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花錢才能把防晒做到位?官方指南說未必!

花錢才能把防晒做到位?官方指南說未必!

這兩天突如其來的高溫和陽光,是不是讓你意識到一件事?

大概以後出門,都需要注意防晒了!不然夏天一過,就跟去了趟非洲似的多尷尬...

但是呢,防晒也不能亂來,還是要科學地進行。

為了倡導科學護膚理念,提高公眾護膚意識,在中國醫師協會主辦、北京協和醫院承辦的2018年護膚宣傳日主題活動啟動會上,由中國醫師協會組織編寫的「清潔、保濕、防晒」指南發布

考慮到當下防晒的緊迫性,健康北京今天就先給大家帶來防晒指南,相關內容會陸續放出。

今天,健康北京請來了解放軍空軍總醫院劉瑋教授來解讀《皮膚防晒專家共識》,花錢和不花錢防晒方式,都在這了!

解放軍空軍總醫院

劉瑋

首先,我們來看看常見的防晒措施。嚴格來說,防晒措施主要包括規避性防晒、遮擋性防晒和化妝品防晒,我們常用的防晒霜僅屬於化妝品中的一類產品。

規避性防晒:不花錢的防晒

規避性防晒,通俗來說,就是避免在紫外線過強的情況下出行。

一天當中,中午時分紫外線最強,而一年當中晚春和夏季則是紫外線最強的季節。海拔越高,紫外線越強。海邊沙灘、雪地、城市高層建築的牆面或玻璃幕牆、汽車窗玻璃、地面硬化如瀝青/水泥路都會反射紫外線,從而增加紫外線的強度。

強烈建議大家,室外活動要注意規避紫外線強的時段和地點,必須外出時盡量在樹蔭、山坡陰面從事戶外活動。簡單來說,太陽大少出門。

簡單的規避措施,效果比幾百元錢的防晒霜還給力哦!

遮擋性防晒:硬防晒

直白點說,那就是出門打傘啊!當然,戴帽子墨鏡、穿長袖長褲也屬於遮擋性防晒。遮擋性防晒,也就是採用物品遮擋日光。

一般來說,顏色越深或加有防晒塗層的太陽傘防晒效果好。而衣服呢?通常,衣服的密度越高、顏色越深,或加有防晒塗層,其防晒效果越好。夏天常穿的那種清涼、輕薄的衣服基本沒什麼防晒能力。所以大家騎車穿的淘寶爆款薄紗防晒服,基本就是個安慰效果。建議選購UFP大於25, 紫外線透過率小於5%標識的織物產品。

那麼帽子呢?帽檐的邊長最好在7.5cm以上,才有較好的防晒效果。墨鏡,不是為了裝酷,是為了保護眼睛,減少白內障,以免人老眼花。要選擇鏡片足夠寬大,同時最好選購能覆蓋全部紫外光的遮陽鏡,鏡片以深色為宜,但不宜影響視覺。

范爺的遮擋性防晒就做得很到位

防晒化妝品

直接塗擦在皮膚上的防晒化妝品,是通過吸收、反射、散射紫外線或抗氧化作用達到防晒的目的。防晒霜是防晒化妝品中最常見的劑型,其他劑型還包括噴霧、凝膠、油、固體、粉劑、乳劑等。

乳霜劑中的原料易於分散,產品基質穩定,更容易製備高SPF值產品,其中油包水型(W/O)耐水性能好,但是油膩膩的不舒服,而水包油型(O/W)使用感更好,是最常用的劑型,但經不起水和汗液浸泡。

防晒油皮膚附著性好,防水防汗效果突出,但使用起來較黏膩,適合水中活動時使用。防晒凝膠使用感最好,也很受歡迎;防晒噴霧使用方便,感覺清爽,尤其適合妝後使用,但防晒效果不穩定、耐水性較差。同時,噴霧在夏季高溫使用時會有高壓氣體泄漏的風險。

固體型防晒劑主要見於彩妝如粉餅、粉底、口紅等,更容易添加高比例的無機防晒劑TiO2、ZnO,所以這類產品的防晒效果一般較好。

那麼問題來了,該如何判斷防晒產品好不好用、是否有效呢?

防晒產品好不好?

UPF、SPF/PA說了算

目前的防晒方法主要分為兩種,即硬防晒和化妝品防晒。

硬防晒,主要通過遮陽傘、遮陽帽、防晒衣等織物產品直接阻隔日光來達到防晒的目的,評價織物防晒性能的指標為紫外線防護係數(UPF)。

UPF值越高防護效果越好。但UPF大於50以後,增加UPF值對人體防護效果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因此,我國紡織品的UPF值最高標識為50+。當UPF值大於40,且紫外線的透過率小於5%時,可稱為「防紫外線輻射產品」。

so,大家購物要認清喔,沒有這個標識的就不是正規的防晒衣。

化妝品的防晒效果如何判斷?

SPF和PFA說了算

中波紫外線的防護效果用日光防護係數(sun protectionfactor, SPF),是評價防晒化妝品防護皮膚髮生急性日晒紅斑的一種性能指標。

當產品的SPF值小於2時,沒有防晒效果。

當產品SPF值在2~50時,防晒效果逐漸提高。

當產品的實測SPF值大於50時,效果增加就不太明顯了。

舉個例子,一般亞洲人在強烈日晒下,皮膚只需10分鐘左右即可發生紅斑,如果產品的SPF值為15,那麼理論上,塗抹這款防晒產品後,可以在太陽下停留150分鐘而皮膚不被晒傷。

防護長波紫外線的標識是PA(Protection ofUVA),是防護皮膚晒黑的能力,分為4級:PA + 、PA ++ 、 PA +++、PA++++,PA等級越高,表示防晒黑的能力越強。

假如你的皮膚不塗抹任何防晒霜的情況下,曬2小時就會晒黑,那麼使用PA++的防晒產品,在同樣的紫外線照射下,則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晒黑你的皮膚。

但是,要注意以上的測量是在皮膚塗抹防晒產品2mg/cm2,而且是塗了以後馬上測量得到的數據。生活中我們一般凃搽量只有1/4~1/2,防晒效果大大降低。

吃某些食物或藥物更易晒黑?

可能對你是真的!

你知道么,有些食物服用後會對陽光更加敏感,這類食物被稱為光敏性食物,包括一些野菜、茴香、莧菜、芹菜,但這些菜煮熟了光感性就幾乎沒有啦。

柑橘類水果,如檸檬等都含有「香豆素類」,無花果、芒果、菠蘿、木瓜等也會增加皮膚吸收陽光。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單純因為食用這些食物就要發生晒傷晒黑,需要食用的量足夠大,且在陽光下的時間足夠長。因此,長時間陽光下活動或自身對光線特別敏感的人群,才需要注意避免食用或接觸這類物質。

除食物外,還有些具有光敏性的藥物,如四環素類、喹諾酮類、雌激素類、撲爾敏、維甲酸類等,服用時,同樣需避免陽光照射,或在晚上使用。

官方防晒指南,你get了沒?!

采寫:新京報記者張秀蘭

編輯:lynn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防晒 的精彩文章:

防晒只知道安耐曬?史上最強防晒霜推薦!
一個簡單粗暴的20隻防晒合集

TAG:防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