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康熙從大清龍脈發現的「天石」究竟是什麼?

康熙從大清龍脈發現的「天石」究竟是什麼?

《地理原真》曾提及:「自古以來,出聖出賢盡在朝陽俊秀之處,清雅之地。」,尤其王朝更替之際,風水之言尤盛。

而滿清本為「異族」,得以入主中原,自然難免宗教神化。如1677年,康熙將發祥地長白山引為聖山,列同五嶽,更以其為泰山之龍脈根源,稱頌「仰面列祖龍興,實基此地。」,此後春秋二季,大為祭祀。

彼時為三藩之亂第四年,雙方戰局陷入膠著,清朝皇室御封「長白山之神」,藉此自詡正統,受命於天。

康熙

1682年,康熙出關東巡,祭告祖陵。其一因平定雲南,其二沙俄不斷滋擾,為了靖邊,以顯天威。在遙祭長白山,告慰先祖之餘,康熙皇帝泛舟於松花江上,終「無意間」發現一石材,質堅而溫,色綠而瑩,不讓端歙,且紋絲似松花江水,起伏有致,誠然天賜之物。

康熙皇帝,以為祥瑞,心中甚喜,賜名為松花石,滿語之意為「天石」,並作《松花江放船歌》,一展胸臆。

此後,內務府造辦處,取材松花石,招制硯大家,精琢硯台一批,據聞,其中第一方松花硯為康熙親自設計。硯成,康熙引墨一試,發墨如油,御題硯銘:「壽古而質潤,色綠而聲清。起墨益毫,故其寶也。」

其時,又恰逢新科取士,康熙作《制硯說》,以滿族發祥地之良材,製為漢傳統文化之硯台,以寓「滿漢不可分」,更是頗有求才若渴之意。

盛京之東,砥石山麓,有石礧礧,質堅而溫,色綠而瑩……以為此良硯材也,……若此石終埋沒於荒煙蔓草,而不一遇,豈不大可惜哉!朕御極以來,恆念山林藪澤,必有隱伏沉淪之士,屢詔徵求,多方甄錄,用期野無遺佚,庶愜愛育人材之意……

清廷為此,更是專設衙署,命為「松花硯作」,並派兵守護,專供御用。自此,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松花硯甚為名貴。嘉慶之後,清朝由盛而衰,制硯愈少,是故,松花硯與清朝發展興盛,頗為契合,為「天石」之說,增幾分神秘色彩。

康熙皇帝,對於松花硯十分推崇,也多有硯銘。其曾御題銘文「以靜為用,是以永年」,蓋因筆多動而夭,紙無骨而碎,墨常磨而折,唯硯淳樸厚重,靜對滄桑,可得永傳。

其中所含道家哲學,應該是希望與民修養生息,莫動兵戈,或許康熙當時的心境,是對於曾目睹三藩之亂,天下生靈塗炭,心有不忍。因此,在康熙松花硯上的印鑒款識,多是十分慎重,如「康熙宸翰」、「體元主人」、「萬幾餘暇」、「保合太和」等,皆可窺見其為政事勞心,勤勉不敢懈怠。

以「保合太和」為例,取意「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希冀國泰民安,天下太平。或者「體元主人」,體元者,謂之天地之元氣為本。

而後,雍正亦秉承其旨,款為「為君難」、「朝乾夕惕」、「敬天尊祖」等。乾隆皇帝也曾命編撰《西清硯譜》,其中以松花硯為附錄之首,並題名作序。

《西清硯譜》

因諸多神化,松花石對於宮廷意義非同一般,或為御用之物,珍而寶之;或賞皇子,望其奮進,得垂天眷;或賜功臣,是為殊榮;亦或為國禮,以示友邦。

天賜之物,自是恭而奉之。松花硯雖少,仍尚可見,目前存故宮博物館八十餘方,台北故宮近百方,然製為石碑,幾不得見。

舊時,設帳立碑,多有說道,何況帝王。今有一松花石原碑,上有康熙、乾隆御題《御制耕織圖》,甚受關注。

康熙、乾隆御題《御制耕織圖》松花石原碑

L: 47.5cm, W: 9cm, H: 31.5cm

中貿聖佳2018春拍

其一面刻有康熙作《持穗》,「南畝秋來慶阜成,瞿瞿未釋老農情。霜天曉起呼鄰里,遍聽村村打稻聲。」詩文出自《祖仁皇帝制文第二集》四十五。印鑒「康熙宸翰」、「保合太和」。

左刻有乾隆恭和祖父韻作《持穗》,「場圃平堅灰砌成,如砥露積最關情,殷勤婦子爭持穗,好聽全家拍拍聲。」出自《制善堂全集定本》二十五。印鑒「乾」、「隆」。

右有楷四行:「凡稻刈獲之後,離稿取粒。束於手而擊取者半,聚稿於場而曳牛滾石以取者半。束稿而者,受擊之器或以桶,或以石板。其之器以枷,稻殊用,南北宜,惟其土物也。(摘自《天工開物·粹精第四》)」耕作之事。

另一面,刻有「東阡西陌力潺湲,扶耖泥塗未得閑。為念饔飱由力作,敢辭竭蹷向田間。」出自《清帝康熙題耕織圖四》,印鑒「康熙宸翰」、「保合太和」。

旁亦有乾隆和作,「新田如掌水潺諼,扶耖終朝那得閑。手足沾塗渾不管,月明共濯碧溪間」出自《御善堂全集定本》二十五。印鑒「乾」、「隆」。

右有:「耖者,所以疏通田泥,令深熟也。其器上有柄,下有列。手按之,前用牛,日可十。又有耖者,特用於大田,功更速,耕犁之後,散去芟,使柔溶液,莫此善。」

《耕織圖》為南宋紹興年間畫家樓儔所作,包括耕圖21幅、織圖24幅。男耕女織社會,天子三推,皇后親蠶,以示民以食為天,農事乃國之根本。

1689年,康熙第二次南巡,偶獲《耕織圖》,感慨織女之寒、農夫之苦,遂命內廷供奉焦秉貞以樓儔原作為基礎重繪《耕織圖》,並於每圖前親題七言詩,且撰序文,鈐印。

清朝後世皇室及各州府亦有多種版本《耕織圖》,翻刻本屢見不鮮,尤以乾隆年間最盛,蔚為風潮。

此碑,乾隆皇帝以松花天石為材,命篆祖父康熙所作《持穗》、《耖》,並附恭和之文,一則顯乾隆念祖父為民之勞苦,二則效法聖祖,不忘「衣食之道必始於耕」,三則耕事,國之根本,以天石為材,方顯君王重視。此外,乾隆和作,字體明顯小於康熙詩文,也可見乾隆對於康熙,十分敬重,不敢逾制。這一點從乾隆在位時間比康熙少一年,可窺一二。

自康熙始,其親臨農壇行禮祭祀,種試驗田,到雍正多次親自拉犁耕地,而後乾隆年間,天下已十分重視農桑,達農耕文明高峰。正因為統治階層的以農為本,才現「康乾盛世」。

及至如今,此理亦未改變。此石碑將繼續警示後人,民以食為天,唯有以民為本,方得長治久安,天下太平。

有緣人得之!

——END——

凡是斯文處,必有同古堂

文:同古堂 ,圖:中貿聖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同古堂 的精彩文章:

嘉德春拍再現田黃盛宴
為什麼劫餘後的敦煌依舊是一場文化苦旅?

TAG:同古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