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威基基水族館掠影
夏威夷威基基水族館於1904年開放,現隸屬於夏威夷大學。這座百年老館雖然體量不大,卻摘得多項美國「第一」的桂冠:第一座展出大硨磲的水族館、第一個太平洋珊瑚礁生態系統展區……身為「學院派」的代表,威基基水族館在布展、保育和教育等方面都有可圈可點之處。
奇幻美妙的珊瑚展區
從館正門穿過,徑直右轉,進入核心展示區,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珊瑚是活的!》主題展區。
夏威夷特有的不規則米粒珊瑚
珊瑚是刺胞動物門珊瑚綱的海生無脊椎動物,廣義的珊瑚包括刺珊瑚蟲群落及其骨骼。大多數珊瑚生活在水質清潔的熱帶亞熱帶淺海,它們對溫度較為敏感,低溫和高溫都不利於其生長,甚至會致其死亡。珊瑚通常五光十色,頗為艷麗,但這並非珊瑚本身的色彩,而是來自和珊瑚共生的藻類(如蟲黃藻)。
按外觀形態,珊瑚可大致分為石珊瑚和軟珊瑚兩類。石珊瑚具有以碳酸鈣為主要成分的外骨骼(由珊瑚蟲在其基底分泌形成),呈球形、片狀或枝杈形,宛如海中的奇花異卉。石珊瑚也是珊瑚礁的主要建設者。
石珊瑚骨骼X 光片(左)及其剖面(右)
石珊瑚很像樹木,每年會留下類似「年輪」的生長記錄。如果某一年環境適宜,石珊瑚生長旺盛,「年輪」就會寬一些。展區里有一件石珊瑚的「年輪」最早形成於1963年,頂部形成於1997年,也就是說,這片珊瑚骨骼的形成共耗時34年。
在藍紫色熒光的照耀下,褶葉珊瑚科的叉枝幹星珊瑚那肉嘟嘟的軀幹宛如一個個小碟子,「碟子」四周有縱棱,中部略凹陷,泛出夢幻般的天青色,甚是引人注目。叉枝幹星珊瑚廣泛分布於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海域,數量較多。
藍紫色熒光下形似小碟子的叉枝幹星珊瑚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展示的珊瑚都來自水族館的「珊瑚農場」,人工自主繁育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對野生珊瑚的採集和破壞。
被魚兒搶鏡的科納裙礁
夏威夷島是夏威夷群島中最年輕、面積最大,同時也是唯一有活火山的島嶼,在西部的科納海岸一帶分布有大量裙礁。
刺尾魚科的黃高鰭刺尾魚在科納的裙礁中數量比鑷口魚多,其模式產地也是夏威夷群島。它們體長可達20厘米(雄魚往往比雌魚體形大),身體扁平,厚度僅1~2厘米,通體亮黃色,其種加詞「flavescens」正是「黃色的」意思。有趣的是,黃高鰭刺尾魚的體色會在晚上變淡,身體中部會出現一塊明顯的褐色斑紋,斑紋中還有一條白色條帶;到了白天,它們會快速換上標誌性的黃色「外衣」。
黃高鰭刺尾魚
由於色彩鮮艷、不甚挑食和容易飼養等優點,黃高鰭刺尾魚成為全球範圍內最受歡迎的海水觀賞魚之一。不過,由於人工繁育極為困難,市面上絕大多數黃高鰭刺尾魚是從夏威夷海域捕捉的野生個體。經過10餘年的研究和努力,威基基水族館終於在2015年成功實現了黃高鰭刺尾魚的人工繁殖,成為首個展出人工繁育黃高鰭刺尾魚的水族館。
全球分布最北、最原始的環礁
在夏威夷8座主要島嶼的西北方向,有9座低矮的小島自東南向西北逶迤而去,沿途長達1931千米,組成了西北夏威夷群島——帕帕哈瑙莫誇基亞。它是全球最長、最古老、地理位置最孤立的火山島鏈的主體;擁有全球分布最北的環礁;1,400多萬隻海鳥讓它成為全球最大的熱帶海鳥棲息地;生活於此的7,000多種生物中約四分之一是夏威夷群島的特有種;這裡也是全球生物特有現象最突出的海域之一。
夏威夷群島,包括主島群島、西北夏威夷群島和中途島環礁
在島嶼周圍的淺海中,分布著大面積的珊瑚礁。它們不僅多姿多彩,而且有極高的生物多樣性和生產力,堪稱「海中熱帶雨林」。帕帕哈瑙莫誇基亞的珊瑚礁久負盛名,其中庫雷島接近北緯28.5°,擁有全球分布最北的環礁。此外,整個保護區的珊瑚礁因受人類干擾極少,至今保留著近乎原始的健康狀態,可謂全球罕見。
威基基水族館內的《西北夏威夷群島》展區有一個容積超過15,000升的水族箱,蔚藍色水箱背景營造出邈遠之感。水中礁石上附著了一些珊瑚,還有幾隻海膽,與五光十色、泳姿靈動的魚兒相比,它們似乎只是配角。水族箱中展示的主要為帕帕哈瑙莫誇基亞的常見魚種,有楯月蝶魚、湯氏擬花旨、夏威夷尾鷹翁和斷線刺尻魚等。多姿多彩的魚兒追逐嬉遊、上下翻飛,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它們雖然在帕帕哈瑙莫誇基亞十分常見,但在夏威夷主要島嶼附近的海域較少見,甚至沒有分布。
西北夏威夷群島展區
南太平洋海洋群落的堡礁
目前,海洋生物多樣性最高的海域當數熱帶太平洋,超過4,000種魚類和400種珊瑚生活在北至日本南部、南抵澳大利亞大堡礁的海域中。
本文主要介紹《堡礁》這一展區。容量約21,000升的水族箱中生活著100多種魚,還有體形碩大的大硨磲、層層疊疊的珊瑚以及觸手搖曳的海葵等。根據礁體與海岸的關係,珊瑚礁大致可以分為裙礁、環礁和堡礁3類。堡礁往往離海岸有一定距離,目前通常為堤壩狀,如同大洋和淺海間的一道天然屏障。
威基基水族館的堡礁展區
在《堡礁》展區中,一隻大硨磲「坐」在珊瑚叢間,雙殼微張,露出肥厚的形如波浪的外套膜,其上有數不清的淡褐色花紋。據介紹,這可能是全球人工環境中體形最大、年齡最老的大硨磲,重量超過77千克。
大硨磲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雙殼類動物,殼長可超過1米,體重可達300千克,太平洋南部和西部,以及印度洋都是它的分布區。雖然大硨磲有「殺人蚌」之稱,其實它連魚都不吃,更別提吃人了。由於體形巨大,它在閉合雙殼前需要排出大量海水,耗時長達10多秒,有如此充裕的逃生時間,自然沒有哪個傢伙會被夾喪命。
有意思的是,威基基水族館從未給這隻大硨磲專門餵食,那它以什麼為生呢?原來,大硨磲的外套膜中有大量共生的單細胞藻類,這些藻類通過光合作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一部分可被大硨磲利用,因此只需保證充足的光線,大硨磲便可過上「不食人間煙火」的日子。
紅牙鱗魨
南太平洋的堡礁還是眾多魚兒的樂園,這些魚分植食性和肉食性兩大類,在堡礁生態系統中都發揮著重要的生態功能。植食性魚通過攝食控制海藻等植物的生長,以免海藻擋住珊瑚等所需的光線,同時它們也為處於更高營養級的動物提供物質和能量,展區中此類代表有胄刺尻魚、小高鰭刺尾魚和單斑籃子魚等。肉食性魚有效控制著植食性魚等生物的數量,並間接調控海藻等植物的生物量,側帶擬花旨、紅牙鱗魨和史密斯蝴蝶魚等便是此類代表。
(作者單位:美國密蘇里大學)
本文節選自《大自然》雜誌
2018年第3期原創作品
歡迎分享和收藏
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TAG:大自然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