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我哭了,在 2050 這個理想之國

我哭了,在 2050 這個理想之國

我哭了,在 2050 這個理想之國

「盧剛,我一直想知道你做這事有沒有壓力,因為你不說。今天你終於說了實話。」 — 王堅博士

我哭了,在 2050 這個理想之國

2018 年 5 月 27 日,下午 5 點,2050 青春獎頒獎典禮,志願者答謝會,第一次,在舞台上,我哭了。該謝謝其器老師,原本給了每個人要感動王堅博士的任務,我在明知道我們需要提前結束的情況下,任性的講了很多,王堅博士的確落淚了,只是我把自己也帶了進去。

我是那種心裡有再大的波瀾,都基本不會表達出來的人。但其實是雙魚座的我,是很感性的人。所以既然講出來了,我就該講清楚吧,我也更想知道我到底為什麼會落淚,免得遺憾,也留個紀念:

原本安排的登台,我是想讓 chenchen,我們一個 90 後女生去說的,她是這次動點團隊參與 2050 最深的人,可以說一個人撐起了探索展位的半邊天。她最能代表我們動點的志願者團隊,她們因為 2050 所承受的,一定比我多。(ps. 同事路璐剛給我說,其實 2050 的雙微也是我們在發,每天都是弄到晚上 1,2 點,我都不清楚這事。) 而我,只是給了這些年輕人一個很任性的個人決定。

我哭了,在 2050 這個理想之國

-2050 前-

我其實不能算是最早參與 2050 的人。其器老師在第一次採訪完我時說,物以類聚。或許真的這樣。特贊的 Fan Ling,極客邦的 Kevin 其實認識好久了,但因為交集不多,幾乎沒有正式的合作過。這次 2050,最開始是特贊的朋友介紹我給錦木,然後錦木給我約了在博士的博悟館見到了他(具體過程請見 2050 最初的宣傳材料,這裡不累述了)。後來第一次志願者動員會,我發現 Kevin 是主持人,他在台上介紹我說,說我來了,他就輕鬆多了。當時沒完全理解這段話,心裡還有點美滋滋的,沒想其實掉進了一個「大坑」。開始博士給的任務是 20 個展位,後來說 100 個,然後 130,150 個,探索展區就這麼來了,其間的過程相信團隊比我清楚多了,不多寫在這裡。只想多說一句,在我看來,也許看過的科技產品太多,探索展區裡面最牛的幾個展品,其實還是博士介紹來的,所以展區的出彩博士有太多的功勞。

-2050 中-

2050 的幾天,我覺得我的人格是分裂的。

我哭了,在 2050 這個理想之國

也許是真的到了這個年齡了,最近一兩年頻繁碰到和年齡有關的事,去年離開大學 17 年聚會,今年因為得了英國傑出校友回到離開 10 年的英國等等,可今年又被拉進 2050 和年青人混在一起。2050 有青春舞台,其實我特想去唱歌的,但是沒有找到能夠收留我的樂隊,所以沒唱成,結果我卻成了主持人了,我的搭檔還是接近 00 後的專業主持。然後綵排的時候,我不專業的一點不緊張,人家專業的特緊張,因為我不念稿子主持慣了,每次我說的都不一樣,搞得人家不知道該怎麼接。

我哭了,在 2050 這個理想之國

我從不跑步的,然後也去跑了,但是後來看到抓拍我的幾個視頻鏡頭,我都是在走路的,特尷尬。2050,讓我做了太多年青時做的事情。

我哭了,在 2050 這個理想之國

2050 的幾天我真的很忙。公司最近很多很重要的事情,而這邊各種志願群不停的有信息。在杭州幾天,每天都在半夜 12 點吃小龍蝦,因為白天沒時間陪我請來的兩個團聚的朋友:英國校友大師講堂還有我那幫 05 年開始就認識的的老博客們的「史前互聯網聚會」。我真的很愧疚。英國校友大師講堂,其實人家之前辦都是免費參加的,但是我之前沒給人家說清楚,後來搞的人家特別擔心會有多少人來,擔心不好給英領館交代。「史前互聯網聚會」的 40 多個人,真的是從天南地北過來的,有的真的是 13 年沒見面了。這個聚會,其實是我這次 2050 里非常期待的環節,因為我真的很想坐在裡面,沒有任何壓力和商業目的,聽這些人分享他們這些年做的有意思的沒有任何 PR 的故事。但是我做不到,因為沒有時間。晚上晚飯趕不上,第二輪夜宵也趕不上。26 號晚上是青春舞台,結束的很晚,我一結束就往那裡趕,路上還收到他們微信說,能買水么?我說啥意思,結果他們把那地方的所有能喝的都喝了在等我。我到了,別人說,你到了,我們就可以散了。其實這些人,沒必要到 2050 的,也許到走了都沒搞清楚為啥要交這 330 元到 2050 開。我沒有接待好他們,雖然他們都不在意這些。最重要的是,我們這些「老博客」10 幾年前作為年青人也在做著和 2050 精神一樣的事,現在又在 2050 重逢,這種現實和往事的衝擊讓我承受不住。

我哭了,在 2050 這個理想之國

最讓我難受的是,我相信我公司很多沒有參與 2050 的同事都無法理解我的這種任性。我們離 TechCrunch 大會只有一個月了,除了地點定在了和 2050 一樣的展區,其它好多事都沒定。每次到展區,我是又開心又擔心,因為 1 個月後怎麼辦?我心裡其實特別著急。看到我的同事,我就覺得對不起,因為我的任性,2050 之後,大家沒時間休息。

-2050 後-

大家都知道博士的口頭禪:不知道我表達清楚了沒有。雖然我們每一個主要發起人做的都不夠好,但是博士寄托在 2050 上的心思真的我想我應該都知道。05 年,當時我們有一批特別單純的博客,那時大家沒有功利心,大家寫博客就是純粹的愛好和思想交流。那時候我們每年都按自己的方式開大會,每年找個地方,贊助大家一起想辦法找,話題也是各自提議,場地什麼的大家分別找哪裡免費哪裡最好。其實那時做的在我看來就是 2050 的迷你版。那時我們沒有這個能力和能量,能像博士一樣帶著我們給大家一個這麼大的舞台。但是我們那時的這群人里如今出了不少知名或是不知名的牛人,比如美團的王興,百姓網王建碩,有贊的白鴉,蘭亭集勢的文心,拍拍貸的 Jack 等等。我相信我曾經經歷的,所以相信博士的願景,相信 2050 中的年青人在未來一定會出現很多有更大能量的人。

但是,我也真的很想告訴 2050 的年青人,你們所置身的 2050,是一個理想之國。因為這個理想之國的背後,有太多的困難是博士,錦木等等沒有走上前台的人帶著我們為你們擋掉了;而你們所看到的志願者們,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他們「傻傻」的支持著博士和 2050 的精神。林肯公園有首歌叫「One More Light」,歌詞里說:天空中的繁星,如果有一顆消失,可能沒人會注意到;身邊走過的匆匆路人,你也可能不會在意。但是 We Do(我們在意)。2050 就是希望在這個商業的世界裡,用它和志願者的力量幫助更多的年青人,給他們一個哪怕只能延續幾天的理想之國。在 2050,你看到的也許不是最現實的,但是你要相信未來一定會變成真的。

2050 的責任和迷茫,動點工作的壓力,博客老友見面的感傷,年青人的無畏和純粹,2050 的曲終人散,等等等等,這些點滴,如果單獨出現,我想我都可以壓在心底,但是當這些因素都集中出現在 2050 的時候,我再也隱藏不住。

致敬 2050,這個理想之國。

盧剛 2018 年 5 月 28 日

我哭了,在 2050 這個理想之國最先出現在動點科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點科技 的精彩文章:

德意志交易所計劃推出區塊鏈證券交易平台
滴滴出行進入澳大利亞

TAG:動點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