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六大針灸穴位,幫你悄悄趕走婦科疾病!

六大針灸穴位,幫你悄悄趕走婦科疾病!

女性的生理結構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出現變化,同時也會有產生不同的婦科疾病。新生兒期就很少有婦科疾病,但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則是婦科疾病較多出現的三個時期,在此期間,女性患上婦科疾病的概率比較大。

什麼是婦科疾病?

婦科疾病一般指的是女性生殖系統的疾病,包括外陰疾病、陰道疾病、子宮疾病、輸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婦科疾病是女性常見病、多發病。

婦科病的那些常見癥狀

生活中,大多數人對婦科疾病缺乏正確的認識,疏忽對身體的保健,同時存在著大量的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使生理健康不斷遭受損害,導致一些女性疾病纏身。常見的婦科疾病有一下幾種:

1

陰道出血

陰道出血是指陰道、宮頸與子宮的出血,以子宮出血癥狀最為多見。癥狀表現為月經過多,不規則或持續性出血,接觸性出血等,出血量可多可少,出血時間可長可短。

2

白帶異常

白帶異常或增多時,通常為黃色、膿性、泡沫狀、有臭味,同時伴有外陰搔癢及燒灼痛的癥狀,以滴蟲性陰道炎、淋病為常見,同時也會出現於慢性宮頸炎、老年性陰道炎或子宮內膜炎等。

3

盆腔腫塊

子宮肌瘤與卵巢囊腫是最為常見的婦科盆腔腫塊,附件炎性包塊與卵巢癌等疾病也是較為常見的婦科疾病。

4

月經失調

月經不調包括閉經、月經不規則、月經過多或過少、痛經等癥狀。主要原因是神經內分泌失調所致,此外,其它生殖器腫瘤亦可致月經過多。

5

下腹痛

婦科疾病中的下腹痛分為急性下腹痛和慢性下腹痛。急性下腹痛是婦科疾病的常見狀況,大多是由卵巢囊腫蒂扭轉、宮外孕、急性盆腔炎、痛經及子宮內膜腺肌症等疾病引起。而慢性下腹則是因慢性盆腔炎或腫瘤壓迫所致。

如何有效治療婦科疾病?

在治療婦科疾病的選擇上,很多人都會比較偏向西醫,但是在某些婦科疾病的治療上,中醫的效用往往要大於西醫,而在中醫治療手段中,針灸則是功效較為良好的治療方法。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下針對婦科疾病,針灸常常用到的五大穴位。

01

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位於小腿的內側,屬於脾經之穴,是肝、脾、腎三經交匯之處,又稱為「女三里」,具有調和氣血、補腎養肝的功效。

針對大部分婦科病,針灸此穴位都可以達到治療的效用,如痛經、月經不調、更年期綜合征、腳底腫脹、手腳冰冷等。

2

陰廉穴

陰廉穴屬於足厥陰肝經穴位,位於股前區,具有收引水濕的功效。

針灸此穴位,可治療月經不調、赤白帶下、少腹疼痛、股內側痛、下肢攣急等婦科疾病,在治療不孕症方面尤為有效。

3

至陰穴

至陰穴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的井穴,位於足小趾端。

至陰穴是治療胎位不正的特效穴位,針灸此穴位,對於矯正胎位有著較高的成功率。此外,還可用於治療神經性頭痛。

4

關元穴

關元穴位於下腹部,身體前正中線上,肚臍下3寸。此穴位有培補元氣、腎氣、暖下元的作用。

針灸此穴位,可治療白帶病、痛經、各種婦科炎症等。

5

湧泉穴

湧泉穴是腎經的第一個穴位,位於足底部,具有散熱生氣的功效。

針灸此穴位,對於治療不孕、月經不調、更年期綜合征等均有療效。

6

會陰穴

會陰穴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它位於人體肛門和生殖器的中間凹陷處。會陰穴有疏通體內脈結,促進陰陽氣的交接與循環的功效。

針灸此穴位,可有效治療大多數婦科疾病。

婦科疾病的早期癥狀並不明顯,患者也並無明顯不適,往往是在婦科檢查的時候才發現。因此,我們在這裡提醒各位女性,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要提高對婦科疾病的認知,同時要經常檢查身體,以確保自身處於健康的狀態。

版權聲明

本文是北京普華永昌健康管理機構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編輯、校對/單老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穴位 的精彩文章:

適當揉一揉三大穴位,配合飲食利濕,祛濕很輕鬆!
早上起來身體莫名水腫怎麼回事?這個穴位就是利水消腫的特效法

TAG: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