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郭敬明被這個時代拋棄了

郭敬明被這個時代拋棄了

沉寂了一陣的郭敬明,空降熱搜。

因為自己執導的電影作品《爵跡》被嘲,他公開在微博髮長文回應。

附上郭敬明的微博長文。

文章一發,吃瓜群眾迅速站成兩隊。

想知道各方觀點,看郭敬明微博的熱評前兩位,一目了然。

熱評是輿論的縮影。

「諷刺」、「打擊」、「認真努力」、「抄襲」、「一無是處」、「一坨屎」,這些詞語很突出。

粗淺地對比點贊量,後者更甚。

想當年《小時代》系列上映的時候,一樣有不少嘲他的人,但是支持他的粉絲更多。

其中《小時代1》和《小時代3》,分別以7300萬和1.1億人民幣的首日票房成績,相繼刷新了內地2D電影的開畫紀錄。

但是從2016年《爵跡》票房遇冷開始,「郭敬明」這三個字不靈了。

後續執導的《是!尚先生》,監製的《夏至未至》也未及預期。

再到如今這被嘲的境地,本橘腦子裡不禁閃過一個問題:

是郭敬明拋棄了這個時代,還是這個時代拋棄了郭敬明?

本橘先帶大家簡單復盤一下導演郭敬明的大起大落。

2013年,郭敬明的首部導演作品《小時代》上線。

在那之前,他的文學帝國擴張進程到了瓶頸期。

所以,電影《小時代》更像是一次商業層面的突圍。

全明星陣容,徹底打中了粉絲經濟的嗨點。

《小時代》最終拿到了4.84億票房,甚至蓋過了後面上映的《速度與激情6》(4.14億)。

熱度引發了爭議,有專業人士開始批駁《小時代》的「拜金」「撕逼」的價值觀不正。

擁有話語權的影評人,把這稱為「亞文化的崛起」。

後來,郭敬明成功複製了《小時代1》的成功。

3年4部電影,總票房17.9億。

因為整個故事的體量明顯撐不起4部電影,郭敬明被指責「圈錢」。

2016年,樂視影業和郭敬明繼續合作投拍了《爵跡》。

投資超過1.5億,預估5億票房可以回本,前期甚至有人放言會飆到十幾億,亦或更高。

最終卻以3.83億潦草收場。

粗糙的特效,呆板的動作捕捉,繁複的故事背景。

每一點硬傷都把《爵跡》推向了谷底。

郭敬明在採訪中告訴本橘:

「其它國產電影因為預算不夠,有一個鏡頭沒做好,大家的反應都是做成這樣已經很好了。可同樣的情況到了我這裡,就會變成沒有預算是你的問題,活該怎樣怎樣...」

再到如今的《爵跡2》,僅是一條預告就引發了不少爭議。

越來越多人開始唱衰郭敬明。

這樣來看,是這個時代拋棄了郭敬明。

因為年輕人的訴求已經變了,「雞湯」不是剛需,「雞血」才是。

回看《小時代》同期的青春題材,《致青春》《何以笙簫默》《匆匆那年》,大多是愛而不得的、戲劇性極強的悲慘結局。

再看近年來獲贊的《小美好》《最好的我們》《閃光少女》,充斥著陽光正能量,最重要的是接地氣。

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顧影自憐,排斥多餘的儀式感,厭惡「假、大、空」。

他們更喜歡「話不多說,就是干」的態度,喜歡用土話來談夢想、談大道理;

他們喜歡簡單,崇尚高效,嚮往童真。

本橘突然想到了最近憑藉《創造101》走紅的選手王菊。

她有點黑有點胖,在101個女生里,格格不入。

她不萌不乖巧不可愛,口頭禪是「地獄空蕩蕩,王菊在土創」,從不掩飾自己想贏的衝動,高調錶示不服「長得好看卻沒實力」的人。

放在幾年前的選秀,她可能會被罵得很慘,然後被狠狠地淘汰。

可是現在,王菊一路逆襲,強勢登頂《創造101》第一位。

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

佐證了本橘上文提到的現狀:

年輕人的審美訴求已經變了,「雞湯」不是剛需,「雞血」才是。

在這種大趨勢下,郭敬明筆下的「小小星辰」,形單影隻,勢單力薄。

這就是郭敬明被嘲的客觀原因。

有些人完全不談客觀原因,只是一味地把他被嘲歸結為「自己作死」。

本橘不敢苟同。

儘管這個時代拋棄他了,但是在「那個時代」,他被成千上萬的年輕人追捧。

不管是他的文字,還是質量不過關的電影作品。

從藝術創作角度來看,電影是創作者的發聲窗口,也是欣賞者的消遣渠道。

前者希望藉此剖析自己,後者渴望滿足產生審美愉悅。

郭敬明拍的電影,對物慾的渴望,對夢想的追求,感情里的背叛,亦或是如出一轍的悲慘結局,都藏著他的自我表達。

對彼時的粉絲而言,很多人讀懂了,也認同他的表達。

人前的光鮮也好,人後的凄慘也好,郭敬明把這兩種感受推向極端,再放到同一個人物身上。

青春期叛逆的人,自命不凡卻屢屢碰壁的人,有著「被社會拋棄妄想症」的人,能在郭敬明的鏡頭下看到自己。

這得益於郭敬明觸底反彈的人生經歷。

從四川小鎮走入上海魔都,家境平凡的他從那時就意識到了金錢的重要性。

他在散文中寫:

「我是來自鄉下的小孩,只能自己小心翼翼地學著規則。媽媽說,你就是雜草的命。」

郭敬明18歲獲得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時,就獨自經歷了社會的洗禮,他比同齡人看得更遠一些。

所以他能以先知的姿態,精準地抓住目標群體的痛點,讓他們體面地揭開傷口,再體面地療傷。

這就是成功啊。

哪裡是作死?

郭敬明承認自己會自卑。

自卑,往往會催生人們對批評的重視,對稱讚的執念。

本橘願意相信他的眼裡揉不進沙子。

但是這個社會的生存法則里,還有一行鮮明的備註:

謹防實力撐不起野心。

他的成長環境,驅使他對所有攻克不下的難關抱有極大的渴望。

作家的身份,商人的身份,促使他能夠涉獵方方面面的知識。

也許他能快速熟悉並掌握「拍電影」這個陌生領域的生存技能,他可以被稱為「有天賦」,或者「很聰明」,但絕非「專業」。

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看,電影本身就是商品。

它們走上院線,目標就是獲益,這無可厚非。

所以,犯不上用「圈錢」給郭敬明拍電影的動機蓋棺定論。

本橘更願意把他的動機歸結為「不甘心」。

作家、導演、出品人、做CEO、投資房地產,郭敬明想做的事,他就是要做到。

用有限的時間,追求無限的事業,這很勵志啊。

但郭敬明錯就錯在不理智。

(圖源郭敬明微博)

郭敬明在開篇那條長文中寫道:

「很多總是在說,認真你就輸啦。我非常不喜歡這句話,認真的人為什麼會輸?

認真的人,永遠都不會,也不應該輸。」

本橘無意給郭敬明「洗白」,只是覺得他沒做好的、該罵的地方,大家就狠狠罵,但是該誇的地方,也別吝嗇。

就事論事,實話實說,沒毛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橘子電影Movie 的精彩文章:

川航事件之後,我們也有了自己的薩利機長!
只播了5集,這部美劇評分就9.6!還不快追!

TAG:橘子電影Mov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