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學友除了是隱藏的「神捕」,還有這招隱藏秘技

張學友除了是隱藏的「神捕」,還有這招隱藏秘技

近一個月里,華語歌神張學友幾次登上新聞熱搜榜,不是因為出新專輯了(因為真沒新專出來),也不是因為他的花邊新聞(歌神就是緋聞絕緣體好嘛),而是在一個月左右的三場演唱會裡,都「協助」警方抓住了逃犯。能把躲在黑暗中的逃犯都吸引來,歌神的魅力可見一斑。而作為華語歌手唱片銷量第一人,不管是燒友還是一般樂迷,半燒到目前為止還沒遇到不喜歡學友的專輯的朋友,歌神學友絕對是全民偶像。因此,半燒原本是完全沒打算對歌神的作品做推薦的,因為彷彿推薦他的內容,都有點多此一舉的意味。

後某天我在翻看張學友的資料時發現,有說到歌神的哪些專輯是必聽的,哪些是錄音牛逼的,哪些現場是必看的,還說到他除去唱歌外,演技也非常厲害,塑造的角色有血有肉云云,沒錯,這些都沒錯。但,其中有一張專輯,幾乎沒有人提起來過,而這張專輯,就是被他的情歌專輯,發燒專輯等等等等在樂迷腦中形成的思維定勢後被掩埋著的精品。後來我就好奇心大發,找了很多介紹資料來看,絕大多數都沒提到過這專輯,有提到的,也只在很不起眼的地方出現。既然如此,那我用本篇好好說說這張歌神使出了「隱藏秘技」的專輯,省得以後有遺珠之憾。

神張學友出道以來第一張,也是唯一一張的英文大碟:

TOUCH OF LOVE

到這張封面,是熟悉還是陌生?如果你覺得很陌生,那我們一起去感受下,這張英文專輯的魅力所在吧。

們先看看當年官方對本專輯的介紹:

已成功踏出亞洲多時張學友,終於推出首張的全英語大碟,而此碟的幕後製作班底更是精英盡出,曲、詞、唱都在水準之上,身兼歌手、製作人和老闆的歌神張學友親自從來自全球六百多首創作DEMO中挑選歌曲,在錄音室唱了上百遍之後才終於錄製完成。

中我們可以收到幾個信息(另外還加上當年專輯新出時,我在電視上看到TVB對歌神的採訪的記憶),這時歌神已經自己當老闆,那自主權就大很多了,不用按照別人預設好的框架來包裝自己。張學友自1984年出道一直唱了十多年的中文歌,估計也唱膩了,這張大碟就是張學友對未來歌唱新方向的嘗試和探索。為了保險起見,也為了讓專輯聽上去更豐富,他嘗試了很多種英文歌曲風格,並且找了一位實力「外援」 來和他英文情歌對唱。為了讓唱得更地道,學友當年請英語老師教了他很久的發音,在錄音室里一個字一個發音的把關,並在幾百首英文歌里,選取了最合適發揮的10首。然後就有了這張TOUCH OF LOVE.

I GOT IT MADE

速的電吉他聲彷彿瞬間把你拉到了朋克現場,歌神在歌曲開頭就毫不含糊的扔掉高大上的情歌專業戶光環,扯著嗓子唱從頭HIGH到尾。當然半燒並不會因為張學友的不顧形象就無腦打CALL,而是這首歌是真的唱出了朋克FEEL。速度感是有了,嘶喊也到位了,而且還能在嘶喊的同時讓聲音透出輕鬆歡快的感覺,並且,作為當年不熟悉英文的他而言,短時間能做到英文快歌如此準確的發音和節拍感,實屬難得。這首歌是講的一位擼sir泡妞但被拒的故事,學友的嗓音有一點沙啞和一絲狡猾,這可是神來之筆哦,把擼sir的得意,輕狂,表面自大內里卻不自信的形象立體的勾勒出來。這不禁讓我想起歌神的經典角色----烏蠅哥。這首歌是整張專輯裡,半燒最喜歡的兩首之一。

THIS TIME NEXT YEAR

首歌,聽了個開頭樂器部分,我在想這首歌肯定還有個中文版。不信你聽,簫聲,鼓聲,提琴聲,這古風的氛圍,整一個古裝劇(更確切的說,應該是架空歷史的古裝神幻劇)的ost即視感。歌神一開嗓,還是那熟悉的味道,歌神輕車熟路的慢速情歌模式,放到英文歌上也毫無違和感。此外,相對於唱中文歌,唱英文歌還有個隱藏的要求,就是嗓音和唱功上的要求。而這要求源自於歐美歌手一直以來的唱功在很多時候都要比華語歌手要更深厚以及多變,因此聽眾在聆聽英文歌時,不管是誰唱的,都會不自覺的提高了要求。看過《歌手》節目的估計都還記得,結石姐出場第一曲,即便演繹效果不是她的最高水平,但其寬廣的音域瞬間就把絕大部分的耳朵征服。另外,歌神這首雖是慢歌,但曲目的編排以及伴奏器樂演奏,無疑是給歌手增加難度,如果氣場不足,如果演唱技巧沒有歐美歌手的質感,那很容易就唱得不倫不類。但,歌神就是歌神,演唱形神具備,當然你也別拿此曲跟歐美一線大牌比細節,對於英文還要靠臨時學發音的人而言,若這麼要求就有點過分了。這首也是除了I GOT IT MADE之外半燒最喜歡的一首歌。

FOR MY BROKEN HEART

是張學友的拿手好菜----男女合唱。既然是英文歌,要走進國際,那肯定得找個native speaker來搭檔才夠地道。既然貴為華語樂壇歌神級人物,那請來的助唱嘉賓肯定也有一定來頭,她就是來自美國的知名鄉村音樂歌手Reba McEntire(瑞芭.麥肯泰爾),選擇她來合唱,半燒覺得這是很精明的選擇。

Reba McEntire

合唱這曲時的她已到了45歲的年紀,中音非常的柔美,有感情,有肉感(厚度),聲線中帶著時間釀造出的甜味,高音自然舒展但不會好像年輕的歐美歌手那樣容易飆過頭而搶戲。此曲里她既做綠葉也做一半的紅花,讓歌曲增色不少。歌神這邊的表現呢?講真雖然確實被搶了點戲,但依然交出了不錯的答卷。

完三首歌,大家有沒覺得耳目一新?我們的歌神竟然唱英文歌也可這麼666。學友唱了英文歌,骨子裡還是學友的味道,他的聲線,他對歌曲情感的拿捏,都是熟悉的感覺;但表現卻很新穎,從他的聲音里聽到了華人唱歐美音樂的味道,又給我們帶來跟單純聽歐美歌手唱英文歌不一樣的感覺。但後來歌神再也沒有推出過英文專輯,雖我認為這張專輯是非常成功的,但也許當年的銷量卻未如理想吧。在2000年的時候,大家已經聽他唱歌聽了16年,他突然改唱英文,也許大家都沒能從他的中文歌手的定位中回過神來吧。但不管如何,這張專輯都值得我們好好去聽。你可以嘗試著用半燒的視角去感受這張專輯,或許你可以感受到歌神的另一面,絕對可以稱之為隱藏秘技的另一面。

互動時間

1 你最喜歡張學友的哪張專輯呢?

2 你覺得歌神最打動你或最讓你佩服的地方是什麼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燒主義 的精彩文章:

TAG:半燒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