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玩物致知系列二 談談古玩投資的趣向》

《玩物致知系列二 談談古玩投資的趣向》

《玩物致知系列二談談古玩投資的趣向》

作者註:本文原文發表於《收藏·拍賣》雜誌2005年7月刊上,原文署名使用了「洛奇」的筆名,特此註明。

2001年11月份在英國倫敦蘇夫比拍賣行舉行的一次中國瓷器拍賣會上,一件估價為10/20萬英鎊的明代成化鬥彩天字罐拍出了751,500英鎊的高價。如果加上手續費,這件天字罐成交價達一千一百三十萬人民幣,價格可以說高的十分驚人。當然,類似的明代中國瓷器還有拍出更好價錢的,但是請注意,這件天字罐是殘器,也就是說是不完整的修復件,而且器口頸部磨平,缺蓋。它是由蘇夫比拍賣行亞洲區總裁Thomson在1980年的時候以100英鎊的代價從歐洲一個小古董攤上買回來的。

中國古玩界有一句俗話,叫做:「古玩毛了邊,不值一文錢」,這個不成文的習俗一直延續了數百年。可是對於外國的玩家來說這個規矩不太適用,他們認為只要是文物,缺陷並不影響它的根本價值,有一些特殊的文物,缺陷本身就是一種美。在國外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這樣的例子,如斷臂的維納斯,如殘損的獅身人面獸等等。由於這一認識上的差異,導致在上個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很多有缺陷的精彩瓷器從各種渠道流出國外。綜觀近年來在國外各大拍賣行出現的中國古代瓷器,有相當數量是經過修復的。據不完全統計,98年到2002年在香港蘇夫比和克里斯第兩大拍賣行拍賣的中國文玩,有高達60%的瓷器、石器和雕像是有瑕疵或者是經過修復的,其中不少還拍出相當理想的價格,這次的這一件成化天字罐不過是一個突出的代表罷了。

清乾隆天藍釉青花釉里紅多福多壽圖玉壺春瓶

追求完美是每一個藏家的理想和希望,問題是我們到底有沒有可能收藏到這麼多完美無缺而又真實的文物。我們接觸不少玩家,家裡滿是各朝各代的官窯器,而且都是完美無缺,每一件都是價值連城的寶貝。在我們的諮詢鑒定欄目里也經常有會員們發來這一類器物要求鑒定。甚至我們還看到在一些電視台播放的文物節目中也有介紹一些藏家藏有多少多少全品相的明清官窯瓷器。每當遇到類似情況往往令人哭笑不得,甚至還生髮出悲哀的感覺。當然不能否定個別人通過一些特殊渠道獲得全品相明清官窯器的可能性,但我們仔細分析一下明清官窯瓷器的可能來源,由於其製作制度和流傳程序的特殊性,基本上可以完全否定「出土」這個來源。「傳世」這一渠道當然是有可能的,但是即使早年是有部分官窯器物從清宮流散在外,經過連年的戰爭和建國以後的歷次運動,特別是經過了文化大革命這樣一次完全、徹底的破四舊、立四新大掃除之後,究竟還能有多少這樣的器物能夠生存至今呢?

清康熙五彩瑞獸圖盤

台灣作家徐正倫說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位貧窮的家庭主婦很想買一所屬於自己的房子,可是太窮沒有閑錢。一位老收藏家問她:「你能不能每個月省下20元錢來投資?如果可以,你就每個月去買20元的郵票。」這位主婦果真照辦了(註:為讀者便於理解,這裡的幣值改為相應數額的人民幣)。後來當她集起了大約兩本冊子的郵票時,老收藏家就介紹了幾位集郵人士及商家來挑了十幾張郵票,付給了這位主婦十萬元。她因此順利地買到了自己的房子,此外還剩有很多郵票。這個故事說明,即使只有很少的投資金額,只要投資取向正確,增值的機會和空間就是相當巨大的。

明萬曆 平和窯青花開光花卉紋折沿盆

明嘉靖 景德鎮窯法華彩梅瓶

回頭再來看看前面成化天字罐給我們帶來的啟示:在信息化時代里,文物的投資、鑒證和流通已經相當規範化,文物真偽判定、價值評估過程已經相當透明,撿漏的機會不能說沒有,但是絕對是相當之低了。全品相的文物一般只有在大型拍賣會或者文物經營專門店裡才會有,而且價格絕對的不低,不是一般工薪人士能夠容易進行投資的。所謂花小錢買回國寶級文物的故事只能是天方夜譚。但是在傳統的收藏觀念還沒有改變,一般人對有瑕疵的文物還不屑一顧的時候,如果能夠正確認識這些瑕疵文物的價值和升值潛力,用相對較低的價格買進的話,那麼創造神話的機會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清康熙五彩思春圖盤

據有關部門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的收藏人口(至少從事一項專題收藏的個人或者法人)有七千萬之巨。這裡面除了部分大企業、大財團和大收藏家之外,占絕大多數的是普通的百姓。而收藏的目的,除了少數專業學者,文化人士是為了專業研究、怡情冶性或者表現文化品位之外,大部分人的目的都是為了投資增值。看看全國各地的文物市場,哪天不是人頭涌動,哪件東西不是被多少雙眼睛仔細地掃描過千百次!競爭是相當激烈的。因此如何選擇確定自己的投資取向,能夠探索出一條別人還沒有走或者說還不願意走的捷徑就成為一般玩家成敗的關鍵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與歸堂 的精彩文章:

《每日一器-五代 宣州窯白釉五齣花口盤一對》
《每日一器-晉 越窯青釉點彩盤口唾壺》

TAG:與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