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兒子,以後沒錢了就找你姐要

兒子,以後沒錢了就找你姐要

文丨安小然

圖丨網路

公司有個90後同事,她有個小她8歲的弟弟。正在上高中。同事家庭很一般,父母工資都不高,經常聽見同事吐槽她父母的話,比如她媽會提醒說:閨女你該攢錢了?她一臉蒙圈的問攢錢做啥,她媽就會說,攢錢給你弟娶媳婦呀。再比如前幾天她媽跟她弟說,以後你沒錢了就去找你姐。

我曾經就因為類似的事情跟我的二大娘吵過一架。

那時我年少輕狂,以為自己滿腦子的道理。

事情是這樣的,我二大娘有4個女兒,一個兒子。兒子是老大。

而我堂哥以前全靠這4個妹妹生活,沒錢了,就去妹妹家剝削,至於細節這裡就省略掉,總之就算我堂哥再不好也是我二大娘最親愛的兒子。而4個女兒,哪怕我二大娘的老年生活全要靠她們,哪怕她們每年怎麼孝敬她。她都覺得女兒是沒用的。

那年,我20出頭,有次回家,聊天的時候,我二大娘就說女兒怎麼怎麼沒用,兒子怎麼怎麼好,我就特別聽不下去,我就說你兒子好,你怎麼還要女兒各種接濟你生活(彼時我堂姐們都已結婚)。然後我就悲劇的被我二大娘罵了一頓。

你要知道農村的老太太跟你講起歪理邪說來一套一套的,而我又不擅長跟人吵架。

於是被二大娘的那場罵至今記憶猶新。

是的,我的堂哥沒錢了有4個妹妹。

也許他小的時候我二大娘就跟他說過:你以後沒錢了就去找你的妹妹們要。

前幾天,群里有一個朋友吐槽自己工作上遇到的一家人。

朋友是做社區貧困補助服務的,她遇到一家人,3代,5口人,擠在一個50平的一居室里,家庭成員分別是父母,一對子女(一兒一女),女兒是老大,已經結婚,這一家子除了父親之外,沒有一個出去工作的。

女兒女婿已經結婚,卻沒有地方住,擠在父母家的小房子里,女兒從沒上過班,女婿是做啥工作都是干幾天就干不下去了,一直處在待業的狀態。

這家的母親從來都熱衷於領各種補助,不惜把自己弄的慘兮兮的。而女兒完全是繼承了母親的優良傳統,基本有低保之類的就必須要申請上才善罷甘休。

而在近期,女兒懷孕了,所以去社區申請更多的補助,理由是,我都懷孕了,你就應該給我更多的補助呀,不然我的孩子怎麼養活。

聽到這個之後,作為普通人的我們瞬間覺得自己的認知被刷新了:哇哦,還能有此種操作!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此類人更讓人哭笑不得的事,莫過於羨慕別人家優質的生活吧。

認識有個男生,他的姥姥靠低保生活,他有個奶奶,當然也是他姑姑家兒子——他弟弟的姥姥。

他奶奶要比他姥姥有錢。

由於一些特殊情況,他奶奶幾乎把自己的財產都給了弟弟。

某天,說起男生弟弟,他的姥姥帶著怨怒說,人家有個好姥姥,人家的姥姥不把錢我的外孫偏偏給自己的外孫。

如果這話是別人說的,那麼其實也沒點啥。

可是被同樣身為姥姥的她說別人的姥姥的時候,是否想過:同樣為姥姥,為什麼別人的姥姥就好,而自己外孫的姥姥卻只能靠低保度日。

自己掙錢難道不好嗎?

自己掙的錢想給誰給誰,不想給誰可以自己揮霍呀,自己掙錢多有底氣,為什麼要寄希望於自己的親戚或者某部門,靠那些你覺得很舒坦,很心安理得?

近日,梅根嫁給了哈里,網路一片沸騰。

而梅根的婚禮,娘家人只請了母親,父親兄弟姐妹一概不來往。

這是一個果敢女性的選擇。當一種關係沒有了相親相愛,沒有了相互扶持,只有一方對一方的責難與傷害,那麼這種關係不要也罷。

而其實不縱容這種不正常的關係,也是對對方的一種好,至少讓對方明白,天下的關係只有一來一往才能長久。

你今天縱容他,讓他覺得從你這不勞而獲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明天你沒有東西給他的時候,他就會各種指責你。

我以前認識個同學,她父母經常吵架。吵架的原因是因為,她的媽媽有個不成器的弟弟,她的媽媽經常背著爸爸給舅舅錢,然後,爸爸知道後就會跟媽媽吵架。

當然,很明顯的,父母的吵架也影響到她的人生。

而,如果,她的媽媽從一開始就拒絕他的舅舅,那麼她舅舅最開始的時候也許會恨自己的姐姐,但是時間長了他就會理解這一切。

或許他會因此而自給自足呢,因為,沒有了依靠,自己就需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了。

同學的媽媽從結婚開始就各種接濟舅舅,這麼多年來舅舅早就習以為常,而她的媽媽卻苦不堪言,說到底這種不正常的關係毀了兩個家庭。

GIF

很喜歡一種家庭氛圍,姐姐照顧弟弟,弟弟也會盡自己所能保護姐姐。手足情深,在你落難的時候,你知道我一直都在,而在我傷心的時候,我也知道你會盡自己所能給我撫慰。

如果說,像我二大娘以及同事那類父母的思想已經改變無望。那麼我們至少可以從自己做起,抵制這些思想對我們的繼續侵害。

比如我4個堂姐,現在已經適當的跟我堂哥保持距離,因為多年來她們發現自己的哥哥就是個無底洞,所以她們也就不在跟自己的哥哥走的那麼近。

比如同事會對自己的媽說,我努力工作掙錢是為了我自己,至於弟弟的娶媳婦錢,他自己會想辦法掙的。

我相信在這些問題出現後,我們態度堅決點,我們時刻堅守自己的準則,那麼他們也拿我們沒辦法。

而他們的兒子也會在社會的泥潭裡認清這些真相。從而知道只有靠自己才能過的更好。

而如果他們還沒認清,那麼更應該保持距離。

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憑什麼你必須為了ta委屈自己?

—安小然—

職場媽,有娃後決定不虛度每一分鐘的老少女

安靜做自己,今天比昨天好就足矣。

喜歡文字,喜歡寫字。

個人公眾號:我是安小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是安小然 的精彩文章:

媽媽,下輩子我再也不想要你這樣的母親!

TAG:我是安小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