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對越自衛反擊戰,解放軍裝甲兵遇到了什麼樣的嚴重困難

對越自衛反擊戰,解放軍裝甲兵遇到了什麼樣的嚴重困難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是建國以來一場極為特殊的戰爭,是繼抗美援朝之後規模最大的一場邊境戰爭,也是解放軍裝甲兵集群使用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

在這次戰爭中,解放軍裝甲兵共出動國產59式、62式、63式各型坦克近700輛,分別加入東西線的朔江、復和、東溪、高平、同登、諒山、祿平、谷柳、老街、柑塘、孟康、沙巴、封土等十餘個戰場,支援步兵突擊推進,攻堅拔點,為戰爭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亞熱帶山嶽叢林地區集中使用裝甲兵力量進行戰役性突擊,在此前的解放軍戰史上還沒有過。戰後,軍事科學部門對解放軍裝甲兵在戰爭中的實際應用進行了長時間調研,總結了很多經驗教訓,為後來解放軍裝甲兵進行正規化、現代化建設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越北地區臨近熱帶,地理特性明顯,崇山遍布,峰險谷深,到處是密林、竹叢、高草、荊棘,長年多雨多霧,濕度極大,江河、溪流縱橫交杈,水網稻田密集,道路稀少,多在深山峽谷中蜿蜒穿行,且路況很差,氣候炎熱,山區早晚溫差大,毒蟲出沒,疫病流行。總的來說,這一地區非常不適合軍事行動,特別是給裝甲兵出動作戰帶來了極大困難。

裝甲兵發動突擊作戰,首先要有可以通行的道路,其次是具備必要的保障條件。而前邊已述,越北地區山多路窄,林多草密,河流縱橫,這首先就限制了道路條件。如東線預定使用裝甲兵突擊的高平主戰場,在幾個作戰方向上都受到了嚴重限制。

在朔江方向,邊境出孟麻後是大山阻隔,沒有道路通行。解放軍工兵部隊不得不使用大量炸藥進行爆破,硬是劈開大山修出了一條簡易軍路。然而條件簡陋,路上有一段幾百米長的青石板下坡無法處理,坦克只能冒著稍一不慎便翻入兩側深谷的危險爬坡闖關。實踐上是成功了,但萬一失敗了又會如何呢?

在念井方向,邊境上也是群山林立,只有小路曲折,重裝備難以行進。部隊只好組織工兵和民工千餘人搶築道路,花了4個多小時築成一條5公里長急造軍路,保障裝甲部隊及運輸車輛前出。但因費時費力,坦克越境已是總攻發起6個小時之後了,在戰機上的損失不言自明。

在東溪方向,出境後沒有正經的公路,只有一條很窄的牛車路能通行車輛。沿途都在群峰山谷中穿行,七曲八折,山口林立,懸崖在側,急轉彎有幾十處之多,可謂危險萬狀。而且路上有多條河流阻隔,河上的橋樑多是木製竹建,經不住幾十噸的坦克連續碾壓,多數坦克不得不下河涉水才能登上對岸。問題是河底也多是泥沙底,坦克很容易陷進去無法開動,只好組織保障車輛進行牽引搶救。這樣一來,又不知耽誤了多少時間。

由上述可見,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裝甲兵遇到了何等嚴重困難!然而,我英雄裝甲兵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奮力闖關,力挫越軍。而隨行保障力量也使出渾身解數修橋建路,硬是克服沿途阻礙,保障了裝甲兵矛頭銳利,突擊成功。

向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英雄的解放軍裝甲兵致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沈聽雪 的精彩文章:

孟良崮殲滅張靈甫74師的戰役,解放軍傷亡了多少人
1984年老山反擊戰,解放軍一個團要對抗越軍六個團嗎

TAG:沈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