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既要防控金融風險,也要避免矯枉過正

既要防控金融風險,也要避免矯枉過正

央行觀察

看深度金融政策

近年來,伴隨著金融發展、改革,我國金融市場取得了長足進展,但風險也如影隨行。鑒於金融風險不斷顯性化,監管部門出台多項措施加強監管,金融行業風聲鶴唳。我們認為金融風險要防範,但要把握一個度,避免矯枉過正,妨礙金融市場功能的充分發揮。金融市場與風險相伴而行,要客觀看待這一特性,既要防範系統性風險,也要支持金融創新,尋求金融監管與金融創新之間的平衡。

作者:孫樹強博士,央行觀察專欄作家

金融是經濟的助燃劑。助燃劑既能促進燃燒,在控制不當的情況下也會產生火災風險。近年來,伴隨著金融改革、發展、深化,我國金融亂象顯現,風險潛藏。有鑒於此,近兩年來我國相關部門加強對金融系統的監管,重拳出擊,整頓金融亂象,無論是從金融機構、金融產品還是從金融渠道方面,採取多種措施著力堵住監管盲區。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也把防範金融風險提高到非常重要的位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恆主題。要把主動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學防範,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著力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 金融市場無序發展所引起的美國次貸危機殷鑒不遠,其對經濟金融的衝擊仍然令決策者記憶猶新。

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位列三大攻堅戰之首,防控金融風險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內容。然而,在嚴監管的背景下有一種誤解,認為防範風險管的越嚴越好,似乎是把風險趕盡殺絕而後快,這樣經濟金融系統就安全了。這種觀點是值得商榷的。毋庸置疑的是,必須防範金融領域的系統性風險及其造成的嚴重破壞性,但是風險該如何防範?是防範風險於無形,還是規範金融業務發展,在不影響金融創新的情況下,使風險得到控制而不發生擴散?我們認為,加強金融監管的任務是防止系統性風險及其對整個經濟金融體系所產生的破壞性影響,精準監管,因險施策,尋求風險防範與金融創新之間的平衡,而不是把風險消滅、把金融系統管死。

如何看待金融系統中的風險

金融是經營風險的行業,金融市場與風險相伴而行。簡單來說,金融是人們在不確定環境中進行資源跨時期、跨主體、跨空間的最優配置決策的行為。近年來,我國金融市場發展日新月異,金融產品層出不窮,與此同時,風險也如影隨形。無論是進行跨時期、跨主體還是跨空間的資源配置,都面臨未來的不確定性。金融是與不確定性相伴而生的,如果完全沒有了不確定性,金融也就會喪失很多功能。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金融業的最基礎業務是資金融通,從銀行的角度來看就是信貸業務,而即使是最基礎的信貸業務也是存在風險的。雖然銀行在貸款之前會做各種盡職審查,但未來是不確定的,在經濟下行、行業不景氣等因素的影響下,企業經營可能遇到困難,導致企業無法償還貸款本息。如果無法還本付息的貸款比例較高,也可能觸發系統性風險。我國的國有企業高槓桿率和地方企業債務風險就是很好的例子。

「一個從不發生車禍或空難的世界,一定是一個沒有汽車和飛機的世界。」那麼一個沒有金融風險發生的世界,也一定是一個金融功能不能充分發揮的世界。嚴重的車禍和空難對於乘客來說,絕對是致命的系統性風險,但我們沒有因為車禍或空難而不再乘坐汽車和飛機,也不應該因為存在金融風險而把金融的手腳捆綁起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增加主動安全配置,使汽車、飛機更加安全,從而使汽車、飛機的舒適、便捷功能發揮的更加充分;對於金融體系也是同樣,我們應該建立健全金融調控措施,在防止金融風險積聚擴散的條件下,充分發揮金融配置資源的作用。

當然,金融功能充分發揮並不意味一定存在很大風險,良性發展的金融體系本來是應該分散風險的。之所以存在金融風險的積聚擴大,是因為金融系統或實體經濟結構已經失調紊亂,我們的任務是將失調的金融系統矯正(或實體經濟)過來,但不能矯枉過正。要把握一個度,我們都知道過猶不及的道理。

風險是利潤的一個來源

100年前,弗蘭克·奈特在《風險、不確定性與利潤》一書中探討了企業利潤的來源問題,並明確了風險和不確定性之間的區別。奈特認為,風險是可以用概率度量的不確定性,而不確定性則是概率分布未知的風險。進一步,奈特認為之所以企業獲得的利潤大於0,是因為未來是不確定的,利潤是企業家為減少不確定性而付出的努力的回報。本文中我們不對風險和不確定性進行詳細的區分,而是交替使用這兩個概念。

從理論上來看,在一個確定性環境中,如果某項活動可以獲得利潤,並且企業可以自由開展這項活動,那麼市場就是接近於完全競爭的,最後單個企業的利潤會趨近於0。但這與現實相距甚遠,我們明明看到很多企業賺的盆滿缽滿,如何解釋?如果拋卻市場結構因素(如壟斷、壟斷競爭等),一個角度就是世界並不是完全確定的,很多活動都是存在風險的,企業承擔了風險,在取得成功的條件下就會獲得利潤。無論是阿里巴巴還是騰訊,雖然現在已是在各自的領域呼風喚雨,但在初創時都是舉步維艱,融資困難,很多人並沒有預期到會有如此發展前景。也就是說當時對於阿里巴巴及騰訊的投資是面臨風險的,如果經營失敗就會遭受損失,但經營成功則可以獲得巨額利潤。而當時像軟銀一些機構對阿里巴巴的投資是承擔了較大風險的,如果經營失敗可能就血本無歸。

金融風險的幾種類型

既然金融業無法完全規避風險,就提醒我們要注意區別金融系統中的風險類型。

首先我們要區別個別金融機構、金融產品風險和系統性風險。個別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不健康、不符合相關標準,存在關閉破產和虧損的可能性,這是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風險。而系統性金融風險則有導致金融危機的可能,會在市場上引發劇烈的連鎖反應,使經濟和金融系統遭受重大衝擊。

其次是要區別投機套利風險和與實體經濟相關聯的金融風險。資本具有逐利的本性,為了獲取利潤,一些資金可能在金融體系內部空轉套利,當投機套利已成普遍現象,需要監管當局引起警惕,出台相關措施抑制套利行為及其引發的風險。另一方面,金融風險也可能是與實體經濟結構相聯繫的,經濟形勢與經濟結構可能催生金融風險。例如,金融危機之後為了刺激經濟,我國實施了4萬億刺激政策,同時放鬆了對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管控,在銀行放貸存在偏向的情況下,國有企業槓桿率和地方政府債務大幅提高,導致近年來出現了風險跡象。在這種情況下,就要雙管齊下,從資金的供求兩端採取措施,既解決實體經濟結構問題,也要從金融機構方面出台措施抑制信貸過度增長。

再次,要區別新經濟和傳統行業的金融風險。一方面要在不引發系統性風險的情況下,加大金融創新對新經濟的支持力度,使其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另一方面,對於缺乏長期盈利能力、產能落後的殭屍企業,應堅決「斷血」,讓其參與市場競爭中的優勝劣汰,避免金融救助其苟延殘喘,併產生金融風險。

我們之所以如此害怕金融風險,是因為金融風險的後果十分嚴重。這就提醒我們要從事前的角度防控金融風險,也要從事後的角度降低金融風險的影響。從事後的角度來看,要十分注重信息的傳遞、信用的構建和信心的建立。金融風險發生之前或之後,包括監管部門在內,很多人對於金融在幹什麼並不是了如指掌的,這就是信息不對稱。如果連發生了什麼都不知道,更別提採取何種措施了,這也是我國要加強金融業綜合統計的原因。而對於信用,我們都知道它就像個懦夫,當風險來臨的時候會跑的無影無蹤。所以在風險發生時要採取措施,構建信用體系,使金融的血液依然能夠流動,進而提高對未來的信心。

金融監管要重點防控系統性風險

我國醫院給患者打滴流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無論你是什麼病,嚴重與否,給你打滴流絕對是一個大概率事件。實際上,可能問題並不嚴重,吃點葯就康復了,打滴流完全是用藥過度。對於金融風險也是同樣,要對症下藥,避免過度治療。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出要分類施策,根據不同領域、不同市場金融風險情況,採取差異化、有針對性的辦法。要集中力量,優先處理可能威脅經濟社會穩定和引發系統性風險的問題。在監管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區分金融風險的類型,識別是個別機構風險、金融產品風險還是涉及整個市場的系統性風險,對於個別機構和產品風險要精準用藥,同時要避免傷及其他。對於系統性風險則要深度體檢,找出風險病因,進而採取適當措施,防範化解其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與此同時,要及時關注金融系統中出現的新現象、新問題,警惕其可能產生的風險。例如,要注意對系統重要性機構的監管,如金融控股集團,一些領域的獨角獸企業等。這些控股集團及獨角獸企業由於體量巨大,如果出現問題會產生極強的負外部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事關國家安全、發展全局、人民財產安全,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跨越的重大關口。從發展的角度看,金融監管是一個永恆的主題。目前,金融科技方興未艾,移動支付、電子支付、數字貨幣等等,都有可能引起新的金融風險,所以加強對金融風險的管控,因勢利導,精準監管,既要防控風險,也要留足空間,尋求金融監管與金融創新之間的平衡,引導金融創新更多的為實體經濟服務。

幾點建議

2017年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了做好金融工作的四個原則:一是要回歸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本源,二是完善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金融產品體系,三是要提高防控金融風險能力,四是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金融資源的作用。防控金融風險不是不要市場,也不是把金融系統管死,要把握好一個度。

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在談到貨幣政策操作時曾有一個很好的比喻,認為貨幣政策操作是一門藝術。監管也不例外,如何把握監管的力度,既能助力經濟增長,又不發生金融風險,實現金融和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也是一門較難掌握的藝術。

一是要提高識別系統性風險的能力,區別對待金融系統中的風險,因險施策。對待金融風險我們不能存在偏見,認為凡是風險都要消滅,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系統性風險。金融監管應準確識別系統性風險,進而實施精準打擊,但不是將風險趕盡殺絕,而是在寬容創新的基礎上,確保風險收斂,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充分發揮金融助力經濟增長的作用。

二是儘快落實完善金融業綜合統計工作,同時探索開展金融業情緒調查。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進金融業綜合統計工作的意見》,金融業綜合統計是國家金融基礎設施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過去的金融危機中,有很大的原因是我們不清楚金融市場到底發展到什麼程度,是否存在系統性風險。所以,要以金融統計為抓手,摸清金融業家底,做到心中有數,遇事不慌。另外,金融行業是受情緒影響十分嚴重的行業,投資者及金融機構的情緒對金融市場運行產生重要影響,要積極探索開展金融市場情緒調查,了解市場情緒動向。

三是完善宏觀審慎政策監管框架。宏觀審慎政策直接作用於金融體系本身,防範金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美國次貸危機之後,我國逐步探索建立了宏觀審慎監管框架,從2011年的差別化準備金動態調整到2016年的宏觀審慎評估(MPA)及2017年將表外理財納入 MPA 廣義信貸指標範圍,宏觀審慎監管框架不斷完善。然而,宏觀審慎監管是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對新現象,新問題,要有新措施。同時,宏觀審慎監管與貨幣政策的目標、作用機制、是否存在衝突等問題都需要繼續探索、討論。

四是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經濟結構。近年來,我國結構性改革已取得積極進展,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然而經濟結構是一個動態調整的過程,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殭屍企業、國企高槓桿率、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存量債務等一些問題都亟待解決。在很多金融問題都與實體經濟結構相聯繫的背景下,要從根源入手,釜底抽薪,從資金的需求方發力,清理殭屍企業和過剩產能,降低國企和地方政府的槓桿率,推進經濟結構優化。

央觀好物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行觀察 的精彩文章:

專訪卓賢:中國金融膨脹的最大風險是阻礙經濟轉型

TAG:央行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