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口岸97個洋垃圾集裝箱滯港4年終於成功退運,其中周折一言難盡……

上海口岸97個洋垃圾集裝箱滯港4年終於成功退運,其中周折一言難盡……

去年以來中國堅決對「洋垃圾」說「不」,這其中,退運當是第一要務。

「洋垃圾」一旦進入中國口岸,再要實施退運就異常艱難。上海海關緝私局法制部門相關負責人透露,去年,上海口岸對累積了4年的97個「洋垃圾」集裝箱實施退運,其中周折一言難盡。一箱固廢究竟是國家限制類還是禁止類,需要進行專業鑒定。而在鑒定期間,當事人或出逃,或表示爭議不斷申請複核,這會將戰線無限拉長。

關鍵在於,「洋垃圾」到岸後若無法第一時間實施退運,其租箱費、堆場費等將呈幾何級上升,甚至出現一個固廢集裝箱貨值才幾萬元,而此後滯港等成本卻高達數十萬元的情況。到那時,再行退運為時已晚,當事人以無經濟實力為由逃避退運責任,或因量罰重而喪失了與外商聯絡的積極性,中國只能被迫自己「吃進」。

據解放日報·上觀記者了解,上海口岸去年那97個箱子的退運,可謂想盡辦法——港務公司給予優惠或減免,當事人給外商一些利益「甜頭」,上海口岸又極大爭取到船公司的配合,退運才得以成功。

不過尷尬的是,「洋垃圾」案一旦立案,法院一旦判決為沒收,便與退運產生衝突,那麼垃圾只能在中國消化。「洋垃圾」的堆場費、運輸費和銷毀費等,使政府部門為此付出大量行政開支。

向世界源源不斷供應了「中國製造」的中國,同時也是世界最大垃圾進口國。國外當然樂此不疲,譬如電子垃圾,根據央視報道,垃圾產生國在其本國處理電子垃圾每噸要花300元人民幣,但走私到中國僅需100元。在去年之前,中國每年進口的垃圾約佔全球貿易量的56%。然而去年以來中國堅決對「洋垃圾」說「不」,今年一季度進口固廢同比驟減54%,成批原準備打包發現中國的垃圾無處可去,這讓許多國家坐不住了。

然而細想之下,這些「洋垃圾」總需要一個「出口」。海內外勾結並已苦心經營十餘年甚至數十年的牢固產業鏈,又豈是短時間內所能輕易摧毀?

就在今年5月18日至5月22日上海海關打擊「洋垃圾」的集中收網行動中,其中部分犯罪嫌疑人曾多次被打擊處理,嫌疑人朱某甚至尚在緩刑考驗期內。這些走私分子在鏈上深耕多年,要他們放棄與回頭,難度不小。

而且,此次緝私部門發現的新情況也顯示,打擊戰果固然豐盛,風險和態勢依然嚴峻。譬如,「洋垃圾」走私的團伙化特徵十分明顯。犯罪團伙中的攬貨人,本身就在國外工作或生活多年,並與國內貨主、中間介紹人、負責通關的專門人員緊密配合,分工合作。外商或攬貨人更在境外製作虛假髮票、合同,搞定境外檢測機構配合出具虛假檢測報告,還在境外設立離岸公司進行洗單並完成對外付款,手法不可謂不專業。

這讓海關緝私部門始終在思考,上海口岸已是最後一道國門防線,能否關口前移進行境外攔截,化被動為主動?

事實上,這種主動並非沒有先例,可參照的是美國做法。2011年底,中美「大港計劃」合作試點項目在上海洋山港啟動。這是一個由中國海關總署、國家質檢總局和美國能源部負責實施的合作項目,旨在通過在港口安裝輻射檢測系統,阻止核和其他放射性材料非法販運,保障國際貿易供應鏈安全。這意味著,自上海洋山港發往美國的產品,若含有核和其他放射性材料,其在起運港就已被確認和阻止。如果從國家層面通過彼此談判與商議,掐住境外檢測機構這道關,那麼「洋垃圾」根本就進不來。

依此看,打擊「洋垃圾」絕非海關一家之事,需要多部門同頻共振。而且,在「洋垃圾」進入中國銷售、加工、產生成品等一系列環節,環保、工商等多部門都有有效的發現和制約手段。

是時候綜合治理,各條線協同作戰了。在這場藍天保衛戰中,沒人能置身事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梅根父親或將缺席王室婚禮?誰陪她步入婚姻殿堂?
詩人萬之譯《尼爾斯騎鵝歷險記》新譯本問世,瑞典國民讀物原是教科書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