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也能成為經典?看看這些……
傳奇
傳奇
王菲
00:00/04:56
美國藝術家、電影人吉姆·賈木許曾說:「沒有什麼東西是完全原創的。你大可以從大自然中剽竊創意,以此來點燃你的想像力。
列奧納多·達·芬奇《蒙娜麗莎》,1503-1517年
剽竊那些能夠直接觸動你靈魂的東西。如果你這麼做,那麼你的作品就是真實可信的。
費爾南多·波特羅《12歲的蒙娜麗莎》
真實性是無價之寶,獨創性是不存在的。」在藝術圈,大師們也「追星」,也喜歡模仿自己偶像的作品。只不過仿也要仿出水平,仿出風度才行。
德拉克羅瓦
岳敏君
歐仁·德拉克羅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導人民》於1874年收藏於法國盧浮宮,畫面展示了1830年7月29日巴黎起義的街壘戰場面。
歐仁·德拉克羅瓦《自由引導人民》,1830年
岳敏君版的《自由引導人民》弱化了原作的神聖感與悲劇氣氛,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調侃、戲謔和把玩的心態。
岳敏君《自由引導人民》,1995年
1995年以前的中國,整個社會從改革開放中剛剛起步,就迅速進入了消費時代。岳敏君的作品看似有些單調、膚淺和無聊,但卻深刻地關聯著當時的社會背景,為獨立自我的重構留有了餘地。
列奧納多·達·芬奇
曾梵志
達·芬奇的畫作不必多說,現收藏於義大利米蘭聖瑪利亞感恩教堂的世界名畫《最後的晚餐》已經是提前預約也看不上一眼了。
列奧納多·達·芬奇《最後的晚餐》,1494-1498年
2013年10月5日,中國當代畫作《最後的晚餐》在香港蘇富比拍賣中以1.6億港元落槌,加上傭金,以1.8億港元的價格售出,刷新了亞洲當代藝術品交易價格紀錄。
曾梵志《最後的晚餐》,2001年
在藝術家曾梵志的這幅《最後的晚餐》里,紅領巾、三道杠象徵著轉型前的中國。叛徒猶大那個位置上,被曾梵志安排了一個不戴紅領巾,而是打著金黃色領帶的人物,代表西方資本主義。
委拉斯開茲
弗朗西斯·培根
「尖叫的教皇」是培根反覆創作的題材,整個系列有40多幅畫傳世。他的靈感來源於17世紀西班牙著名畫家委拉斯開茲的《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
委拉斯開茲《教皇英諾森十世》,1650年
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給人以極強的視覺衝擊力,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變形扭曲,常常給人造成不快的感覺。這一幅作品當年在蘇富比拍賣會上,拍出了3000萬美元的天價。
弗朗西斯·培根《尖叫的教皇》,1953年
培根在與西爾維斯特的談話中說道:「教皇的繪畫和宗教無關,這一系列作品來自對委拉斯開茲的《教皇英諾森十世》圖片的執著迷戀」。
弗朗西斯·培根《尖叫的教皇》,1950年
培根沒看過委拉斯開茲原作……但他表示:「我認為那是有史以來最好的畫像之一……它為我開啟了各種感情和想像的領域。」
喬爾喬內
維切利奧·提香
提香早年與喬爾喬內一起於喬凡尼·貝利尼門下學畫,後來又被一同逐出師門。他受到喬爾喬內風格的影響,創作了很多著名的作品。
喬爾喬內《沉睡的維納斯》,1510年
然而,喬爾喬內33歲就死於鼠疫,而以對師兄模仿起家的提香則活到86歲,成為了威尼斯畫派的領袖。
提香《烏爾比諾的維納斯》,1538年
喬爾喬內最著名的人物造型應該是《沉睡的維納斯》。28年之後,提香創作了《烏爾比諾的維納斯》。
愛德華·蒙克
安迪·沃霍爾
或許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創作的《吶喊》,是美術史上僅次於《蒙娜麗莎》的第二名畫。2012年,於1895年創作的板上粉彩版《吶喊》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會拍出近1.2億美元的天價,買家是美國金融家利昂·布萊克。
愛德華·蒙克《吶喊》,1893年
蒙克的《吶喊》影響了許多後世的藝術家們。1984年,安迪·沃霍爾利用絲網印刷技術模仿創作的《吶喊》,也在2014年被拍到了550萬美元的高價。
安迪·沃霍爾《吶喊》,1984年
曾有人說:「《吶喊》的偉大之處不在於其對後世作品的影響,而在其超越藝術和歷史的界限,成為了流行文化的試金石。」
愛德華·馬奈
巴勃羅·畢加索
畢加索曾說過,塞尚是唯一給他靈感的畫家。
愛德華·馬奈《草地上的午餐》,1862-1863年
其實遠不止這樣,畢加索晚年到美術館看到了愛德華·馬奈的這幅《草地上的午餐》,驚嘆之餘。
巴勃羅·畢加索《草地上的午餐》,1960年
更是用了兩年時間一次又一次地模仿這幅畫,包括油畫、版畫、素描等上百張之多。當時,現代藝術已經走到了盡頭,新興的後現代藝術已經出現。
巴勃羅·畢加索《草地上的午餐》,1961年
用BBC的話來說,畢加索的模仿是一次對這場運動的回顧巡禮,是對這場運動源頭的致敬。
約翰內斯·維米爾
湯姆·亨特
荷蘭黃金時期最偉大的畫家之一約翰內斯·維米爾,以對光影的考究把握和嚴謹的構圖而著稱。
約翰內斯·維米爾《床邊讀信的女子》,1659年
而維米爾的偉大之處正是因為他並不想去呈現國王、王后、將軍等形象,而是給予荷蘭普通人的尊嚴。
湯姆·亨特《念驅逐信的女子》,1997年
英國攝影師湯姆·亨特幼年生活在貧民區的經歷相似,他不斷用藝術手段塑造下層民眾和邊緣人群,給他們以尊嚴,並通過作品提升他們的地位,試圖用這種方式為他們抗爭。
米萊斯
拉斯·馮·提爾
《奧菲麗婭》是19世紀英國著名畫家米萊斯(Sir John Everett Millais)的成名作。
米萊斯《奧菲麗婭》,1851-1852年
導演拉斯·馮·提爾2011年拍攝的《憂鬱症》曾提名第64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電影《憂鬱症》
女主角開場就躺在水裡的場景模仿《奧菲麗婭》瞬間吸引人的眼球,並且隱喻了女主的命運走向。
提香
馬奈
這些模仿是畫家對他崇拜的作品的一種自由借鑒,同時也是一種致敬。
提香《烏爾比諾的維納斯》,1538年
面對大師們的作品,有人感受到了內心世界的平靜,而有的人感受到的卻是創作的動力。
馬奈《奧林比亞》,1863年
或許「超越」才是每一個創作者所畢生追求的。也正是後世者們不斷地探索與努力,歷史的車輪才能永恆向前。
※簡簡單單的我,只想簡簡單單的活
※櫻花開了,你不試著學畫一下?
TAG:翰墨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