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劫掠」:日軍令人髮指的暴行
原標題:「文化的劫掠」:日軍令人髮指的暴行
本文作者韋知天,譯者為季我努學社社長康狄。
中國、日本、美國以及西方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學者和普通民眾,對於日本的戰爭罪行,諸如南京大屠殺、731部隊的細菌戰,對慰安婦的性奴役,虐待戰俘已經較為熟悉,但是很少有人了解日本帝國軍隊對中國書籍和文化瑰寶的劫掠情況。事實上,對圖書和文化遺產的系統性劫掠,是日本在文化上統治被征服國家的擴張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1936年由中國圖書館協會彙編的資料,在日本侵略前夕,全中國有4747所圖書館,包括獨立圖書館、學校圖書館、研究機構的圖書館和省市圖書館,但是到了1943年,在日本入侵和佔領之後,中國圖書館的數量下降到940所,五分之四的圖書館不是被毀壞了,就是被搶空了,戰前在各類圖書館的藏數量大約有兩千五百萬冊,但是在戰後這個數目下降到一千五百萬冊。在日本入侵期間,中國損失了一千萬冊圖書,損失了圖書館藏書量的百分之四十。本文討論在1937年12月13日到1938年2月中間,南京大屠殺期間發生的日本對中國圖書的劫掠情況。
中國歷史悠久和文化輝煌,公共圖書館出現在近代。雖然,中國有著悠久的收集古物和古籍的珍稀版本的傳統,但是這些東西只能在私人收藏室和政府主辦的機構中才能看到;現代觀念中的圖書館還是不存在的,直到1905年,中國才開始建立現代圖書館體系。到1930年之前,中國所有的主要省市都建立了公共圖書館,如上所述,1936年中國已經建立了4747所圖書館。
金陵大學中國文化學院遭日軍搶劫後的情形。
日本在南京有系統地劫掠圖書
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南京這個中心城市的情況。在六朝時期(公元5、6世紀)南京已經成為中國名聞遐邇的文化和商業中心。,1926年到1928年的北伐戰爭成功地掃除了北洋軍閥以後,國民政府把首都從北京遷到南京。1927年,南京成為中華民國首都,原先的首都北京改名為北平。從1933年開始,國民政府在南京建立了國家中央圖書館(The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另外南京還有金陵大學圖書館(以收藏地方志著稱)、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和各種各樣的屬於國民政府和國民黨的專門圖書館。根據日本和中國的文件記載,在南京大屠殺期間,日本帝國的軍隊對南京各類圖書館進行了系統地劫掠,掠奪圖書總數達897178冊。其中646900冊是從國民政府在南京建立的各類圖書館中搶掠的,剩下的53118冊圖書是從學者和教授的私人收藏中掠奪的,掠奪的所有圖書數量大大超過日本帝國圖書館的藏書數量,日本帝國圖書館當時只有850000冊圖書。
日軍在搶劫財物的同時,還大肆搶劫圖書典籍,僅金陵大學即被日軍搶走十車書籍。
日軍在進攻南京之前,已經建立了一個名為「中支(華中)佔領地區圖書文獻接受委員會」的特別委員會。這個委員會負責整理、運輸劫掠圖書、編纂劫掠圖書的目錄。在1937年12月13日日本佔領南京以後,日本成立了一個十五人委員會向所有的入城部隊首腦發布了一個訓令,要求與特別委員會進行合作。從1938年1月22日開始,在洗劫了圖書館之後,特別委員會開始審查從國民政府所屬的大約七十個結構中劫掠的圖書。日軍把從南京以外的地區劫掠的圖書運送到一個主要場所集中,並成立了「圖書整理委員會」負責整理圖書。「圖書整理委員會」使用了367個日本士兵,強行徵用了2830個中國勞工和310輛卡車來承擔這項工作。這個機構從1938年3月6日工作到8月31日,被掠圖書被整理編成11個大類目錄。
日軍劫城
經過再次整理之後,以下三個類目的成果被出版:(1)《(國民政府)全國經濟委員會刊行物目錄》;(2)《支那經濟財政金融關係資料目錄》;(3)《中支建設資料設備事務部南京圖書部·華文雜誌公布目錄·附報刊目錄》。後者包括了2324種雜誌和期刊的名字,實際上涵蓋了當時中國實際出版的所有期刊。
在南京大屠殺期間,日本對圖書的劫掠與隨意地破壞財產和戕害生命完全不同,在搶到了這些寶貴的書籍後,日本建立了很多專門的研究機構利用這些書籍進行研究,比如東亞研究所、東亞風土病研究所、東亞經濟研究所、東洋文化研究所、民族研究所。日本屠殺和劫掠的即時目標是摧毀中國的國家機構和文化傳統,最終目標是在亞洲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日本將成為大東亞共榮圈的領袖和首要獲益者,不難看出,日本把劫掠圖書看成它全部軍事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編輯 |閆紅
※包藏禍心的日本東亞聯盟協會:戰爭期間日本國內參加會員達10萬人
※為什麼晚清沒有出現軍閥?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