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風云:他是三國最特殊的人,明明被曹操吞併,卻因一個舉動成為結局最好的諸侯
看三國的人都知道,那其實是一個地方割據的時代,像袁紹呂布公孫瓚等人的知名度還是很高的,其實當時割據的政權非常多,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個特殊的政權特殊的人物,他就是漢中的張魯。
張魯和那些出身官宦之家的諸侯們不同,他的爺爺是一個道士,而且不是一般的道士,是五斗米教的創立者張道陵,人稱張天師。道士之家有一個傳統,那就是每一代都要選出一個人做教主,這一代的教主就是張魯本人。
其實張魯和他的鄰居劉璋應該是一對好兄弟的,因為劉璋的父親劉焉做益州牧的時候對張魯很好,張魯的母親會降妖除魔。於是劉焉就經常見他的母親,自然也順便照顧了一下張魯。
但是劉焉死後,劉璋就爆發了,他殺了張魯的全家,張魯就跑到漢中這來與他對峙,並在這裡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其實說是「政權」這個詞用的並不準確,他其實在這裡更像是一個宗教據點,因為凡是「入會」的教徒都要上交五斗米給「教會」。所以大家才稱其為五斗米教。他統治的地區,沒有法律,只有教規,沒有制度,只講因果,所有「神職人員」都有等級之分。以今天的角度來看,他很像是在某地建立了一個地盤龐大的「邪教」組織。
但是他這個「邪教」並不邪,在那個動蕩的年代裡反而透露著些許溫情,他雖然會要求當地的百姓上交東西,但是他也經常施捨,喜歡在道路的兩旁放些米肉,共過路飢餓的人們去吃。為了保證大家不會貪婪的吃光,他還教化大家,其實多取就是多罪惡,人在能維持生存的基礎上,盡量把吃的東西留給別人。一時間漢中成了一塊世外桃源,裡面的人,善良友善,餓了就可以去道路上取吃的,就連後來諸葛亮都誇讚漢中地區民殷國富。
張魯就這樣盤踞漢中近二十年,直到有一天曹操的大軍來了。
張魯本來是想投降的,他可不喜歡戰爭這種不人道的大型遊戲,但是他的弟弟不幹,漢中有秦嶺這道天然屏障,典型的易守難攻,於是率人去抵抗,曹操來到漢中之後發現自己之前的地圖好像是假的,這漢中真是讓人無處下手,這一道走來糧食就已經消耗過半了,於是打算撤軍,通知已經翻過山的部隊都撤出來吧。
可能是漢中地區交通太閉塞了,那批翻過山去的人並沒有及時接到撤退的軍令,而是誤打誤撞的進入了張魯弟弟的軍營,結果給對方嚇一跳,打了個大勝仗,當時夏侯惇,許褚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再確認後才把這個好消息彙報給曹操。
張魯這下又惶恐了,結果一個手下攔住了他,告訴張魯就算要投降也不是現在,跟人家簽城下之盟能有什麼好果子吃,還不是跟荊州的劉琮一個下場,我們不妨先撤退,組織武裝力量和他對峙一段時間,再突然主動投降,到時候曹操一定喜出望外,不會虧待我們的。
於是張魯照做了,臨撤退時有人建議他燒毀所有金銀財寶和糧草,不能便宜給曹操,但是張魯卻拒絕了,表示這個世道人人都吃不飽飯,何必因為恩怨浪費東西呢,不如留給他吧,於是命人用封條將府庫東西都封號。曹操對張魯的舉動很意外,覺得這個人還挺善良。
這時劉備突然向張魯示好,表示願意接納和收留他,可能是張魯跟劉璋仇怨太深,對姓劉的都沒什麼好感,憤憤地表示:「我寧願做曹操的附屬,也不願意做劉備的座上賓。」
後來一個差不多的時機,張魯突然投降了曹操,曹操果然很高興,封他做了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食邑萬戶。一直都尊敬和善待他,可以說張魯是漢末被吞併的諸侯中,結局最好的一個。
TAG:見微知著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