知覺」已經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了,它已經能夠擁有黑格爾所說的「自我意識」了(就是「意識」自己認識到自己的存在)。打個比方,人意識到太陽下山了,「太陽下山」就是意識;人知道自己意識到太陽下山了,再反思一下自己的意識:我現在是不是精神錯亂,其實現在會不會是日出而不是日落,這個「反思」就是自我意識。所以,回到文本,當「知覺」擁有更高級的「自我意識」,它就可以有主觀能動性,可以發出一系列的動詞。事實上它的確這樣做了,它不斷地反思、否定、揚棄,最終把思維發展到更高的級別——知性。

(翹之同學在講解第一章「感性確定性」)

三、「感性」與「知覺」中的偏正短語

除了形容詞與動詞,另外我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語言學現象,那就是兩章當中都有大量的偏正短語,但是它們的組成卻不盡相同。

我無意賣弄複雜的語言學知識與定義,我所謂《精神現象學》當中有大量的偏正短語,是指類似「**的**」這樣的語法結構(它只是偏正結構當中的一種)。然後,我發現,在第一章「感性」當中,這樣的偏正短語大多是「形容詞+的+名詞」的組合。而在第二章「知覺」當中,大多是「名詞+的+名詞」的結構組合。

下面舉兩個例子:

「它乃是一個單純的諸多這裡的集合體。至於那被意謂的這裡應該是一個點,但是,點是不存在的;反之,當點被指出為存在的東西時,對於點的指出本身就表明了指出不是直接性的認識,而是一個運動,一個被意謂的這裡,通過諸多個這裡,成為一個普遍的這裡的運動,……」(125頁,第一章)

「因為它曾經形成了關於知覺的經驗,它認識到知覺的結果和真理即是它的解體,即是從知覺的真理回返到它自身。這樣一來,意識就明確了,它的知覺的性質主要地不是一個簡單的純粹的認識,而是在它的認識里,同時是從真實超出來,回返到意識自身。」(134頁,第二章)

這樣一個語言學現象又說明什麼呢?

首先,剛剛上面說了,「感性」思維是直接的、純粹的,沒有概念的,所以只能使用大量的形容詞來描述、表達它的性質、狀態、特徵。這就是第一章如此多「形容詞+的+名詞」的語法組合出現的原因。

其次,更為高級的「知覺」已經學會使用簡單概念,而概念可以擁有內涵和外延,這樣的東西都是可以名詞和定義來表達的,比如說「知覺的真理」、「知覺的經驗」等等。所以我們在第二章當中可以輕易看見許多「名詞(或代詞)+的+名詞」的語法結構。

(哲學俱樂部成員在研讀《精神現象學》)

四、小結

以上算是一個絕對原創、稍微有趣,但可能意義不大的發現。不過沒關係,多一個角度去讀書,偶有所得,怡然自樂。

這個發現不僅剛好可以反向論證「感性」與「知覺」的特性,還可以證明德國古典哲學的思維嚴謹,德語的語法精緻。如果有人質疑這樣的發現是基於賀麟的英譯中譯本,結論不能成立。大家亦可參考鄧曉芒的《精神現象學句讀》譯本(鄧是直接從的德文原著翻譯的),而且我也可以相信,即使是德文原著,在表達同樣的哲學思想時,大致也要遵循以上的語言學現象,因為這是思維的根本性質。

《精神現象學》是一座難以跋涉的大山,如果有心,歡迎來跟我們一起學習、交流。

文:花亦

編輯:花亦

圖片:網路 & 俱樂部成員

關注我們,

一起愛智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財哲學園 的精彩文章:

大學教育是否必要
花亦:羅爾斯與諾齊克政治哲學淺析

TAG:廣財哲學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