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照沒到手的徵信機構剝離個人徵信業務 轉型大數據和風控
金評媒(http://www.jpm.cn)編者按:百行徵信定位市場化個人徵信機構,這意味著,信貸機構可以自願報送數據,沒有強制性。
業內期待已久的個人徵信業務牌照終於塵埃落定,市場格局將發生極大轉變。
5月23日,百行徵信在深圳正式揭牌,為央行批准的、全國唯一一家擁有個人徵信業務牌照的市場化個人徵信機構。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持股36%,芝麻信用等8家原先試點機構分別持股8%。百行徵信專業從事個人信用信息採集、整理、保存和對外提供信用報告、信用評分、反欺詐等各類徵信服務;將與央行徵信中心形成「錯位發展、功能互補」的市場格局。
5月26日,央行徵信局局長萬存知在中國信用高峰論壇上進一步解釋:「前期開展個人徵信業務準備的8家市場機構和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作為百行徵信的共同發起人和主要股東,不再單獨從事個人徵信業務,原有部分徵信業務將剝離併入百行徵信,其他業務可存續為數據服務公司,通過這種方式,讓個人徵信方面的主要工作和方式聚焦在共商共建共享徵信平台上。」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沒有個人徵信牌照,繼續做個人徵信業務可能面臨合規層面的風險。8家試點機構既可以聚焦欺詐風險防控,也可以以大數據風控解決方案的形式,對信貸機構進行科技賦能。此外,以已有的個人徵信數據為基礎,重點發力企業徵信領域也是可行的方向。」
一家試點機構高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本來多數就在依靠數據業務和風控技術,百行徵信的貸後數據對接是各家都沒做起來的增量業務。芝麻信用不賣數據,而是做信用服務,獨立公司則做數據和風控服務。」
原試點機構剝離個人徵信業務
5月28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聯繫芝麻信用、前海徵信等多家試點機構,試點機構對此均較為謹慎。「不知道別家,我們自己的不方便說。」一家試點機構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前期我們開過會,做了戰略轉型,組織架構也發生了變化,8家試點機構也有相應調整。比如,據我所知,芝麻分今後或更側重信用服務,而非徵信服務。」北京一家試點機構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
上述試點機構人士進一步稱,轉型方向包括:一是做數據和風控服務商;二是提供諮詢服務,為金融機構運營提供解決方案。
5月23日,試點機構之一的中誠信徵信宣布完成4.5億元融資,定位於獨立的「信用科技」(Creditech)第三方服務商,稱「幫助B端機構在風控過程中對數據進行深度分析處理、優化決策方案,不斷提升機構的風控能力」,更加側重數據和風控服務而非徵信。
另有財新網報道,螞蟻金服調整了子公司芝麻信用的業務模式和高管團隊,芝麻信用總經理胡滔已被調整到螞蟻金服CEO辦公室,芝麻信用改為班委制。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就此求證螞蟻金服方面,對方稱「相關信息以官方宣布為準」。
此外,上海資信公司如何定位,尚待央行明確。上海資信公司官網顯示,其是1999年經央行批准而組建的全國首家從事個人徵信業務的機構;2009年,央行徵信中心正式成為上海資信的控股股東。
至於其他原先從事個人徵信的機構,也不再提「個人徵信」,亦轉型數據和風控服務。
「我們專註做好大數據風控服務。」算話徵信CEO蔣慶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算話徵信官網顯示,其定位於零售信貸風險管理專家。
北京安融徵信總經理常勝則稱,他們做好小額信貸風險管理服務,在這個過程中,也有會員間的信貸機構數據共享。
打破數據無法共享困境
百行徵信定位市場化個人徵信機構,這意味著,信貸機構可以自願報送數據,沒有強制性。
那麼,原先8家試點機構作為股東,如何支持百行徵信?沒有強制性,百行徵信如何實現既定目標?
萬存知在上述論壇間隙接受媒體採訪時稱,8家市場機構的原有部分徵信業務剝離有兩層含義:其一,自身不能再單獨做個人徵信;其二,有價值的資源按市場規則貢獻給百行徵信。
芝麻信用等多家試點機構表態支持,但記者了解到,對此目前並無具體方案。
「芝麻信用希望運用自身技術能力,與各家機構一起,協力做好百行徵信,從而推動中國個人徵信市場的發展。」5月28日,螞蟻金服相關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上述一家試點機構負責人也稱:「一定鼎力支持百行徵信。」但對於具體措施並未公布。
一家徵信機構負責人認為:「雖是股東,但都是獨立的公司,有自己的考量。而且各家不一樣,數據結構和質量都不一樣,具體怎麼支持,還未確定。」
「股東只有出資義務,至於數據資源貢獻,還是按照市場化原則,很難要求股東額外做出什麼承諾。」薛洪言認為。
長遠來看,多數業內人士對百行徵信前景持樂觀態度,此前三年的探索,8家試點機構面臨著「鮮有信貸機構願意共享數據」、「風控副業輸血主業」的尷尬局面,百行徵信由中國互金協會牽頭,有望解決這些問題。
「百行徵信有幾個優勢,一是拿了牌照,且是唯一一家;其次,中國互金協會牽頭,基於協會信用信息共享平台,P2P平台等信貸機構相對願意共享數據;三是市場化原則,信貸機構報送數據,可以獲利,當查詢時,也可以收費。主要看是否能夠滿足機構的風控和業務需求。」多位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短期貸後數據打通的目標我覺得沒問題,很看好百行徵信做成第二個徵信中心。之後商業模式和產品做成什麼水平,是單純的數據匯總平台還是變身徵信業巨頭,看股東意志和管理層魄力。」上述試點機構高管坦言。
(編輯:楊少康)
※29號文重拳一出,這12家平台怎麼辦?
※P2P平台「零逾期」的秘密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