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為茶之母,泡茶你用對水了嗎?
茶之母
從古至今,愛茶之人都對泡茶之水非常重視,所謂「水為茶之母」。
煮茶的水,用山水最好,江河水次之,井水最差。
《荈賦》中說:「取水就取岷江中的清水。」
水不僅能夠把茶的清香溶入其中,還能夠體現茶道精神。烹茶鑒水,成為中國茶道的一個特點。
古人對水品的評判,標準各異,若歸納起來,不外乎以下幾種:
首先,水質應「清」,無色透明,清可見底,是選水的最基本要求。
其次,水是活水,水源須流動。
要「輕」水,即今天我們說的軟水。
因為硬水含鎂鈣離子較多,泡出的茶,湯色暗沉,滋味澀苦。
相傳乾隆皇帝喜喝茶,他遊歷各地並命人用量具稱量各地水的重量,發現京西玉泉山的水最輕,遂稱玉泉為「天下第一泉」。
應「甘冽」
古人認為水質清甜為上,而經歷冰寒的水煮出的茶水,滋味也非同一般。
古代文學作品裡,也不乏對「融雪煮茶」的描述。
唐代詩人白居易《晚起》中說:
「融雪煎香茗,調酥煮乳糜。」
陸遊《雪後煎茶》詩云:
「雪液清甘漲井泉,自攜茶灶就烹煎。一毫無復關心事,不枉人間住百年。」
《紅樓夢》第四十一回,妙玉煎茶給寶玉吃。寶玉吃後驚嘆無比,黛玉便問妙玉:
「這也是舊年蠲的雨水?」
妙玉冷笑道:
「你這麼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
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著,收的梅花上的雪。」
天下水之多,何處不可取一瓢飲?
但是古人對煮茶之水的重視,讓選水變得複雜起來。
張又新在《煎茶水記》中記載了一個故事。
時任湖州刺史的李季卿,一次外出遊玩,在揚州偶遇陸羽,便請其上船品茶。
李季卿聽說揚子江南泠水煮茶最好,就令士卒去取。士卒取水上岸後,不小心灑了一半,就取一半近岸的水充數。
誰知陸羽一嘗,說:
「不對,這是近岸水。」
倒出一半,再嘗後才說:
「這才是南泠水。」
士兵聽後告知實情,李季卿大為嘆服。
煮 茶
水已備好,趁水尚鮮,趕緊煮茶。
首先要將餅茶研碎待用。
然後開始煮水。
以精選佳水置釜中,以炭火燒開。
但不能全沸,加入茶末。
茶與水交融,二沸時出現沫餑,沫為細小茶花,餑為大花,皆為茶之精華。
此時將沫餑杓出,置熟盂之中,以備用。
繼續燒煮,茶與水進一步融合,波滾浪涌,稱為三沸。此時將二沸時盛出之沫餑澆烹茶的水與茶,視人數多寡而嚴格量入。
茶湯煮好,均勻的斟入各人碗中,包含雨露均施,同分甘苦之意。
這是唐代最普遍的煮茶方法。
在煮茶過程中,有一個重要角色,雖然隻字未提,但是少了它,便無茶可煮——茶壺。
好茶好水好壺,才能煮出湯色清澈,香氣四溢的好茶,煮茶無好器,那必是糟蹋了茶葉與泉水。
※茶源地理|沒做過這些事,別說你去了潮州
※生命的深刻,淡然如茶
TAG:中國茶源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