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諾門坎戰役 | 日本陸軍史上最大的一次敗仗?

諾門坎戰役 | 日本陸軍史上最大的一次敗仗?

原標題:諾門坎戰役 | 日本陸軍史上最大的一次敗仗?


本文作者何立波,摘自《同舟共濟》,《網易博客叢書》,主編姚文廣、范國平,東方出版社出版。


1939年的中蒙邊界,蘇聯和日本之間曾發生一場改變「二戰」進程的戰役。

1939年5月到9月,在中蒙邊界諾門罕地區,爆發了一場震驚世界的現代化戰爭。參戰雙方為日本、偽滿洲國軍隊與蘇聯、蒙古人民共和國軍隊。氣焰囂張的關東軍向蘇聯紅軍發起猛烈進攻,以為將很快取得勝利,結果一敗塗地。有日本學者稱這是「日本陸軍成軍以來的首次慘敗」「日本陸軍史上最大的一次敗仗」。但由於諸多原因,有關這次戰役的研究和公開出版物並不多見。



諾門坎戰役


關東軍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

要了解諾門罕戰役,必須先了解與戰役有關的一些因素。


1904年,日本入侵中國東北,挑起了日俄戰爭。經過一年多的廝殺,日本獲勝。長期覬覦我國東北土地的日本侵略者,專門成立了一支「滿鐵」守備隊,另留駐南滿一個師團。兩部兵力大約兩萬人,歸屬關東總督指揮。當時,日本在其控制的東北地區設置了「關東州」,所以這支部隊也稱「關東軍」。由此,關東軍便開始了盤踞東北長達40年之久的罪惡活動。


1926年以後,日本加緊推行侵略中國的大陸政策。關東軍里充斥著侵華的急先鋒,如本庄繁、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賢二、河本大作等。從1919年成立到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關東軍在中國東北不斷挑起事端,策划了「滿蒙獨立」「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變等,成立了偽滿洲國。



關東軍

1932年,關東軍司令部遷至長春,司令兼任日本駐「滿」大使和關東軍長官,掌握偽滿軍政大權。從此,關東軍對中國東北實行殖民統治,殘酷鎮壓抗日軍民,瘋狂掠奪糧食和礦產資源,妄圖把中國東北建成日本進一步侵略擴張的重要戰略基地。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關東軍總兵力增至5個師,為日軍駐海外最大的戰略集團,除統治中國東北外,還擔負對蘇聯及整個東亞地區的作戰任務。


蘇聯和日本為何在諾門罕衝突不斷?


九一八事變後,蘇聯一方面對日本侵華行徑採取默認、妥協政策,避免直接刺激日本,引火燒身;另一方面,也開始加強對外蒙古地區的控制。在蘇聯看來,外蒙古地區經濟落後,人口稀少,很容易被日軍佔領,由此不僅構成對西伯利亞地區的直接威脅,且極易切斷西伯利亞大鐵路,造成蘇聯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聯繫的中斷。日本在佔領中國東北地區後,對綏遠及察哈爾蠢蠢欲動,這使蘇聯感到日本有進攻外蒙的野心。


諾門罕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盟新巴爾虎左旗境內,海拉爾南方稍偏西180公里處,蒙古境內的哈拉哈河從此處流過。這一帶地形複雜,大小沙丘接連不斷,人煙稀少。由於歷史原因,當時內、外蒙古邊境線的劃分在有些地方不是很明確。對於諾門罕地區的邊界走向,滿蒙雙方的主張是對立的。外蒙獨立後把諾門罕劃入境內。1931年日軍侵佔東北後,日本控制下的偽滿認為哈拉哈河中心線是滿蒙邊界。因此,偽滿軍隊和外蒙古邊防軍圍繞這塊方圓數十公里的地域糾紛不斷,衝突迭起。


在發動諾門罕戰役之前,關東軍對諾門罕地區蘇蒙兵力的配置以及地形等自然條件進行了周密的偵察。之後,關東軍進行了戰略布置。1939年4月,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命令所屬各兵團司令官,一旦發生糾紛,部隊應「採取果斷行動」,至於後果,由「司令部處理」。

蘇聯恰在此時大清洗?


戰爭即將爆發,但蘇聯國內此時狀況如何?


1937~1938年,國際形勢極其險惡,法西斯德國、義大利、日本氣焰囂張,已侵略了許多國家。在這種情況下,斯大林卻指揮內務部開始清洗軍隊中的優秀幹部。


1937年8月,斯大林在紅軍政治幹部會議上發言,號召在紅軍中根除「人民敵人」,並要求把他們的活動彙報上來。此後一年間,共有3.5萬名軍官被鎮壓,其中包括高級軍官的80%,元帥的3/5,涉及所有的軍區司令和絕大部分集團軍司令;第一批被授予元帥軍銜的5人中,有圖哈切夫斯基、布柳赫爾、葉戈羅夫3人被處死;15名集團軍司令中,也有13名被殺;85名軍長中, 57人被處決;159名師長中,110名被處決;4萬多名營級以上中高級軍官遭到迫害。蘇聯的軍事人才幾乎損失殆盡。


圖哈切夫斯基


1938年6月13日,蘇聯遠東地區內務人民委員留希科夫大將來到日本關東軍總部,表示要向日本人投降。他告訴日本人,斯大林為了清除異己,在蘇聯大搞肅反運動,兩年來已有兩萬多名中高級軍官遭到清洗。事實上,留希科夫自己就是斯大林「肅反」運動的負責人之一,居然也受到斯大林的懷疑,以致他最後下決心叛逃。大清洗運動也波及了緊跟蘇聯的蒙古。蒙古部長會議主席根登、軍政部長兼人民軍總司令德米德等一大批黨政要員受到衝擊,多名騎兵師長和高級軍官相繼被處決。聽到留希科夫帶來的消息,日本人既感到震驚,又萬分高興,認為蘇蒙聯軍實際上已經「內耗殆盡」。


大清洗造成蘇軍戰鬥力急劇下降,指揮系統癱瘓了一半。關東軍通過各種情報,總結出蘇蒙軍隊中有能力和經驗的指揮官基本被清洗掉了,這樣的軍隊不足為慮。在邊境的暫時平靜中,關東軍一直在試圖尋找能挑起事端的機會。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曾評論道:「沒有1937年的事,1941年的戰爭也許根本不會發生。希特勒之所以敢於發動戰爭,他對我國發生的消滅軍隊領導人的嚴重程度的評估起了重要作用。」


中國抗日戰場戰況如何?


1938年,以廣州、武漢失守為標誌,中國抗日戰爭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相持階段。


經過全民努力,中國抗戰實力明顯增長。日本對華作戰兩年多,士兵戰死達22萬,在華部隊(除關東軍外)35個師團,76%以上的兵力還得「根據形勢變化增強對第三國的戰備」,戰力不夠顯而易見。隨著戰爭時間的延長,日本士兵思鄉、厭戰情緒增加,反戰、嘩變及投誠之事不時發生。1939年7月和11月,日本在華兩大反戰組織——「反戰同盟」和「覺醒聯盟」相繼成立,宣告了日本法西斯「聖戰」欺騙宣傳的破產。更為重要的是,1939年日本國債突破200億日元,戰費高達100億日元,戰略物資奇缺,糧食供應緊張,日本戰時的經濟矛盾激化,開始進入「縮小再生產階段」。


1939年下半年,也就是湖北大捷到崑崙關對峙這一時期,由於中國、日本和國際三方面形勢發生了有利於我而不利於敵的變化,也由於日本在長沙、桂南的戰略挫折及敵後戰略進攻的失敗,日本的戰略攻勢停滯了。至此,中國的抗日戰爭進入了「敵之戰略保守、我之準備反攻」的戰略相持階段。日本在中國南方遭遇困境,無力支援關東軍。



日軍指揮官小松原是「蘇聯通」?


1939年5月11日,10餘名蒙古騎兵越過哈拉哈河到諾門罕西南約15公里處巡邏。偽滿國境警備隊認為這屬於越界行為,立即發起進攻,蒙古騎兵被迫退回哈拉哈河西岸。翌日,60名蒙古騎兵再度進入這一地區,雙方再度交戰。


蒙軍士兵不會想到,他們的這一舉動竟點燃了一場大規模戰役的導火索,使得這一地區本來潛伏的危機瞬間爆發開來。


此時關東軍駐海拉爾23師團的師團長小松原道太郎,是日軍中少有的「蘇聯通」。他曾任日本駐蘇武官,專門從事搜集蘇聯方面的情報工作,對西伯利亞地區蘇軍的軍事狀況頗為了解。5月13日起,進入諾門罕的日軍在一個輕型轟炸機中隊的配合下,向蒙軍發起進攻。戰至5月15日,蒙軍撤回了哈拉哈河西岸,日軍也於5月17日返回海拉爾。但就在日軍返回的第二天,蒙軍又踏上哈拉哈河東岸,小松原見蒙軍不依不饒,感覺機會來了——正好可以想法使戰鬥升級,挑起事端。


小松原師團在外蒙草原行軍


日本參謀本部根據掌握的蘇軍情報,認為蘇聯紅軍雖然介入,但準備不足,不可能抵擋日軍的進攻。日軍補給線從海拉爾到諾門罕只有180公里,而蘇軍最近的鐵路線距離諾門罕也有750公里。在日軍看來,補給線超過250公里就不宜作戰,尤其是蘇聯的大肅反運動,使得蘇軍指揮員多由年輕軍官擔任,缺乏戰場經驗,況且希特勒已對歐洲發起攻勢,蘇聯的西部邊境眼下也在吃緊。日本參謀本部遂決定支持關東軍的計劃。


5月13日,小松原派出師團搜索隊和1個步兵大隊從海拉爾出發開往前線。5月15日,日軍搜索隊與蒙軍在諾門罕發生激戰。蒙軍不敵日軍,退回哈拉哈河西岸,日軍也撤離了戰場。其後,蒙軍又越過哈拉哈河返回諾門罕,恢復了原來的警備態勢。


5月21日,日軍第23師團出動1個聯隊,在1個輕轟炸機中隊的配合下發動攻擊。蘇軍隨即加入作戰。日軍猛攻數日不下,傷亡慘重。


5月28日,日軍發起突然襲擊,大規模的戰鬥開始。小松原派出的部隊是東支隊等部隊,共計1.6萬人,在空軍掩護下發起進攻。然而蘇軍的戰車隊和炮兵隊協同作戰,攻擊力極強。向蘇軍側面進攻的東八百藏騎兵聯隊後退無路,被蘇軍戰車隊包圍,全軍覆沒。5月31日,東支隊狼狽撤離戰場。日軍被迫於6月1日撤退。


長期以來,日軍當局大力在士兵中灌輸反對蘇聯紅軍的思想,蘇軍被說成了技術落後、在作戰方面相當於1904~1905年日俄戰爭中沙皇軍隊的水平。為掩飾窘狀,小松原居然謊報戰況,關東軍司令部也據此向東京參謀本部報告說「彼我一勝一敗」,參謀本部竟向關東軍發來荒唐賀電。


編輯 |閆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二戰中有哪些著名的水雷戰經典戰例?為什麼說掃雷艦在未來軍備發展中必有重要意義?
中日之間的歷史問題體現在哪幾個層面上?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