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嫦娥」、「鵲橋」你都了解嗎?——不得不說的中國探月

「嫦娥」、「鵲橋」你都了解嗎?——不得不說的中國探月

2018年5月21日05時2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鵲橋號中繼星是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通信衛星,將為年底擇機實施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的中繼通信,嫦娥四號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踏足月球背面的探測器。

01

為什麼要到月球背面去?

由於月球背面無干擾的無線電環境,在月球背面進行射點天文觀測,會對宇宙早期微波背景輻射、宇宙起源等重大天文研究的推進起到關鍵作用。同時,利用月球背面保存的最古老月殼岩石的獨特條件開展地質特徵調查,有望在國際上首次建立集地形地貌、淺層結構、物質成分於一體的綜合地質剖面和演化模型,獲得對月球早期演化歷史的新認知。

02

月球背面容易抵達嗎?

由於被地球的引力鎖定,月球面對地球的永遠是同一面,身處地球的人類永遠沒有機會直接看到月球完整的另一面。1969年,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實現人類首次登月,他們在月球上留下了腳印,邁出了屬於人類的「一大步」,但月球背面仍從未有人踏足,相關影像資料也非常稀少。過去幾十年間,人類已經發射了超過百個月球探測器,但沒有一個能實現在月球背面著陸。

03

為什麼說「嫦娥」、「鵲橋」很厲害?

先於嫦娥四號發射的中繼衛星「鵲橋」將抵達地月拉格朗日L2平衡點附近,掃除地月航天通信盲區。在這裡,「鵲橋」能始終處在與地月幾乎相對靜止的位置,可以同時與地球、月球背面保持聯絡。當嫦娥四號的著陸器和月球車到達月球背面時,探測信號都會通過「鵲橋」來傳遞,確保人類首次探測月球背面的行動能大獲成功。

敲黑板,專業名詞解釋了:

①嫦娥四號:嫦娥四號登月探測器,簡稱「四號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其主要任務是著陸月球表面,繼續更深層次更加全面地科學探測月球地質、資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檔案資料。

②中繼衛星:中繼衛星被稱為「衛星的衛星」,可為衛星、飛船等航天器提供數據中繼和測控服務,極大提高各類衛星使用效益和應急能力,能使資源衛星、環境衛星等數據實時下傳,為應對重大自然災害贏得更多預警時間。

③L2點:即為第二拉格朗日點。在這個位置,受到地球和月球引力的共同作用,物體能夠跟地球和月亮保持相對靜止的狀態。這樣的點一共有5個。

中國奔月曆程你got過嗎?

1.嫦娥一號——完成既定目標

嫦娥總師歐陽自遠稱,「嫦娥一號」的任務完成的都非常出色,原定的四個科學目標順利完成。第一,獲得了月球0度到南北緯70度之間的全月面圖,第二,測定了月球表面的多種元素分布以及所含的礦物。第三,完成了研究月球內層土壤各個地方的厚度,以此估算月壤中氦-3的資源量和分布特徵。這是我們首次嘗試,世界上其他國家沒有做過,我們也較好的完成了這項任務。第四,完成了月球環境探測,了解了月球表面以及空間數據。

2.嫦娥二號

嫦娥二號任務的主要目標是試驗、驗證探月工程二期部分關鍵技術,深化月球科學探測工作。具體將開展六大技術驗證:一是驗證運載火箭直接將衛星發射至地月轉移軌道的發射技術;二是試驗X頻段深空測控技術,初步驗證深空測控體制;三是驗證100公里月球軌道捕獲技術;四是驗證100公里×15公里軌道機動與快速測定軌技術;五是試驗全新的著陸相機、數據傳輸能力;六是對嫦娥三號衛星預選著陸區進行高解析度成像試驗。這六大技術驗證將為我國進一步了解月表環境、把握深空探測技術發展規律、有效降低探月工程二期風險提供有益的借鑒。

3.嫦娥三號

實現三大工程目標和完成三類科學探測任務。三大工程目標是,一是突破月面軟著陸、月面巡視勘察、深空測控通信與遙操作、深空探測運載火箭發射等關鍵技術,提升航天技術水平;二是研製月面軟著陸探測器和巡視探測器,建立地面深空站,獲得包括運載火箭、月球探測器、發射場、深空測控站、地面應用等在內的功能模塊,具備月面軟著陸探測的基本能力; 三是建立月球探測航天工程基本體系,形成重大項目實施的科學有效的工程方法。三類科學探測任務是,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月表物質成分和可利用資源調查;地球等離子體層探測和月基光學天文觀測。

4.嫦娥四號——「鵲橋」中繼星成功發射,將搭建地月信息聯通之橋

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將實現國際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鵲橋號中繼星承擔嫦娥四號著陸器和巡視器與地球間的通信和數傳任務。

以上圖文均來自網路

資料整理|科技普及部

責任編輯|鍾焱熾

審核|謝芊芊 彭淑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uist校科協 的精彩文章:

與社會生活相關的科技小知識

TAG:nuist校科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