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是清末4大名臣之首,竟貪了120億,子孫至今都是億萬富翁

此人是清末4大名臣之首,竟貪了120億,子孫至今都是億萬富翁

清朝末年,清政府昏庸腐朽,中國的形勢極為嚴峻,滿清貴族束手無策,八旗子弟只知道吃喝玩樂,根本不幹正事,朝廷可用的也就那幾個漢臣,其中李鴻章算是一個實幹家。

作為四大名臣之首,李鴻章的政績不亞於曾國藩,他曾經成功操練了淮軍,而李鴻章是一個標準的實幹家,他一上任就「以練兵學戰為根本」,「吏治洋務」皆靠後,他對士兵說「兵貴能戰」,這話說得恰當,士兵不實戰操練他們幹什麼?搞那些吏治根本沒用,那是官場的事。

之前上海的官紳一心指望花點錢,僱傭外國軍隊抵禦天平軍,但其實呢?僱傭兵能給你好好乾活嗎?什麼都不如自己操練一支強大的政府軍好使,關鍵時刻「求人不如求己」。

李鴻章也很注重跟外國人學習新技術,他到上海後「盡改湘軍舊制,更仿夷軍」,他僱傭外國教官操練中國軍隊,使湘軍成為清軍最重要的、最有戰鬥力的軍隊。

李鴻章兼容並蓄,還招納了很多叛將,還有土匪兵,都收歸己用,到攻打天京前夕淮軍已經增長到七萬人。

說明李鴻章有軍事才能,而且李鴻章還有出色的外交才能,日本首相都很佩服他,說如果不是中國弱於日本,他是對付不了李鴻章的,在外交上也會讓李鴻章佔盡便宜,可見李鴻章的辦事能力。

在上海初步站穩腳跟後,李鴻章開始從"察吏、整軍、籌餉、輯夷各事"入手,以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

外國人之前嘲笑淮軍是「乞丐軍隊」,李鴻章卻將它變成一支精銳之師,在軍費上李鴻章採取了「關厘分途」的辦法,用關稅支付常備軍、防軍的軍費,在解決軍費上李鴻章也比其他人強。

要不是清政府太弱,每次都派李鴻章出頭,他也不會成歷史的背鍋的,也就不會背負那麼多罵名,其實那種情況他也是代表政府的意思,派誰去都是這個結果,可能處理得還不如李鴻章。

北洋艦隊覆滅後,李鴻章的家底也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後來他去日本和談,日本方面很堅決,說:「只有允與不允」兩個字而已。

李鴻章遇刺後,日本才稍放寬了和談條件,中國賠款少賠一個億,在李鴻章簽字之前,他曾淚流滿面地對美國顧問說:「萬一談判不成,中國可以遷都陝西,日本打持久戰不行,必然是日本敗於中國。」

這幾句話說明了李鴻章有政治遠見,他簽約也是上面的意思,按他本人的意思是不簽的。

不過李鴻章還是有瑕疵的,比起其他的三個名臣,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李鴻章貪,左宗棠幾乎是兩袖清風的。

左宗棠死後,每個兒子分了五千兩銀子,這還都是他一年的工資,他沒給子孫留下什麼財產。曾國藩死後錢都花在喪事上,剩下的所剩無幾,也沒給子孫後代留什麼錢,而張之洞死前不僅什麼錢也沒留給後代子孫,而且還留下了嚴格的家訓:「勿忘國恩,勿爭家產」。

李鴻章死後卻給子孫後代留下巨額財產,光白銀就以前多萬兩,他的後代子孫在很多大城市都有田宅和土地,還有大量的現金票據。

李鴻章留下的遺產不算田宅土地在內,至少有四千萬兩白銀,這是大清財政收入的一半還多,如果算上田宅土地,換算成現在的錢,李鴻章至少留了150億財產,可謂清末的「巨貪」。

李鴻章這些錢財是怎麼來的呢?

據說李鴻章創辦淮軍軍費不夠,除了上面我們提到的籌措軍餉的辦法,為了激勵士氣,李鴻章是默許士兵搶劫的,他們搶劫到錢財,也就不會在軍費上多做要求,打仗才會更賣力。

第二是收取賄賂,這點就是他人品的瑕疵了,據說簽訂條約時他收過俄國人的賄賂,得到不少好處。

第三李鴻章是實業家,興辦實業需要問朝廷要錢,要的錢一半用來辦事就不錯了,剩下一半中飽私囊,充實了他的腰包。

其實當時很多人說,李鴻章「保艦制敵」的方針是為了保住他的私家軍隊,北洋海軍打仗連子彈都捨不得用,因為李鴻章怕自己損失太多,不過這種說法到底是真的還是訛傳?反正李鴻章也是背了不少鍋,也不差這一口鍋,他也習慣了。

李鴻章的後代子孫也是爭氣,沒有揮霍祖上財產,億萬富翁出了很多,至今李家的後人里,億萬富翁也很多,這說明他們繼承了李鴻章的聰明斂財的頭腦和圓滑的外交手段,李鴻章的後代個個都是聰明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說歷史LS 的精彩文章:

三百多年前,中原一場奇災,一天死一萬,幾座重要城市不存一人

TAG:靜說歷史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