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李陵投降匈奴,漢武帝為何那樣震怒?司馬遷該遭受宮刑嗎?
首先,並非漢武帝要對司馬遷施行宮刑,以達到羞辱他的目的。漢武帝只是將司馬遷交給有司論罪,法官依律判處司馬遷死罪。
武帝時期,普通死刑犯有兩種方式免死,一種是交錢贖罪,另一種是自願施行宮刑。司馬遷位低權輕,湊不齊贖罪的錢,但他又不想死,所以選擇宮刑。
司馬遷不想死的原因,據他說是想完成《史記》,但世人並不理解他的忍辱負重,以為他貪生怕死極盡嘲諷,確實值得同情。
那麼,漢武帝為何要將司馬遷交給有司論罪呢?
長期以來,人們只是輕描淡寫將其歸因於「為李陵辯護」,進而又對降敵的李陵表示同情,以達到讚美司馬遷耿直不阿,批判漢武帝殘暴的目的。
事實上,漢武帝絕非剛愎自用的昏君,何以司馬遷為李陵辯護一句,竟落得慘遭宮刑的下場?
為李陵的辯護的人,恐怕不知道某些細節,漢武帝對李陵寄予厚望,甚至將他當衛青培養,李陵出征前滿口豪言壯語,可危急關頭卻背叛漢武帝,背叛漢朝。
李陵是李廣的孫子,因精於騎射,頗有大將之風,深受漢武帝器重。年少時,漢武帝就讓他擔任侍中和建章監。千萬別小看這兩項官職,它具有特殊意義,能受此任者意味著是皇帝的親信,而漢武帝讓李陵擔任此官,更是意味著他打算著重培養李陵。須知,漢武帝當初培養衛青時,正是讓他擔任侍中和建章監(兩者或略有不同,衛青入宮之初,建章宮還未修建)。
漢武帝一生培養了兩位天才戰神,一位是衛青,另一位是霍去病。可惜,衛青於公元前106年去世,而霍去病早在公元前117年就英年早逝。
因衛霍兩位戰神的離去,漢朝對匈奴的征伐力不從心,敗多勝少,所以漢武帝讓李陵入宮任職,想將他培養成武帝朝的第三位戰神。
李陵擔任建章監,過了一段時間,漢武帝首次讓李陵領兵出征,軍隊人數不多不少,恰好八百名騎兵。顯然,這是漢武帝有意為之,霍去病初戰匈奴也是率領騎兵八百,他希望李陵也能像霍去病那樣一戰封神。
可李陵畢竟不是霍去病,此戰,李陵連匈奴的人影都沒見到,一無所獲。漢承秦制,因功受職,按說李陵勞師動眾無功而返,漢武帝沒追究他罪責就已是寬大為懷,可漢武帝居然還將李陵提拔為騎都尉。
漢武帝對李陵的期望,可不比霍去病小;霍去病出山前,漢武帝還能指望戰神衛青,而如今,李廣利才能難堪重用,漢武帝只能寄希望於李陵!
李陵的初戰無功,讓漢武帝心涼了一大截,但他對李陵仍然報以殷切期望。只是,他也清楚李陵非霍去病,應該再多多歷練。所以,天漢二年(前99年)漢朝與匈奴的那場戰役,漢武帝以貳師將軍李廣利率主力出征,卻只讓李陵負責漢軍的輜重運輸。
可以說,漢武帝這樣的戰術部署,並沒有任何問題。李陵首戰無功,又是個初出茅廬的新手,讓他率漢軍主力與匈奴交戰,確實太過冒險。
可是李陵自恃頗高,儘管他首戰無功,但還是向漢武帝請戰,他說:自己的部下「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力扼虎,射命中,願得自當一隊,到蘭干山南以分單于兵」。
漢武帝不想讓李陵參戰,便找借口推脫:我已沒有騎兵給你(吾發軍多,毋騎予女)。言外之意,既然沒有多餘的騎兵,參戰之事不如就此作罷。
李陵卻逞能道:「我只需要五千步兵就可以。」
於是「上壯而許之」,便決定讓李陵參戰。
漢武帝真的沒有騎兵配給李陵嗎?
並非如此,漢武帝在給路博德的詔書中提到:吾欲予李陵騎,雲『欲以少擊眾』,也就是說,漢武帝答應李陵參戰後,決定配給他騎兵,但李陵逞能,拒絕漢武帝配騎兵的要求。
結果,李陵被匈奴圍攻,損失慘重,由於沒有騎兵,無法突圍,向匈奴投降。
李陵與匈奴交戰的過程,司馬遷記載得非常詳細,將李陵的「驍勇善戰」展現得淋漓盡致。但是,班固在《漢書》中的記載更為詳細,卻添加了幾處《史記》中缺乏的內容(不排除是司馬遷有意刪減這段歷史)
這是《史記·李將軍列傳》中關於李陵抗擊匈奴的記載:
陵軍五千人,兵矢既盡,士死者過半,而所殺傷匈奴亦萬餘人。且引且戰,連斗八日,還未到居延百餘里,匈奴遮狹絕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虜急擊招降陵。陵曰:「無面目報陛下。」遂降匈奴。
注意,司馬遷在這裡特意強調,「兵矢既盡」,而班固在《漢書·李廣蘇建傳》中卻說「射矢且盡」,前者是兵器與箭矢用完,而後者卻說箭矢將盡,也就是還沒有用盡。
李陵沒有騎兵,只有步兵,與匈奴騎兵對抗,少不了消耗大量箭矢。那麼,漢武帝給李陵提供了多少箭矢呢?
《漢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未至鞮汗山,一日五十萬矢皆盡,這時李陵已與匈奴交戰數日,此前必然也消耗大量箭矢,可還能一日消耗五十萬支箭,可見儘管李陵逞能不要騎兵,漢武帝還是下足了本錢(這一點,司馬遷也沒有如實記載。假使漢武帝撥給李陵的是一支老弱殘兵,能與匈奴堅持數日,倒也值得稱讚,但這顯然與事實不符)。
所以,李陵並非想像的那樣神勇,而是漢武帝給他提供了足夠的軍需器械(尤其弓弩,作為遠程攻擊武器,作用極大)。而且,李陵手下的士兵雖不是騎兵,但也是漢軍步兵精銳中的精銳(前面他自己也說: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力扼虎,射命中),連匈奴單于也說:此漢精兵,擊之不能下。但他顯然高估了李陵,最後豈止「能下」,還讓李陵投降。
李陵之敗,固然是因未得到漢軍支援,但主要原因顯然在李陵本人。
漢武帝不讓他出戰,他堅持要戰。
漢武帝給他配騎兵,他逞能不要。
漢武帝以為他能以身殉國,可結果他卻叛國投敵。
三番兩次不服從安排,以為你是個大神,結果卻是個渣渣,如果你是漢武帝,該如何對待李陵?
漢人重氣節,李陵的爺爺李廣只因參戰誤期,便拔劍自刎。李陵作為漢武帝最器重的青年將領,作為漢朝的抗匈將領,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投降的理由。李陵投降匈奴,既是對漢朝的不忠,也是對漢武帝的不義。
當李陵陷入險境時:李陵的部下勸他,如果被俘也不要緊,乘機找機會逃回來。又告訴他,當年趙破奴就曾從匈奴逃回,還得到天子禮遇(如浞野侯為虜所得,後亡還,天子客遇之),況於將軍乎(可見漢武帝確實無比器重李陵)!
這無疑是保全自身又不負朝廷最好的方式。
可李陵把逼一裝,說:公止!吾不死,非壯士也。一副要為國捐軀的樣子(這段對話,司馬遷還是沒有記載,不知是否有意刪掉)。
結果呢?李陵「遂降」。可見,他並非被匈奴俘虜後投降,而是直接向匈奴投降。此前,他的戰友韓延年戰死沙場。也許,正因韓延年的死,讓李陵萌生恐懼心理,於是投降匈奴。
所以,觀李陵的所作所為,他無論如何也不值得同情。身臨險境,貪生怕死可以直言,卻還要當著部下裝逼,又不能兌現諾言,難道這種做法不虛偽?
前面說過,部下勸李陵假意投降,被李陵裝逼拒絕。可當李陵投降後,司馬遷又對漢武帝說:李陵並不想投降,只是假意投降,再乘機逃回漢朝。
漢武帝當時正因李陵之降火冒三丈,司馬遷卻說出這種沒憑沒據的話為李陵辯護,如果你是漢武帝,你會如何處置司馬遷?當李陵親手把自己釘上恥辱柱後,司馬遷居然在漢武帝最生氣時,盛讚李陵的軍事才能與功勞(推言其功),並吹捧他「雖古名將不過也」。他當時恐怕並不知道,漢武帝在李陵身上下了多少本錢!
司馬遷吹捧漢朝叛徒李陵,終於讓漢武帝勃然大怒,「以遷誣罔,欲沮貳師,為陵遊說,遂下於理」。司馬遷確實為李陵辯護,也確實有誹謗李廣利的嫌疑,在當時的情境下,漢武帝將他下獄論罪,至少可以說情有可原。
有司經過審判,認為司馬遷「誣枉」屬實,於是漢武帝「卒從吏議」,宣判司馬遷死刑。司馬遷決定忍辱負重,於是接受宮刑。
這便是漢武帝處置司馬遷的詳細過程,司馬遷該不該被處以宮刑,如果不用現代價值觀衡量,兼顧歷史的局限性,我想每個人心中都已有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司馬遷後來儘管被處以宮刑,但仍得到漢武帝的重用。司馬遷的朋友任安抱怨他沒有效仿古之賢臣,司馬遷認為任安誤會他,便給任安寫了一封信,這便是大名鼎鼎的《報任安書》。
司馬遷不愧為出色的文學家,這封信寫得非常感人,讓人讀之不免鼻酸。但是,司馬遷卻在信中抱怨「交遊莫救,左右親近不為一言」,似乎朝廷所有官員都在阿附漢武帝,可正如前文所說,李陵叛國之事無可同情,難道朝廷官員只為不附和漢武帝,就效仿你司馬遷為李陵辯護?
李陵降敵後,「隴西之士居門下者皆用為恥」,朝中官員不為李陵辯護,難道不是理之所然人之常情?
司馬遷又說「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孽其短」,意思是,滿朝上下就他一個人敢仗義執言,其他的都是貪生怕死明哲保身之輩。這也難怪群臣不替他求情,想讚美自己,大可極盡溢美之詞,何必順帶黑同僚一把?
※他21歲當軍長,只被授銜中將,別人替他不值,他卻說:我夠幸運了
※康熙最寵幸的漢臣,雖然只是個六品小官,但一品大員都要向他行禮
TAG:周知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