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甸往事ll張立新:知行合一
我的理解:明朝一哥王陽明所闡釋的「知行合一」是人類社會所共有的一個客觀規律。每個人的知行都是合一的,你的行體現了你知的程度,你知多少就會行多遠!
知與行的關係到王陽明這裡由以前的支離破碎到完美統一,五百年來激勵無數的仁人志士,致良知,知行合一,成就偉業。
在酈波老師所著《五百年來王陽明》第八章:偉大的知行合一,徐愛的問題里有一句:王陽明別出心裁,提出知行合一。這句話我認為是不妥的,王陽明不是為了標新立異才提出知行合一,而是經過不斷的探索、求證,揭示出這一人類思想史上里程碑式的結論。
最近公眾號王陽明心學研究院,有一篇文章題目:知行合一不容易。根據我的理解也是錯誤的。知行合一沒有什麼容不容易的,每個人都在知行合一著。難的是什麼呢?是致良知,只有致良致到:知之真切篤實處既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既是知。就是《中庸》天命章中所說的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致良知後得「道」到不可須臾離也才是真的知。佛學上說叫善護念,控制上說叫鎖住。
王陽明提倡知行合一之前,在朱熹的學術體系里是先知後行,知行是分離的。而在現實當中,在我們周圍知和行在很多時候也是被割裂開的,表現為先知後行或先行後知。
先知後行表現最強烈的說法就是理論指導實踐,先行後知是講求從實踐中獲得真知。《大學》治國章中有一句: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陶行知改名字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可能他是受這句的影響吧。我認為那個知已經根植於基因中,就像貓科動物叼崽的脖子而不會造成傷害一樣。
《大學》第六節誠意章中有言:如好(四聲)好(三聲)色,如惡(WU)惡(E)臭,見到美好的漂亮的屬於知,喜歡美好的漂亮的屬於行。聞到惡臭屬於知,討厭惡臭屬於行。見到美好的就喜歡了,聞到臭的就厭惡了,這就是知行的本體。這就是知行的合一。
有的人沒有經過認真的思考就肆意妄為,導致很多嚴重的效果,也有不少人只注重苦思冥想,樂於紙上談兵而不願意付諸實踐。
如果這樣,無論知行誰先誰後,將知行隔離都會造成偏差,使得知行脫節,就會導致很多問題。比如很多人滿口仁義道德,內心卻是男盜女娼,滿口的清正廉潔,背地裡卻慾壑難填,滿口廉恥孝悌愛黨愛國背地裡卻賣黨賣國,虐待父母。
為什麼王陽明提倡要事上練呢,有時真相如墜五里雲霧,不層層剝離,是不能夠明心見性的。所謂聖人之道吾性自足。良知的圓盤要時時的擦拭,自然物來則應。
真正的踐行知行合一,再加上致良知,必將成為一個風情氣正,沒有偽裝的真誠之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林甸往事ll張永恆:我的北京情緣
※林甸往事ll趙成華:蓬頭稚子學垂綸-大閘門垂釣記
TAG:林甸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