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時代的「戲精」還能跨平台刷屏?請開始你的表演!
想領取《跨平台信息動能轉化研究》完整版,請加文章底部二維碼添加客服小輿,發送「pdf」即可。
跨界的歌王不稀奇,穿越的「戲精」正當時。酷愛抖機靈的「戲精」彷彿存在於互聯網的每個角落。無論是來自文物界的國寶「戲精」歡聚會,還是來自娛樂圈的大咖「戲精」情懷秀,誠然是「戲精」都很「吸睛」。
為迎接「5·18國際博物館日」的到來,5月16日,短視頻平台抖音與國內7家知名博物館聯手打造並推出了文物創意產品H5《第一屆文物戲精大會》。該視頻以文物復活的宣傳策略並嵌入抖音元素作為亮點,一經發布便吸睛無數,迅速被網民轉發到微博、微信、頭條等平台,成為全民關注熱點,5月19日,相關信息達到峰值,其中微博數據最大,達3400多條。
不僅文物「瘋狂」,一向低調的演員吳建豪也搖身上演惡搞戲碼。5月6日,吳建豪在抖音上戴離子燙假髮、唱電視劇主題曲以追憶《流星花園》。「吳建豪一秒變美作」的輿論話題也迅速升溫。
在這兩起話題不一的事件中,其發酵源地和傳播路徑均具有不謀而合的相似性,各大平台傳播場景特性凸顯,相互賦能。具體表現如下:
抖音儼然成為時下熱點事件與話題的策源地之一,但難以形成深度發酵的態勢。時下壟斷網民閑暇時間的社交媒體各有千秋,其中廣受年輕人關注的抖音便是輕悅化、碎片化、場景化的代表之一。
截至5月24日,「第一屆文物戲精大會」視頻累計播放量突破1.18億,點贊量達650萬,分享數超過17萬。在新媒體技術的妙手回春之下,原本冰冷的中國ICON兵馬俑和胡人唐三彩也唱起了當代嘻哈調、跳起了千年拍灰舞。十足的創意和滿分的話題感,一時間使其成為了抖音的熱門短視頻之一。
而在「吳建豪一秒變美作」視頻中,演員吳建豪對著鏡頭轉動,隨之由一頭清爽的短髮造型秒變為離子燙直發造型。這一記對「離子燙」和《流星花園》的回憶殺,正是開啟「80、90後」們青蔥記憶的一把鑰匙。此外,該原創視頻所帶來的9.1萬評論和318萬點贊也正是跨平台傳播中嵌入抖音元素後的吸睛證明。
在這場借勢傳播之中,主創們不僅借當下的時事之勢,也借力於抖音的火爆之勢。然而,總的來看,受限於抖音視頻的呈現形式、內容時長和連接方式,使得其發布的內容產品難以進行深度發酵。
微博好比助力熱門發酵的催化劑,網民的二次創作利於熱門話題的延展。由於新浪微博的覆蓋面更大、節點關聯更複雜、跨圈層連接更迅速、多元觀點交融更明顯,因而更加類似於「信息星球」里的中心「太陽」。於是,多元化、裂變式和交互化也成為了微博的優勢之處。
「第一屆文物戲精大會」在抖音發酵之後,微博平台通過多視角解讀進一步延展了話題的深度,也帶動了大眾對歷史文化、國寶藝術、關聯博物館的關注度。其中,清博輿情系統顯示,相關詞中「文物」微博熱度提升19倍、「博物館」熱度提升8倍、「國寶」熱度提升5.5倍。此外,文物表情包等大眾二次創作的內容不斷地提升和刷新著話題熱度,文化古迹、寶藏溯源和博物館科普成為了大眾新一輪的關注焦點。
另一方面,吳建豪自導自演的「一秒變美作」視頻在抖音發酵之後,微博用戶自發地通過多元化視角和全方位解讀,進一步與其他用戶交流、拓展了話題的深度與廣度。其中,5月6日微博用戶@皇上您這是喜脈啊 通過轉發該視頻獲得了2247萬播放量。可見,該視頻的原生髮酵與二次跨平台傳播亦將帶動大眾對電視劇《流星花園》、F4組合以及匆匆那年的追憶。
在微博這一傳播平台上,配合大V用戶的多視角解讀、多維度解構和多形態呈現以及網民充滿腦洞的再度「創作」,無疑延伸了話題的邊界並逐步助推了輿論的深度發酵。
頭條的智能演算法優勢突出,而交互性較弱,偏向於助攻熱門話題的圍觀與轉載。相較而言,今日頭條的社交屬性偏弱。然而,基於頭條圍觀式、跟蹤式的個性化內容推薦演算法,其發布的創意視頻既能滿足對受眾的精準推送,也能推動對關聯話題的熱度提升。
在頭條平台上,有關「第一屆文物戲精大會」的最熱信息為「平台」「表情」「文物」「文化」「中國」以及各大博物館全稱。其中,在5月18日當天,頭條用戶@遺產君 發布的一則微頭條迄今獲得了7.6萬閱讀量,轉發和評論數量僅為個位,實時點贊情況稍顯落後。可見,頭條的圍觀勢力仍然在線,而交互性則較為薄弱。
5月7日,有關「吳建豪一秒變美作」的話題則由粉絲數量為6704的頭條號@快手時間 率先跟進於頭條平台。該頭條號發布的「吳建豪戴假髮一秒變美作,評論區卻淪陷在表情包大戰」一文僅收割了個位點贊數。
在傳播路徑上,精於智能演算法推送的今日頭條更加偏向於助攻熱門內容的閱讀與轉載情況,相關話題的受眾圍觀效應明顯。
同樣是話題資訊的聚合平台,微信更偏向於對信息的整合與深度探討。憑藉聚合式、圈層化、深度化的傳播優勢,微信聚焦了爆款視頻本身的創新傳播形態和看似「魔性」的內容。
對於「第一屆文物戲精大會」這波創意H5的發布與傳播,兼具通訊服務功能的微信聚合了眾多用戶,因此更利於以朋友圈的傳播形式進行深度討論、關鍵詞刷屏以及時事造勢。
例如,微信公號@創意鋪子 於5月18日發布的「抖音這個戲精又刷屏了!博物館的千年老怪居然會跳舞?」這篇文章在相關推文中閱讀點擊量最高,達到5W+,點贊數超過500。
由於「吳建豪一秒變美作」在抖音平台上的火爆,微信公號@爆笑GIF圖 也轉載了該視頻並配文「哈哈哈吳建豪一秒變身美作,回到流行花園,被驚艷到了啊」。該推文閱讀量達到2.6W+,點贊數超過580。於是,朋友圈裡一邊回蕩著《流星花園》熟悉的音樂,一邊熱議著鍵盤上最帥的「F4」。
在這場跨平台的傳播接力賽里,微信對信息的深度挖掘、多維整合與聚合式呈現優勢明顯。這種對差異化主題的圈層化傳播,使用戶對熱門資訊的接收也更為偏重深度式解讀和沉澱式思考。
置身於信息爆炸的媒介環境之中,受眾對信息資訊的獲取既是觸手可得,也是「亂花漸入迷人眼」。然而,通過對比跨平台的傳播場景特性之後,可知各平台實際上正是優勢互補、相互附能,共同構建著多渠道覆蓋、全平台達到的流量聚合式共贏生態。
所以,不管你是時刻刷著微博害怕被世界淘汰的深度玩家,還是養生派專註護眼二十年的中老年玩家,在跨平台傳播中的每一寸土地里「吸睛」的「戲精」時刻都被網友們以目光供養。
— [ THE END ] —
歡迎添加清博小清微信:qingbozhishu001,備註「自媒體,拉群」,便可進群。歡迎加入清博自媒體交流群!
※他們想搶劫馬雲,在阿里巴巴門外蹲守兩天,連有幾個門都沒搞清!
※汶川地震十年:天堂里,是否也有車來車往?
TAG:新媒體指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