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釋果曜:對治貪心和慾望的最佳方法是什麼?(一)

釋果曜:對治貪心和慾望的最佳方法是什麼?(一)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請大家為了度化天邊無邊無際的眾生而發殊勝的菩提心

本次課的內容是《成佛快捷鍵

直面貪心》

貪心是我們凡夫人心相續的一部分,不論是在家修行的居士,還是出家修行的師父們,貪心就像附骨之蛆一樣,很難斷除。在講課之前,我在微信群里發了一條信息:「當你面對帥哥美女的時候,尤其是獨自面對時,你採取一種什麼樣的態度?用微信來回答。」其實我就想徵集一下大家對這個信息不同的反應,來圓滿這個修心的話題。結果我的微信很熱鬧,叮咚一聲,打開一看,撲倒;叮咚一聲,打開,撲倒。只有一個人發的信息比較長,他說:「師父,你是在考驗我嗎?當然是撲倒啦!」結果都是撲倒,無一例外,回答的意見都是那麼統一。如果把文字轉換成語音,就是「撲倒、撲倒、撲倒……」像跳水一樣,我們大家都跳進了輪迴的河裡。是不是真得需要這麼生猛嗎?

那我們來看看佛教是怎麼對待貪心、妄念的。

今天講修心的第三個教言:

願我恆常觀自心,煩惱妄念初生時,毀壞自己他眾故,立即強行而斷除。

頌詞的意思是當我們面對煩惱時,經常要觀察自己的心,尤其是在煩惱剛剛生起時,我們就要把它強行斷除,因為煩惱是毀壞自己和他眾善根的原因。

一、煩惱的定義

在《大智度論》中說煩惱,「能令心煩,能作惱故,名為煩惱。

煩惱是讓我們心裡不自在的一種心法,分類很多。佛法有八萬四千種法門,專門對治我們八萬四千種煩惱。但煩惱總的可以概括在根本煩惱和隨眠煩惱中。

(一)隨眠煩惱:

各個宗派對於隨眠煩惱的認識有所不同。有部宗認為,隨眠煩惱是一種粗大的、現行的煩惱;犢子部說,煩惱是一種得繩;經部認為,煩惱是一種細微的種子。如果從一種細微開始增長、連續不斷、並且通過所緣的方式增長的角度來看,隨眠煩惱是跟隨根本煩惱生起的,它一共有二十種,這是大家共同承許的。

(二)根本煩惱:

根本煩惱主要有六個,就是「貪、嗔、痴、慢、疑、惡見」,這六種就是根本煩惱。佛經用種子、龍、樹根、糠秕等來比喻煩惱。為什麼用龍來比喻呢?因為有龍的地方,就會有大海,大海就不會幹涸,如果有煩惱,輪迴的大海也不會幹涸;用樹根比喻,因為樹根不斷除,就會長出根、莖、葉、花朵,如果煩惱不斷除,就會生成業,也會產生輪迴的。

六個根本煩惱如果歸納的話,就是「貪、嗔、痴」三毒。貪在三個煩惱中是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無論世間人,還有修佛的出家人,對治貪心總是修行中修心的一個最主要的任務。因為貪主要體現在貪著名聲、貪著妙欲、貪著外在的一些美好的事物,都是體現在這些貪著之心上。因為有貪心了,就會引發想得到的一種心。但是,你最終得到的果就是苦果。佛經中也說:「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這也是我們一直貪求的,很難斷除的。

財主要體現在金錢方面,金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購買一些物品,所以很多人都喜歡錢,有些人的座右銘就是:「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在自行車上笑。」但是,錢買不來健康,買不來長壽,買不來智慧,甚至都買不來真正的快樂,所以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是萬萬不能的。其他的色、名、食這三種主要是和錢相關的。比如說名,就是貪圖個人的名譽,喜歡別人讚歎,如果別人誹謗我,就像拿三百根矛扎我,都覺得沒那麼難受,所以對名聲特別喜歡,把名聲看得比什麼都重要。還有食,就是相對於每個人來說,喜歡吃的東西不一樣,尤其是年輕人都喜歡貪吃。還有睡,睡眠是我們欲界眾生長養身體的一種方式,有的人幹活很累,睡了一覺,覺得好舒服,好解乏,能讓我們的身體恢復健康的狀態。這五樣寶貝,如果過度地貪執,就會影響我們的解脫。比如過度地貪錢,就會不擇手段了。至於名、食、色,都是根據錢來引發的煩惱,既然錢都不是善法,那麼其他的引發都不是屬於良善的。有人說,睡眠不造業,我多睡會兒。睡眠是好,但是過度地貪執睡眠就不好了。比如身體不好,還增長愚痴,如果貪執睡眠,首先就不會精進,不精進的話,想踏出輪迴是不可能的。所以睡眠還是輪迴法之一。如果有財色名食睡,解脫是很不容易的。

二、貪心的過失

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一個慾望剛剛得到滿足的時候,另一個慾望馬上就產生了。擁有越多的人越貪婪,貪婪最終就會帶來難以彌補的災害。凡夫人的貪心主要是顯現在貪財和貪色這兩方面的。

(一)貪財的過失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我們生活中好多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錢財。就如我和大家分享的這個課程,大家用的電腦、網路、WIFI、手機都離不開金錢,信息時代一定離不了金錢。如果沒有錢,可能連最基本的一點善法都做不了。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怎麼可能?我們每天看到路上、十字路口熙熙攘攘的車流,大家都是為了生活而忙碌的。

有這麼一個公案,一次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鎮江,看著江面上好多的船走去走來,這時候他問旁邊的老和尚:「師父,你在這裡住了多長時間?」

老和尚說:「我住了幾十年。」「這麼久,那我問問你,江上每天來這麼多船隻,大概有多少?」

老和尚說:「有兩隻。」

皇帝當時就暈了:「我明明看到這麼多的船,你怎麼說就兩隻呢?」

老和尚說:「一個是為了財,一個是為了名。」

乾隆皇帝很感慨,就說了一個偈頌:「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個頌詞是《史記 貨殖列傳》中說的。

對於錢財其實我也喜歡,哪有不喜歡錢的?關鍵是你對於錢不去貪執。以前哲蚌寺有一個僧人,特別喜歡錢,也特別吝嗇,既不願意上供,也不願意下施。每次出去念經就把錢換成銀幣,把牆中間掏一個窟窿,把錢都放在裡邊。積累了很多的銀幣之後,突然生病死了。後來寺廟又來了一個師父,住在了這個房間里,這個師父每天睡覺時,總聽到牆壁里嘩啦嘩啦地響,他覺得很奇怪,就把牆鑿開了,發現好多好多銀幣,還有一隻黑色的大蜘蛛。師父把蜘蛛和銀幣都拿到當家大和尚的寮房裡去,大和尚有點神通,他問:「你是不是某某和尚的轉世?」蜘蛛就點頭了,看起來很懊悔的樣子。這個大和尚對後來的師父說:「這個因果我了結不了,但是有一個屠夫是菩薩的化現,你找他,一定能幫忙。」然後這個師父就帶上蜘蛛和銀幣去找屠夫,屠夫一口把蜘蛛吃掉,然後一彈指,把蜘蛛超度了。

所以說,如果我們每天貪執某樣東西,肯定是不好的。佛法經常說:要放下,要對治習氣。法師也像二百歲的老婆婆一樣,天天說不要執著,不要執著,聽起來也很煩,因為讓我們放下的,恰恰就是我們喜歡的。但是如果活著的時候不放下,死的時候臨終想放下,太困難了。為什麼呢?佛經上說,夢中的神識比醒著的神識更清明,中陰身時的神識會比活著的時候清明九倍。活著的時候貪執一分,中陰身的時候,就貪執九分。所以只要我們稍微的一憶念,立刻就會投生為低劣的身體。比如貪執後代子孫,就會轉成一隻氂牛或者一隻狗,繼續為兒孫看家護院。法王如意寶經常說:「不要去殺氂牛,不要去打狗。因為這或許就是你的父母,為了貪執你,為了不讓你受苦,為了繼續幫助你,守護你家的財產,才來投生到你家的」。

佛經上還講了一個故事,一個漂亮的女人死了之後,她覺得自己的身體太美妙了,怎麼捨得離開呢?結果她一轉念,立馬就變成一個蛆,然後投生到她的身體里去了,從她的鼻孔里,從她的嘴裡拱來拱去。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如果要真的執著的話,一下就會轉生到惡趣。

我們看到的僅僅是眼前的這點事情,別說明天,哪怕下一秒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否則地震災害或車禍現場,或許只差一秒鐘,就能擺脫厄運,但是我們就是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智者,就可以看出三世的因果。所以我們要聽以上師三寶為首的這些智者的話,聽佛的語言、教言,這樣我們才會真正的解脫。

人為什麼不快樂?就是不懂得知足少欲,因為快樂不在於銀行存款里字數的長短,而在於對慾望的控制程度。你把慾望合理地控制了,你就會更快樂。

(2)貪色的過失:

色慾的過失很大的,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身體、心理、家庭、社會等方方面面說出很多貪心的過失。下面講佛經上的一些因果方面的過失。

《四種清凈明誨》中講: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

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砂,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成故。」

這是《楞嚴經》中講的四種清凈明誨,包括貪心、嗔心、偷心、妄語等等,教言告訴我們的是貪心的過失,六道眾生如果不從心裡斷除淫慾,就會在六道中流轉。我們跳出三界來修習,這時如果不斷除淫慾心,想讓自己的心情平靜,達到三摩地的境界,獲得解脫,是不可能的。如果智慧超群,有一點點禪定的工夫,如果不斷除淫慾心的話,就會成為魔王的眷屬。如果不斷除淫慾心,還想修禪定,就如要做飯,把沙子放到鍋里去了,是做不成米飯的。因為米飯的因是米,不是沙子,即使怎麼去加熱,得到的結果只是一鍋熱的沙,它不會變成米飯,我們做飯的根本是米不是沙子。

貪心對於一個修道的人來說過失很大,這裡有一個貪心毀壞陰德的故事。一個李秀才上京趕考,中途住了一家客店。當地一個土地神託夢給客店的老闆:「明天店裡來一個李秀才,他一定能當上大官,你們要對他好點。」店家就和李秀才說:「我做一個夢,夢見土地公公和我說,你一定能金榜題名。」然後李秀才就相信了,回家尋思,我要是真金榜題名了,當官了,我的老婆長得丑,文化也不高,琴棋書畫都不行,我得把她換了。李秀才正做著美夢,土地神就知道了,心想,他沒等成名就想休妻,想換老婆。土地公公和店家偷偷地說:「他今年中不上了,因為他一念的貪心,不懂感恩,已經折損了他的福報,沒有了陰德,他不會金榜題名了。」後來,李秀才果真沒有考中功名。大家想想,一個妄念就損失了陰德,影響了今生的功名利祿,我們好多人不僅僅產生妄念,已經付諸行動了,所以求財、求快樂、求健康,怎麼能求得來?

那麼我們一起,為大家,不僅僅為了自己,也為了天下所有的眾生,來念一下懺悔咒,懺悔自己的業障,念108遍的金剛薩埵心咒(念誦「嗡班匝薩埵吽」)。隨喜大家的功德。

貪美色對於世間的修佛者都是一個最主要的障礙,這是我們根本的煩惱。我們為什麼叫欲界眾生呢?就是因為我們是以貪心入胎的。欲界眾生是如何以貪心來入胎的呢?我們在前世死了之後,如果不是造了大的惡業,或者大的善法,或者修行成就了,有很大的比例,我們都變成一種中陰身的狀態,等著輪迴。在即將入胎的時候,因為業力的牽引,我們會看到來世的父母在交合。因為習氣的緣故,就會生起貪心,這時候如果對於男性生起了貪心,對女性生起了嗔恨心,那就以女身去入胎,在母胎時,女胎的脊背和母親的脊背是靠著的,民間經驗說孕婦的肚子看上去平平的,就會生成女孩子。如果對於男性生起了嗔恨心,對於女性生起了貪心的話,就會轉生為男身,男身在娘胎里,臉都是向著母親的脊背,屁股向著母親肚皮的方向,所以民間說懷孕的女人肚子是尖尖的,她就會生一個男孩子。

我們在上次《如何念經》的那堂課告訴大家,一定要記住「嗡」「啊」「吽」和「嗡」「舍」「德」這幾個種子字。因為在中陰身,看到來世的父母在交合時的景象,就知道我們要入胎了,這時要觀想清凈心,觀想來世的父母,其實就是佛父佛母的雙運,同時觀想「嗡」「啊」「吽」或「嗡」「舍」「德」這幾個種子字入胎的話,那麼就很殊勝了。當然還有好多種投生的方法,顯宗、密宗的經論中都講到了。比如在投胎時,可能會看到有很多人或者動物來追趕,無處躲避時,看到黑色的隧道或者房間,就進去了,其實就轉生到了惡趣。當時不一定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這是惡趣,可能就像做夢一樣的。我們做夢的時候看到好多事情,但我們不知道這是做夢。就像以前有一個人,他家房子倒了,他被房子砸死了,但是他不知道自己死了,起來時,感覺怎麼旁邊的人都不理他,就走了,去逛逛縣城的公園,把門一推開,一下子就轉生了。我們如果沒有一定境界的時候,不一定知道自己在中陰身,或者馬上就要去轉生了。平時我們要經常串習,要盡量避免貪慾心,這樣無論在現實生活中,或者在睡夢中,都不會夢到貪慾心的對境。所以無論出家人,還是在家人,要守五戒,貪嗔痴慢疑都要去守,變成一種習氣,在中陰身時起到了一個預防的作用。不種這樣的因,就不會結出這樣的果,也不會遇到這樣的情境。

剛才的教言也是一種中陰的竅訣,很重要,大家一定要記住。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會死,我們在輪迴中沉淪,不知道多少的生生世世都在串習貪心。所以在講課開始前,我諮詢過大家,當獨自面對帥哥美女時,會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大家都說撲倒撲倒,可以理解,因為這就是我們的習氣,也是我們的真實心理狀態。

(未完待續)

文章來源:釋果曜師父《成佛快捷鍵之直面貪心》語音課程。

文章授權:釋果曜師父

文章整理:白馬尊師兄、協慶巴姆師兄

主持共修:果曜法師

時間:每周日晚

20:00 — 21:00

(請電腦、手機下載 YY語音APP)

主持共修:釋果曜師父

釋果曜師父出家多年,潛心修習佛法,了解世間人的生活疾苦,致力於把佛法融入生活當中,教會人們怎樣在生活中既能好好工作,又能照顧家庭,更能修行佛法!因此很多人因為釋果曜師父的指點而走出煩惱的困境......

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難或者難題~

如果您煩惱不斷~

如果您想生活更幸福美滿~

歡迎您來到《格桑花開法語講堂》~

每周三、周日20:00點都會給你帶來精彩的人生~

《格桑花開法語講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格桑花開法語講堂 的精彩文章:

TAG:格桑花開法語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