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陸瘦燕針灸醫案:肝風內動行痹篇

陸瘦燕針灸醫案:肝風內動行痹篇

汪某某 男 22歲 學生 龍華門診號70420

初診:1963年4月30日,四肢關節酸痛遊走不定,膝關節及手腕關節屈伸不利已兩月,並伴有眩暈神疲,胸悶心悸,小便短赤,切脈弦數,左右偏勝,少陽頷厭脈盛,舌胖苔薄,證系風寒濕三氣之邪侵襲,留於經絡之間,水虧木旺,風陽浮動,外內夾邪,風氣偏勝。治擬育陰潛陽,疏風理濕。

處方:百會(瀉)風池(瀉,雙)風府(瀉)犢鼻(瀉,雙)膝眼(瀉,雙)中渚(瀉,雙)合谷(瀉,雙)俠溪(瀉,雙)太溪(補,雙)太沖(瀉,雙)

手法:提插捻轉補瀉,留針10分鐘

二診:1963年5月13日,上法施治四次以後,其眩暈減輕,肢節酸痛漸舒,仍心悸胸悶,脈弦細而滑,頷厭沖陽脈盛,痹邪入心,心神受擾,治再宗前議,兼以寧心。

處方:風池(瀉,雙)郄門(瀉,雙)神門(瀉,雙)中渚(瀉,雙)合谷(瀉,雙)太溪(補,雙)太沖(瀉,雙)

手法:同上

三診:1963年5月20日,心悸好轉、夜寐漸安、眩暈亦平、四肢關節酸痛已緩,僅膝關節下蹲時略有痛楚,苔薄白,尖絳有刺,脈小弦,右脈略大,再擬原方酌減。

處方:風池(瀉,雙)神門(瀉,雙)內關(瀉,雙)合谷(瀉,雙)太溪(補,雙)太沖(瀉,雙)犢鼻(瀉,雙)膝眼(瀉,雙)

四診:1963年5月27日,針治已然十次,心悸、失眠、膝腿酸痛諸症基本消失,脈來小弦,左右已趨平衡,苔薄,再擬原方出入。

處方:風池(瀉,雙)郄門(瀉,雙)通里(瀉,雙)內關(瀉,雙)太溪(補,雙)太沖(瀉,雙)犢鼻(瀉,雙)

手法:同上

五診:1963年6月3日,經針十二次,今查其脈象小弦帶數,左大於右,頷厭脈平,舌苔薄白,治療以來癥狀好轉,處方如下鞏固之。

處方:風池(瀉,雙)郄門(瀉,雙)頷厭(瀉,雙)太沖(瀉,雙)

手法:同上

按:風氣偏勝者為行痹。本例患者,外感風寒濕三氣之邪,內因水虧木旺,肝風燥動,內外之風相兼,故四肢關節遊走作痛,發為行痹之症,心悸胸悶者,痹邪有入心之勢。故陸師瀉百會、風池、風府以祛風潛陽;瀉合谷、太沖開四關以鎮攝燥動之風陽;補太溪滋腎水以涵肝木;瀉神門、郄門、內關以疏內邪心君之邪,而寧心神。此外,「循脈之分」,「各隨其過」,取用病痛肢節部的經穴以蠲痹定痛,針治十二次而見顯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中醫 的精彩文章:

除濕為主治帶下病
雷忠義:從痰瘀毒風治胸痹心痛

TAG:傳承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