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玄門修真當悟其中玄妙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四十八章。 「學」是指知識或技術,具有有限性、易把握性和可傳授性。「道」是指自然、天之道,也指世間一切正法、大學問,具有無限性、難以把握性和不可傳授性。「益」是指增加、擴充、豐滿、完善,即精益求精。「損」乃減、剪、簡。「無為」即自然、天之道。「無不為」,不是「有為」的簡單或是不自然的層次。「無為」而「無不為」,是以天合天、以道合道、自然而然。
「為學日益」 是說,學習知識與技術要不斷豐滿完善、精益求精。而「為道日損」 是指從主觀到客觀、從理想到現實、從物質到精神過程中的阻隔障礙都要一一剪除,以期求我與自然的便捷溝通,與道會合,實現藝術與人生的最佳狀態。損之又損、減之又減、簡而再簡、約而再約,「道」便顯露出來。在這個求「道」的過程中,就已經開闢出一塊廣闊的空間來。這麼一個複雜的過程,是一個華去而朴存的過程,雖為而非為、不為而為。
作為修行人,理應不斷地剔除雜念,減少思慮和妄想,以致於志心純念,性體圓明,力爭達到無為的境界。博學篤志進而可以知心若明,亦若皓月,對天地萬物的微妙玄理,無不通靈洞觀普照。
以上,為字面意思對老子章句的闡述與釋惑,而筆者本人,若是站在玄門修道的角度和個人悟道的體會來看,首先要弄清楚前後兩者的概念與定義及喻指所涵蓋的範圍:前者為學日益的「為學」,是指探索外物的知識活動;後者為道日損中的「為道",是通過冥想或體驗以領悟事物未分化狀態的「道」。
縱觀《道德經》第四十八章的經文內容和連貫前後兩章內容,銜接起來綜合剖析會發現,老子認為:知識要勤於習慣積累,越多越好,所以要「日益」。同時,還要去用可行實用的方法,去求證外界的知識。為道就是要日損,為學就是要日益。但是所損所益並不是一方面的事。日損指的是感情,慾望疊加之類意思;日益指的是積累知識,經驗技能方法積累儲備。這兩者並不矛盾,用我個人理解的話來說,為道所得是一種精神境界的提升與超越,而為學是知識不斷累積儲備。
因此,這句話可理解為:求學討教一天比一天增加(知見),求道一天比一天減少(智巧),逐漸到無為的境界。如果無為,那就沒有什麼事情做不成。同樣道理,治國理政要民生為本,要常清靜。不要朝令夕改擾民,才不致於政舉繁苛,禍國殃民。
而筆者身為玄門中修道之人,針對如何更加全面客觀地理解尊道貴德、學修並進的誡言,《道德經》第四十八章的經文內容,是該問題最好參考答案。須知道,為學與為道,二者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為學」是求外在經驗知識,其愈累積愈豐富。「為道」是摒除偏執、妄見,開闊心胸視野,把握事物的本性,尤其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因此,無論是玄門中多年的老修行或是新入道門的小道童,既要不忘初心篤志之「為學」,更要精益求精潛心「為道」,方可證大道玄妙。
(道教之音編輯整理)
※上壇齊舉「步虛」聲,濟度三途五苦早超升
※《道教齋醮科儀》編寫組赴蘇南考察常熟道教科儀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