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小女人改變生活,大女人改變世界
本文已獲授權,
清音流水
琴語禪音
空雨
00:00/05:52
整齊不苟的髮髻,露出光潔的額頭,在人群中抿緊雙唇,輕輕地笑。她愛養鴿子,因鴿子象徵和平;她喜愛音樂,邊彈邊唱直到80歲高齡。說起話來輕聲細語,不緊不慢,刺繡和烹飪亦樣樣拿手。
她的美,不喧賓奪主,不張揚跋扈,也不小家碧玉扭扭捏捏。她的美,是清澈深潭的碧波微漾,初看時靜然自若,然而內里深厚,隱而不露。擁有一種持久的來自內心的力量。
「一部家族史,
差不多就是半個民國史」
宋氏全家福(右起席地而坐者為:宋慶齡、宋子安、宋子文、宋藹齡,後排宋美齡、倪桂珍、宋嘉樹、宋子良)
宋慶齡家族有一姊、一妹和三個弟弟。年齡排行為宋靄齡、宋慶齡、宋子文、宋美齡、宋子良、宋子安。
其中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是中國著名的"宋氏三姐妹",是20世紀中國最顯耀的姐妹組合。宋慶齡成為國母,愛國愛民,萬民景仰;宋美齡嫁給蔣介石,權勢顯赫,呼風喚雨;宋藹齡聯姻孔祥熙,善於積財,富甲天下。她們對20世紀的中國擁有不可思議的影響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也因而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宋氏三姐妹 左起:宋慶齡(次女) 、宋靄齡(長女)、 宋美齡(三女)
父親宋耀如是上海最著名的牧師,還是精通法律的學者。後來下海經商,憑藉過人的膽識和精準的眼光,一躍而起成為上海灘有名的實業家。
宋父:宋耀如
母親倪桂珍家族顯赫,先祖是明代大學者徐光啟。丈夫讚譽她:「才德的女子很多,惟獨你超過一切!」
宋母:倪桂珍
還記得1943年,身著一襲旗袍的宋美齡用流暢動人的七場英語演講驚艷美國,而母親倪桂珍就是她的啟蒙導師。無論是教學方法上,還是眼界格局上,母親給予他們的,在那個年代都是鳳毛麟角。
孩子四五歲時,倪桂珍就從國外購來英文幼兒讀物,親自教導。等到他們開蒙定性時,精通鋼琴的她又擔負起音樂老師的角色。
她要求女兒們從小學會做飯、做針線活,並不一定要樣樣精通,但在勞作中可以習得技能同時磨鍊脾性。
知道大女兒宋藹玲吃苦耐勞,天資聰穎,但針線活做得一塌糊塗,也並不強迫,以鼓勵為主。小女兒宋美齡活潑開朗,交際能力強,在得體範圍內,也不扼殺女兒浪漫的天性。
留學時代的姐妹:宋美齡(左)、宋子文(中)、宋慶齡(右)
宋氏父母深諳心智上的教育,最為重要。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開闊眼界,他們把孩子送出國留學,那時宋藹齡才17歲,在很多同齡人嫁人生子時,她意識到人生還有多種可能。而宋美齡出國讀書時,甚至還不到10歲,而且一去就是10年。
遠在大洋彼岸的衛斯理大學校長曾評價:宋氏父母是具有想像力及勇氣的東西文化融合的先驅。而兒女們感慨:她身負重荷,仍文雅高貴,端莊美麗,沒有一個畫家能夠畫出她那崇高的神韻。
青年時代三姐妹合影。宋藹齡(左)、宋慶齡(中)、宋美齡(右)
宋家三姐妹中,宋慶齡的性格並不像姐妹那樣大膽潑辣、鋒芒畢露,相反,在大多數照片中,她都是沉默而安靜的,細軟的鬢髮與堅毅的嘴角對比鮮明,雕刻般美麗的臉龐與清冷篤定的氣質相得益彰。
學生時代的宋慶齡
她比姐姐寬厚質樸,比妹妹豁達本真,她不是為政治權謀而生的政客,她是真誠希望在中國實現民族、民權、民生的既理想又激進的女子。
宋慶齡(右八,著黑衣)與威斯里安女子學院的同學們
靦腆內向的外表,與倔強剛強的內里相輔相成,形成了柔中帶剛的牢固組合。
宋氏家族教養、交往階層和主流美式學校教育深深滲入她的血液,她或許是兄弟姐妹中最本性、最堅毅、最具有革命理想主義精神和普世人文思想的一個。
姐姐慶齡(前坐者)、妹妹美齡(後立者)。當時,宋慶齡已是孫夫人,美齡還沒有出嫁。
1927年掀起的狂瀾巨濤使宋慶齡和她的姐妹兄弟們分道揚鑣。大姐宋藹齡和姐夫孔祥熙早已投靠蔣介石的南京政府,小妹宋美齡則成為蔣介石的追求對象傾向老蔣,宋子文雖對蔣介石所作所為深為不滿,但也終究不敵威逼利誘踏上賊船。
宋慶齡面對全家倒向和宋子文出於對姐姐的關心前來通風報信,她不無遺憾而又堅定地告訴這位自己喜愛的同胞兄弟:決定走自己的路,與蔣介石鬥爭到底。
宋氏姐妹同出一宗,情同手足,但信仰、志向、情趣各不相同,公眾輿論對此曾有精闢評論:藹齡愛錢,慶齡愛國,美齡愛權。
可以說,一部家族史,差不多就是半個民國史。
「好女人就該像大地之母,
承接萬物,容載萬物」
二次革命失敗後,孫中山流亡日本,宋慶齡父親宋嘉樹作為孫中山革命事業的堅定支持者,也在日本幫助孫中山籌集革命經費,並安排大女兒宋靄齡擔任孫中山的秘書。1913年9月16日隨同宋靄齡第一次拜訪孫中山,後來靄齡結婚,宋慶齡就代替姐姐為孫中山工作。
之後,兩人的交往愈加頻繁,相處也十分融洽,孫中山喜歡靜靜地聽宋慶齡彈琴唱歌。孫中山忘我為革命工作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宋慶齡。
宋慶齡輕散了頭髮,骨子裡美自然流露
埃德加·斯諾曾問過宋慶齡是如何愛上孫先生的,她答道:「我當時並不是愛上他,而是出於敬仰。我偷跑出去協助他工作,是發自少女浪漫的念頭——但這是一個好念頭。我想為拯救中國出力,而孫博士是一位能夠拯救中國的人,所以我想幫助他。」
在景仰的男子面前,她表現得並不像一個單純的小粉絲,而是一個平等智慧的女子。她經常打斷他的話,表達自己的觀點,描述對革命的理想、期盼和解救中國的願望,她眼睛裡閃爍著熱烈的光彩,像一支火炬,點亮了他一度灰暗的情緒和失落的心境,他驚訝地發現,自己不僅獲取了精神支持,更得到了事業助力。
1916年4月24日,他們補拍的結婚照。
1915年10月25日,日久生情的兩人在日本結婚。宋慶齡的這一決定遭到父母的堅決反對,但是她愛孫中山愛得痴情,辦結婚登記手續的那年,宋慶齡22歲、孫中山49歲。
很多年後人們發現了一張罕見的孫中山與宋家人合影。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張有孫中山出現的宋家合影,應攝於聖誕節期間。中間是宋慶齡的母親倪桂珍,左邊是孫中山宋慶齡夫婦,右邊是孔祥熙宋藹齡夫婦,右三是尚未結婚的宋美齡,右四女性為何人尚待考證,宋子文在最前面席地而坐。坐在他旁邊的是廖仲愷與何香凝的兒子廖承志。在他上方的是廖承志的姐姐廖夢醒。
已年過八十時,她在一封私人信函中回憶自己22歲時在上海不告而別,投奔流亡日本的孫中山並舉行婚禮的樣子:我的父母看了我留下的告別信後,就乘下一班輪船趕到日本來,想勸我離開丈夫,跟他們回去。我母親哭著,正患肝病的父親勸著……儘管我非常可憐我的父母——我也傷心地哭了——我拒絕離開我的丈夫。」
宋慶齡晚年時提及當初違抗父命與孫中山結婚,說:「我愛父親,也愛孫文,今天想起來還很難過,心中十分沉痛。」宋慶齡的這份愧疚陪伴了她一生,但是她與家族其他幾位親人政見不一,註定各處離散。
孫中山與宋慶齡的結婚誓約書,證婚人為日本律師和田瑞。
他們在結婚誓約上簽字,並相約三條:「儘速辦理符合中國法律的正式婚姻手續。將來永遠保持夫婦關係,共同努力增進相互間之幸福。萬一發生違反本誓約之行為,即使受到法律上社會上的任何制裁,亦不得有任何異議;而且為了保持各自的名聲,即使任何一方之親屬採取任何措施,亦不得有任何怨言。」
孫中山宋慶齡夫婦與梅屋庄吉夫人
這位漂亮的日本女人也見證了孫、宋兩人的戀情。
婚後,她繼續充當孫中山賢內助的角色,她成為他的左膀右臂,在家裡她是他的小小的妻子,照料他的一切日常生活,而在外時,她是偉大領袖的夫人,令人尊敬的國母。她陪同他參加大大小小的會議,進行各種談判,與他出生入死,生死與共。
1919年冬,孫中山與宋慶齡在上海合影,紀念結婚四周年
結婚四年,宋慶齡還清晰記得,他們婚禮上,丈夫送個自己的禮物——一支德國毛瑟手槍。孫中山說:「這槍配了20顆子彈,19顆給敵人準備,最後一顆,是危急時留給自己的。」
1920年11月25日,孫中山偕妻子乘船離開上海赴廣州重組軍政府。這張是宋慶齡在船上的留影,那天天氣很冷。
1921年7月,孫中山與夫人宋慶齡在廣州
對於婚後的生活,孫、宋都表達了滿意之情。宋慶齡不僅是孫中山生活上的伴侶,也是革命事業的忠實助手,兩人可謂是同甘苦,共患難。
孫中山夫婦在廣州
他們本該有一個共同的稚嫩的孩子,長得像他或是她,可是當孫中山和宋慶齡共同期待著這個小生命的誕生時,1922年6月16日凌晨,陳炯明因反對孫中山北伐而叛變革命。
在叛軍企圖炮轟大元帥府及住所的危急關頭,孫中山請宋慶齡先行撤離,而她卻對孫中山說:「中國可以沒有我,不可以沒有你。」堅持讓孫中山先安全撤離。後來,幾經危難才死裡逃生,次日於永豐艦(中山艦)會合。好女人,像大地,承接萬物。
一路的奔波勞碌,使得宋慶齡失去了他們唯一的孩子,這次流產同時也讓她喪失了生育能力。心疼妻子的孫中山為宋慶齡寫了兩句情深意切的詩:「精誠無間同憂樂,篤愛有緣共死生」,表達了兩人患難與共的真情。
青年宋慶齡陪伴孫中山先生在杭州
孫中山和宋慶齡在「樂士文號」飛機前留影
1923年8月,中國自己製造的第一架軍用飛機「樂士文一號」在大沙頭機場試飛,宋慶齡曾親自坐上飛機試飛,試飛成功後,孫中山題寫了「航空救國」四字以資鼓勵。
孫中山和宋慶齡在「樂士文號」飛機前留影
孫中山宋慶齡與永豐艦官兵合影
1924年,宋慶齡與孫中山合影
1924年,北上過程中,外界盛傳孫中山已經逝世。宋慶齡為了闢謠,特地請照相館為她和病重的孫中山拍攝了這張合影,並分送給各大報記者。
1924年,孫中山宋慶齡夫婦北上途中
此時的孫中山肝癌還沒有出現爆發的跡象。慶齡臉上滿是憂戚的表情,那是1924年北上在船上,孫的身體已經很不好了。
北上之旅的孫中山與妻子。照片中的宋慶齡輕輕地歪著頭,打扮高貴
孫中山宋慶齡北上合影
1924年6月16日,孫中山和夫人宋慶齡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上。
1924年6月16日,孫中山和夫人宋慶齡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上。
孫中山與宋慶齡在黃埔軍校合影
1924年元旦孫中山主持抗陳叛亂有功將士授勛儀式,宋慶齡親自為受獎者佩帶勳章。
最是那低頭的溫柔——青年宋慶齡和將士們在一起
宋慶齡與孫中山合影
1925年1月,孫中山被診斷出肝癌晚期。3月11日下午,孫中山叫來何香凝,千叮嚀萬囑咐地交待:善待孫夫人,弗以其夫人無產而輕視。說著說著,舌頭硬了,何香凝立即表示儘力保護夫人,他含淚望著何香凝,握著她的手說:「那麼,我很感謝你。」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
1925年3月12日上午,孫中山病逝於北京
1925年4月2日,孫中山靈柩移至香山碧雲寺暫厝。宋慶齡在守靈。
孫中山遺體被抬走,開始進行防腐處理。宋慶齡她就這麼孤單單地坐在他躺過的病床前。那麼柔弱,那麼美麗。32歲,放在21世紀的現代女人身上,還可以只是青春期的開始,可是這時候的宋慶齡,失去愛人,親情隔膜,永不能再有孩子。
在最後這張照片里,她的目光定定地看向前方,淡淡的說不出的表情,彷彿回想起了那些已逝去的過往,思索著看不清的未來。這個從32歲便開始孀居生活的女人,即將遵從著自己當初的選擇,默默地度過此後56年獨居生活。
「小女人改變生活,
大女人改變世界」
孫中山宋慶齡合影原版照片
在宋慶齡的眼中,孫中山不僅是丈夫,更是自己的導師。
「我的丈夫在各方面都很淵博,我從他那裡都能學到很多。我們更像是老師和學生。我對他的感情就像一個忠實的學生」。
1915年10月25日孫中山與宋慶齡結婚,當時宋慶齡只有22歲,孫中山比她年長27歲。他們之間不僅有共同的理想與信念,還有夫妻間的溫暖與體貼。宋慶齡都很會燒菜,有時她要給孫中山記錄一些東西,孫中山總想讓她舒舒服服地坐著,孫中山口述文件,她在那兒記錄,她和孫先生在一起的10年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10年。
在經歷了命運的幾次轉折之後,她逐漸褪去少年時的稚嫩,新婚時的青澀和圓熟,她變得越發清冷樸素,宛若空谷幽蘭。
1927年9月6日,宋慶齡在抵達莫斯科時在火車上留影。
圖為宋慶齡到達莫斯科車站受到各界代表的熱烈歡迎。
1927年9月6日,飽含喪夫之痛的宋慶齡毅然決定按照孫中山遺願訪問蘇聯。
宋慶齡沒有孩子,但很喜歡孩子。熱愛孩子的她,一輩子也沒能當上母親,獨居五十六年。她沒有姐姐一般兒孫滿堂、承歡膝下的天倫之樂,也沒有妹妹一樣琴瑟和諧、相伴到老的夫妻之情。
她曾為了革命,為了保全他的性命,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但是自此之後她的事業與中國千千萬萬少兒聯繫在一起,她成為他們共同的母親。
她曾說:「我的一生是和少年兒童工作聯繫在一起的。」「兒童是我們的未來,是我們的希望,我們要把最寶貴的東西給予兒童。」
1981年5月29日,宋慶齡逝世於北京。6月3日,宋慶齡同志追悼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鄧小平致悼詞。
正當許多人都在猜測她是否會和孫中山葬在一起時,在她遺體火化之後的第二天,宋慶齡的骨灰即專機送往上海,安葬於萬國公墓的宋氏墓園。在人生最後一次自主選擇的機會裡,她終於選擇了回家。
她的一生就像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曾形容的「外表是一枝香溢全球的美麗鮮花,而內心是力圖衝破羅網的雄獅」。
小女人改變生活,大女人改變世界。
溫馨提示:ART藝術共賞轉載發布內容如有侵權,請後台聯繫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我們希望在資源共享的同時,與您共同維護互聯網的良好生態,謝謝.
歡迎加入ART藝術收藏交流群,
由編輯邀請入群。
※這些「雕塑裝置」太震撼了,還真的是頭一次見
※大清新 馮驥才
TAG:ART藝術共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