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有福》范偉演技精湛,網友:相當的不錯!
《大耳有福》是一部反映社會底層小人物無奈人生的影片,范偉的演技已漸臻化境,很棒。非常喜歡他和一個姑娘在市場上參與促銷遊戲那段,那個無知的傻姑娘簡直樂死我了,悲劇中的一點小樂子。
這是一部寫實的電影,又是一部形式化的電影。主人公王抗美看起來像是你身邊存在的大爺大媽,但是你很難真正找到一個完全相同的對象。他更像阿Q,像駱駝祥子,是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的縮影,是中國50後的高度概括式寫照。從出生就有時代背景的烙印(名字),在鐵路幹了四十年,四十年沒有什麼變化,讓人不難想像他人生中都經歷過哪些大事——結婚、生子、女兒結婚、母親去世,沒了。他的人生軌跡教科書般的工整,無聊。他老實、沒有野心、碌碌無為,只知道樂一天是一天的活著。
你也許想批評他太平庸,但這個社會的基層正是成千上萬這樣的普通人,他們的生活沒有詩和遠方,沒有高雅的愛好,也沒有廣闊的視野,在自己的崗位上勤懇敬業幾十年其實也只是為了養家糊口。用我們「不甘平凡」的眼光去看這樣一群人是刻薄而沒有必要的,因為他們出生、成長在物質和精神資源都極度匱乏的年代,經歷了這個國家經歷過的風浪(你能想像這群本來就沒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的精神世界在浩劫中遭遇怎樣的衝擊嗎?),快節奏是年輕一輩的事,他們的世界早已凝固。
不知道該說是范偉成就了這部電影,還是這部電影成就了范偉。范偉身上天然的小人物的氣質是那些電影學院畢業的明星所不具備的,給自行車上鏈條的手法、獨特的剝雞蛋法、別在腰上的錢包......許許多多的細節一下子拉近了影像與觀眾的距離,最終讓觀眾走進小人物的故事裡,感受到小人物的辛酸,但導演並不想把影片風格整得悲悲切切,范偉身上的喜劇元素正好給了影片一個很好的喜劇的外殼,也許生活的本是如此,真實太過殘酷,毫不退讓的直面會很沉痛,所以人們學會了幽默、學會了自嘲自娛。
影片里的范偉很多個角色,作為丈夫,要照顧好病卧在床的妻子,相濡以沫,作為岳父,堅持不肯沾女婿的一分錢,作為兒子,面對被弟媳婦餓肚子的父親,他憤怒了,作為兄長,他對揚言要整死自己的弟弟說:歡迎整死。整個影片氣氛平穩,范偉既沒發大財家境幾下子緩解了,也沒說他媳婦兒一下子就病故了從此一個人。這是小老百姓的生活,不會很大的驚喜,也不會從天砸個大悲劇出來。影片用不動聲色的幽默,講述著小人物生活的不易。花點錢拍個照,背後算算命,看著留點心理安慰,最後還是給撕了,知道生活不是算命算出來的。
該片的視聽語言獨特,表現具有很大的反差。在音樂方面配以大量的流行音樂,與《歌唱祖國》《長征組歌》不斷交織著,展現著兩個不同時空,王抗美處於這兩個時空的交織的尷尬境地,他無力去選擇自己的合適位置,只有尷尬的活著,矛盾衝突就此產生。藝術來源於生活,導演敏銳的的洞察了這一現狀及人群,范偉也很好的塑造了這一人物形象,感染力極強,立意深刻。
影片最後,范偉騎著那輛大二八自行車孤獨的行進在大街上,大聲唱著《長征》,聲音有些顫抖。王抗美在社會上受到了許許多多的傷害,長征代表著他內心的一片凈土。但王抗美的信仰又是堅定的,他沒有被利慾所熏心,他仍然善良,單純,這又是富有教育意義的,因為,堅守這一品質往往比其所堅守的事物更重要。王抗美與現代相錯,但不能說他是那樣一個特定年代的受害者。時代總是在進步的,怎樣適應時代並堅守內心的信仰,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
這部電影還是拍得相當不錯,細膩的刻畫了一個小人物的方方面面,本片以紀錄片的拍攝方式來充分表現一個退休工人的生活窘迫,非常真實,耐人尋味。本人非常喜歡這部電影給展示我們的生活真諦,生活就是生活,容不得半點僥倖,福氣不是老天給的,是自己努力出來的。而在本片結尾主人翁最終找到了解決自己生活的出路,此時,全片的高潮的到來也讓我們真真正正的明白了其中的教育意義。
最讓我有感觸的還是范偉的耳朵大有福,我從電影裡面找到了很多的影子,生活中的,五十多歲的人雖然生活了半輩子,但是愈發對算命的有了某種心裡上的依賴。喜歡講些書面語,喜歡讓別人高看,但是骨子裡面的那種自卑還是會悠悠的存在;諮詢過擦鞋,拉車,促銷,但是只是諮詢而已,猶如生活裡面的很多人,諮詢過很多事情,也幻想過發財,但是總是會錯過一次又一次,不是自己不努力,這就是生活,問過不等於自己會做,心動只是對錢,而不是對當時的情況。這就是生活啊,自己天天在過這樣的生活,但是自己看自己的生活時,又會淚流滿面。
TAG:你我都是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