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致經典·向《三國演義》致敬

致經典·向《三國演義》致敬

致經典

---向《三國演義》致敬

蜜獾

說起《三國演義》有這樣兩位先生是必須要提到的,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位是已故的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中國曲藝界最高獎——牡丹獎終身成就獎的獲得者:袁闊成,袁老先生。1981年,應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邀請,袁老先生錄製了長達三百六十五講的《三國演義》,1985年播出。袁老先生的評書說表並重,每當電台里響起袁老先生開講《三國演義》的聲音時,真的是萬人空巷,我也是從那時開始接觸到《三國演義》,喜歡上《三國演義》,開始真正了解這部名著。那時我十多歲,為了使自己聽得明白,聽得懂買了第一本《三國演義》,邊聽邊看。

第二位是當代知名作家、學者、教育家,易中天先生。易中天先生對當代人影響最大的便是2006年在央視《百家講壇》開講的《品三國》,易先生以他獨特的見解和思維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個不同於過去觀念上的「三國」人物,使我們擺脫了對「三國」傳統平庸的認識,易先生最大的美麗不僅在於此,他新穎的見解幽默的語言在學術界及至當今不同年齡的群體中都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我手裡這本《三國演義》是1987年長沙嶽麓書社出版的,印刷相對於今天的圖書那是沒法兒比的,顯得粗糙極了。可就是這樣一本看上去粗糙至極的《三國演義》,它的「前言」卻是我國當代著名詩人、作家、編輯、古典文學家——聶紺弩先生寫的。

「前言」,也成「前記」、「敘」、「序」、「引」等。是寫在書籍或文章前面的文字,文章中的「前言」,多用以說明文章主旨或撰文目的。也可以理解成所寫東西的「精華版」。

我摘抄可一段聶紺弩先生寫的「前言」讀給朋友們聽的同時也作為我此次讀書會的結束:

《三國演義》是把一般人不容易看懂的正史《三國志》通俗化為比較容易看懂的歷史小說,它是歷史上的一件大事。最初是說話人用口頭語言講述出來的,是說給市井文盲,半文青小知識者聽得,這通俗化是相當的徹底。這種語言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就取代了典重的文言文而成為正宗的文學語言以及一切書面語言。取代文言文,也就是一定程度上改造了中文,使中國書面語言,將相當長期地通俗下去。從這一點說,一部《三國演義》強於多少部《三國志》和別種史書。

《三國演義》是封建時代的文學,它所根據的是封建時代的史書《三國志》。他們所創作的小說,就內容來說,其封建性並不因所根據的高文典冊到民間走了一趟而有多大改變,甚至還要更世俗、庸俗、卑下了。就這點說,《三國演義》又有它的毒害性,但功是不會改變的,中文絕不會轉去變為文言、八股、古文、駢文等。

554:最近有篇網文《復旦教授開「不必讀」書單!讀了浪費生命···》很是火熱。仔細讀過幾遍,我覺得作者是在呼籲大家尤其是年輕人要讀經典、讀原著。這裡摘錄我的一個老朋友給予這篇文章的評論:

「我非常贊同這份不必讀書單。咱們要像愛護自己眼睛一樣地愛護孩子們純真的心靈!為了免除他們精神世界的污染,親愛的家長們,我六十九歲了,囫圇吞棗地從小愛讀書,拿到一個美國的社會學博士學位以後,才認識到保持心靈潔凈的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空園 的精彩文章:

狂野北美洲·加拿大篇

TAG:時空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