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P2P的報道:國家正在創造條件給P2P一個健康有序的環境

關於P2P的報道:國家正在創造條件給P2P一個健康有序的環境

導讀:3年前,銀行還不懂什麼是P2P、2年前銀行還在勸阻客戶提示風險並且說99%的平台即將死亡、1年前銀行存款搬家。現在銀行高管紛紛跳槽進入互聯網金融行業,國家發布法律法規對行業監管,超過50家銀行主動尋求與規範且優秀的網貸P2P平台完成資金存管合作,不到一年的時間,央視13次發聲為行業正名。趨勢面前,原來的傳統金融機構大佬也不得不低頭。除了互聯網金融P2P,沒有其他任何一種理財模式可以連續四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當中,這一切都已經告訴我們一個強烈的信號,機遇不能錯過,一定要抓住時代創造的機會!聰明的投資者已經發現,炒房的時代已經過去,通貨膨脹再次來襲,一夜之間,屬於互聯網金融P2P理財的時代真的已經來了!

P2P是沒有資金池的「銀行」

互聯網金融P2P公司是沒有「資金池」的銀行,是真正理財的地方;而普通的銀行只是「放錢」的地方。過去是重銀行、輕互聯網金融,現在是「互聯網金融公司辦銀行」。

曾經銀行說,P2P是騙人的,而現在銀行主動尋求與P2P平台完成資金存管合作!

曾經保險說,P2P是騙人的,而保險公司甚至都已經開了P2P平台或者提供保險合作!

曾經人們說,P2P是騙人的,其實90%的人都聽別人說的,現在P2P理財收益比銀行高、期限比銀行靈活、同樣受到銀監會監管!

經濟就是民生,第十九次會議中,掌聲最熱烈的是講到「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炒的」,另外就是講到金融方面。可見國家對經濟的重視,而現在P2P行業累計交易量已經突破6萬億!幫助了千萬個中小企業解決了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同時又為幾千萬客戶提供了穩健的理財渠道,真的是功不可沒!

P2P理財行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

融資難、融資貴是中小企業長期以來重點問題,中小企業長期以來一直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政府也推出過許多舉措,現在來看還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融資難、融資貴是最集中的一個問題,也是一個重點問題。經過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審議,已經把這個問題作為重點問題請有關金融監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地梳理,找出解決辦法。通過多管齊下的辦法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人民日報發聲,力挺P2P行業

2017年3月20日,人民日報刊文指出P2P在收益具有一定的優勢,並充分肯業發展,這是人民日報今年第三次報道P2P理財!

據人民日報報道,業內人士指出,此前政策已明確網貸平台信息中介的本質,規範的P2P網貸平台不吸收任何存款,也不參加同業市場。

篩選平台時可以看幾個重要標準:

篩選平台時可以看註冊資本、平台背景、高管團隊等。還要看平台產品和標的真實性,判斷是否具備純線上的大數據風控能力,以及是否觸及網貸監管的12條紅線,即是否自融、是否設立資金池、是否平台本身提供擔保等。

「目前普通投資人還缺乏基本的金融常識和風險管理能力,投資不夠理性,跟風投資的多。通過這次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那些經得起檢驗的平台會吸引更多投資者;而經營不善的平台也會被大浪淘沙,退出行業。」

「這種變化對投資人來說,是難得的投資教育機會,幫助投資人改變盲目追求高收益的心態,樹立長期投資理念。」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說。

恭喜聰明的P2P投資者,你所擔心的問題,現在國家出面,監管出台都已解決,截至目前,沒有任何一家正規P2P平台出現倒閉的情況,因為它的屬性是一家中介平台,根本不存在倒閉的風險。現在銀行會倒閉,同時銀行理財將不予賠付,P2P理財形成真實的債權債務關係,永遠生效,受到法律保護,從這個角度來看,P2P理財更加要安全,所以請選擇正規平台放心投資,不信你看:

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時代本身發財致富的方法,有的人先知先覺,所以賺的盆滿缽滿,有的人後知後覺,同樣也能趕上財富的紅利期,而有的人卻不知不覺錯過獲得財富的一次又一次機會!

據央視網報道:藉助互聯網強大的觸角,讓互不認識的人像買賣商品一樣完成借錢過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帶來了全新的金融業態,也讓小微企業的融資環境得到升級。

正規P2P理財其實要比銀行理財好很多。首先從法律法規層面,《合同法》《民法通則》規定的非常明確,有堅定的法律保障;其次,具體的操作細節、業務流程都在嚴格遵循這些法規,沒有任何的灰色地帶、說不明道不明的地方;再者來講,把民間沉澱的資金流動起來,踐行了普惠信用,是非常健康、陽光、有意義的;風控體系,信息披露及時。

央視曾經13次正面報道P2P,其中《新聞聯播》6次,《焦點訪談》4次,《中國新聞》1次!每次央視報道之後,行業交易量都將快速走高,11月3日《焦點訪談》再為規範P2P平台搖旗吶喊也不例外,行業交易量已經鏗鏘有力的做出回應!

2017年下半年中國經濟仍不容樂觀,看懂理財趨勢的聰明投資者在這一年中可以通過P2P理財收穫了屬於自己的財富:

真正會理財的,10萬一年可以賺兩個蘋果手機,

不會理財的,10萬一年只能賺6斤蘋果,

會理財的,100萬一年可以賺一台中檔汽車,

不會理財的,100萬一年只能賺個電動車,

會理財的1000萬一年賺個房子,

不會理財的1000萬可能只賺個車位!

整整一年的時光即將過去,你賺到了什麼?

恭喜已經選擇P2P理財方式的客戶,因為現在行業已經獲得銀監會立法,公安部保護,工信部監督,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的認可,國務院審批,最大程度的保護投資者的安全,投資者受到《民法》《公司法》《合同法》等保護。

P2P理財無可替代連續4年成投資首選

P2P已經搶佔銀行80%的市場,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這也是互聯網革命下帶給人們金融福利不可阻擋的趨勢:

1、出資門檻:P2P平台<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產品的起購金額高,大多數都要求5萬及以上,另一方面P2P門檻則很低,起投金額從1至100元不等,相對更受小理財戶的歡迎和追捧。

2、年化收益率:P2P平台>銀行理財

據數據計算,2016年銀行理財商品年化收益率為4.3%;而P2P平台收益相對而言高很多,年化收益率約為6%-10%。理財的目的是為了錢生錢,而從收益率這一點來看,P2P理財優於銀行理財。

3、資金流動性:P2P平台>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普遍都是產品到期後一起結算本息,這就導致資金的流動性大打折扣;而P2P理財模式採取一次性還本付息、先息後本(按月付息、到期還本)、等額本息、等額本金等多種方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理財風險,也滿足了日常的流動性需求。

4、手續費:P2P平台<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要求收取手續費、保管費、管理費等多種項目,無形中瓜分了理財投資者大量收益;而P2P平台的收費內容更加簡單明了,通常僅需收取少數的充值提現手續費和服務費,甚至有些渠道連提現手續費都不收。

5、便利程度:P2P平台>銀行理財

首次進行銀行理財需要投資者本人攜帶(本人)身份證到銀行櫃檯辦理,而大多數P2P理財,只要通過網路就可以完全處理妥當。就這一點來說,P2P理財比銀行理財更加便利,也更加節省時間。

6、項目實在性:P2P網貸通明、銀行理財籠統

許多銀行理財在推銷各種理財商品時,其實大多都不曉得資金用途、收益與何掛鉤、商品危險等等,理財經理賣得稀里糊塗,客戶買得也稀里糊塗;而P2P網貸資金需求方實在的告知貸款用途和項目信息,出資者可自主鑒別和挑選網貸項目,做到了心中有數、明明白白。

7、抵押擔保:P2P理財模式有、銀行理財無

銀行理財實際是投資者借給銀行的一種信用貸款,除了銀行信用之外,沒有任何風險抵補措施和手段;P2P普遍都有借款人足值資產或高質量債權作抵(質)押,並履行抵押登記手續,同時引入第三方擔保公司履行逾期代償義務,有一定的保障性。

8、安全性:P2P更有可控性

如今,銀監會也允許銀行破產,這說明即便是銀行也不是百分之百靠譜的了。而銀行拿著投資人的資金到底用在了什麼地方,我們並不知情,所以銀行看似安全,實則也有一定危險;對於P2P行業現在也受到銀監會的監管,並且法律法規監管已經落地,最大程度的保護投資者安全。

70%的人在銀行理財,拿3%~4%收益;

20%的人做信託、資管、P2P等固定收益理財,拿6%~12%收益;

10%的人做VC、PE私募股權,拿30%~40%收益,財富幾何式增長。

這就是為什麼有錢人越來越有錢的奧秘,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通過一年的理財後可以帶著家人去全世界旅遊,而有的人辛辛苦苦工作一年卻越來越窮的原因,思維決定一切,視野決定財富!

目前行業平均利率為9.18%,監管部門稱,明年行業收益將降至8%左右,所以趁著再次降息之前鎖定未來收益,安全又穩健。

對投資人來說,備案結果出來前,其實是最好的賺錢時機。真的做好備案,P2P以後的利息就要參照銀行理財的利息標準,還要大幅降低,珍惜P2P最後的高息機會,選擇合規、靠譜平台,安心賺錢。

(版權聲明:本文部分內容來源於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整理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如有侵權,請立即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匯中財富官微 的精彩文章:

TAG:匯中財富官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