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57開彈倉射導彈了不起?導彈越大,飛機越短命,和殲20毫無可比性

蘇57開彈倉射導彈了不起?導彈越大,飛機越短命,和殲20毫無可比性

最近俄羅斯公開了蘇57彈倉投放導彈的視頻,視頻真假目前仍然待定——實際上好幾年前就有蘇57——當時還叫T50,彈倉發射R-77空空導彈的視頻,但其實是個CG動畫。俄羅斯國防部不久前,還拿著遊戲畫面作為敘利亞戰場上軍事證據,這次蘇57彈倉投放視頻,不好說是不是又玩類似的一出。

在一貫的態度上,筆者從不懷疑蘇57是否有腹部的主彈倉,質疑的關鍵在於:大開口設計,對於結構的強度和剛度完整性破壞是非常大的;因此在扣除彈倉深度以後,飛機的機身必須仍然要有足夠的厚度,才能滿足結構的相關指標和各種設備、管路的容納空間需求。這使得蘇57上,彈倉深度與結構性能——特別是壽命是不可兼得的。

極為有限的中機身厚度條件下,蘇57不可能在保證機身結構強度/剛度和壽命的前提下,獲得足夠的彈倉深度。因為整個AL-31F系列發動機的直徑就在1.28米左右,其發動機吊艙的直徑並不比發動機直徑大出太多;而中機身的厚度在大大小於發動機吊艙直徑的情況下,扣除掉必須深度以後,留給結構的空間餘地極小。

特別是要指出的是,俄式飛機歷史上一直有犧牲結構強度、剛度和壽命、飛機可維護性、可靠性等指標,換取飛行性能的傳統。而蘇57之前的蘇27,在這方面則是登峰造極的代表。

比如為了滿足各種機動性指標,蘇27家族直到新蘇35之前,一直都是軟骨病纏身;特別是基礎型蘇27,由於過度減重,作為一種重型戰鬥機,外掛重量僅有4噸重,壽命僅有2000小時,後來的型號一直在不斷加重補強;比如國內引進的蘇27sk,結構比基礎型增重就達到將近700公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殲20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又公布一款新型艦載機,航程超B2,專家:殲20都無法取代
一架殲20的炭纖維含量,完全超出想像

TAG:殲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