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我的一生(5)父母身教勝於言教

我的一生(5)父母身教勝於言教

這幾天一直在講爸爸媽媽的故事,有時候在我斷斷續續的思緒裡面,想起來爸爸媽媽的一生,總會是熱淚盈眶。有的時候心裡哽咽,真的有寫不出來的感覺。

很多人會說你的爸爸媽媽好,誰的爸爸媽媽不好呢?是的,當我們回憶起來自己的父母,都覺得我們的父母很好,但是,真有人的父母,只是生育了孩子,而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

我常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孩子,尤其是當孩子特別小的時候,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會在孩子的心靈上烙下深刻的烙印。

由於我們家裡的孩子特別多,當時家裡的生意又都公私合營了,我出生的時候是在1952年的正月,那個時候,我們家已經沒有錢了。由於公私合營了,爸爸也到百貨商店去上班了。

當我記事的時候,我就每天看到媽媽縫縫補補,一天能納一雙鞋底,由於買一雙鞋是很貴的,爸爸的工資又不高。所以我們穿的鞋都是媽媽做的布鞋。

我家大姐是最大的,我和大姐相距的年齡差十四五歲。當時,沒有人工作,只有爸爸一個人工作,我們六個孩子加上父母是八口人,只有爸爸一個人開支。

媽媽總是把,老大的衣服改了,給老二穿,老二的衣服改了給老三穿,就這樣,到我們最小的,在撿剩穿的時候,那個布衣已經是非常非常不結實了。

媽媽就用這些特別不結實的布,打著擱布,然後,搓著麻繩,每天在煤油燈下,納鞋底兒,給我們做鞋穿。

在我的印象之中,我就沒看到過媽媽能夠休息過,每天都是看著媽媽忙碌著,做飯,做衣服,改衣服,納鞋底兒,做鞋起早貪黑忙忙碌碌。

要知道,在媽媽年輕的時候可不像現在做飯這麼簡單又有電飯鍋,又有煤氣。

媽媽每次做飯的時候都是燒的大灶火,燒著柴火燒著煤,拉著風匣。忙完了鍋上忙灶下,我記得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就會幫助媽媽拉風匣了。

我們小的時候都是計劃經濟年代。細糧是憑票供應的,每個人每月大米二斤,白面二斤,油每人每月3兩。穿衣服,也是需要布票的。

有時候,媽媽做完飯以後,由於糧食的短缺,媽媽就給我們分飯吃。每次吃飯,我們都會細嚼慢咽,慢慢的品嘗,米面的芳香。

我們都吃不飽飯,我覺得媽媽更是吃不飽飯,因為她把所有的飯,都給他的孩子們吃了。

每當回憶起來這些我就覺得,今天的日子,簡直是太好了,每天都像過年,而且每天都比我們小時候過年的時候還要好上上百倍。

常常我會說,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如果人生活在蜜罐子裡面,他就不知道今天的生活有多好,只有吃過苦受過累的人,才能體會到生活的甜蜜。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