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智慧校園」就這麼開始了,它是個生意,還是個問題?

「智慧校園」就這麼開始了,它是個生意,還是個問題?

「智慧校園」就這麼開始了,它是個生意,還是個問題?

杭州第十一中學的「智慧課堂行為管理系統」已經運行了將近三周。

「智慧課堂行為管理系統」,作為該校建設「五星工程」(智慧校園、智慧食堂、智慧課堂、智慧管理、智慧物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體來說是這樣的:

看得見的系統前端包括兩組安裝在黑板正上方的攝像頭,攝像頭用圓形外罩包裹起來,據說是用來避免攝像頭的活動造成學生分心。這些攝像頭和其他顯示設備被連接在同一個網路之中。

看不見的後端通過攝像頭捕捉到的面部表情和動作,實時分析學生的聽課狀態。目前,系統識別的課堂行為分為閱讀、書寫、聽講、起立、舉手和趴桌子 6 種,課堂表情分為害怕、高興、反感、難過、驚訝、憤怒和中性 7 種。

這些動作與表情被轉化為 A、B、C 三種代碼,最終相加為一個分值。比如,「趴桌子」會被評為 C。如果低分值代碼大量出現,學生的姓名會顯示在教室內的電腦、黑板旁的小顯示器上。系統還會統計出整個班級的聽課狀態,以「正常臉」、「苦瓜臉」的形式顯示在走廊外的電視機上。

「智慧校園」就這麼開始了,它是個生意,還是個問題?

「智慧校園」就這麼開始了,它是個生意,還是個問題?

目前,杭州第十一中學(以下簡稱「杭十一中」)高一 3 班和 4 班作為試點班級安裝了這套系統。在該校 5 月 15 日舉辦的「未來智慧校園的探索與實踐」活動上,系統作為該校採用的標誌性技術被重點宣傳。

「智慧校園」就這麼開始了,它是個生意,還是個問題?

這些內容都已經被媒體廣泛報道過,包括杭州電視台、杭州日報、浙江日報、錢江晚報、澎湃新聞、新京報在內的多家媒體以「慧眼」、「黑科技」入題,綜合報道了杭十一中的其他「智慧校園」舉措。很多文章被杭十一中羅列在官網首頁的「媒體追蹤」版塊。

既不像一些媒體報道的那樣興奮,也不像另一些媒體報道的那樣憂慮——試點班級的部分學生看起來沒什麼感覺。

一位試點班級學生提到,由於裝上以後,很多成績不錯的學生被系統識別為 C 狀態,學生們也都覺得「這個沒什麼」。「很不準,所以設備還在調試,反正一直在調試」;「我們平時也不太會看這個東西」; 任課教師「有時候下課會看一眼,但從來沒有因為這個點名批評過同學」。

在一些試點班級學生看來,這和其他很多學校的教室監控系統差別不大。

另一位學生表示,自己不擔心下午打瞌睡被設備查到。「那套設備時開時不開的,不開的時候就可以打瞌睡。」

沒有人主動提及隱私問題,或是系統的其他潛在影響。

一些批評者使用了「天眼」、「電幕」等字眼,將「智慧課堂行為管理系統」與《1984》等反烏托邦小說描繪的監控系統類比。搜狐旗下媒體《後窗》在《被教室天眼掃描的中學生》一文中指出,對於這些聲音,杭十一中校辦負責人表示,媒體的「誤讀」「已經嚴重打擾了學校的日常教學」。

《新京報》在報道中提及,副校長張冠超試圖打消外界關於「侵犯隱私」的擔憂。他解釋稱,系統並不針對個體,而是分析整個班級的行為管理。系統反饋的是經過分析的數據,而不是原始的視頻畫面。收集來的信息存儲在本地伺服器而非雲端,可以防止外泄。

ID 為「舒適」的知乎用戶在關於「杭十一中」新聞的討論里補充了一些相關信息:他在長沙河西也看到過類似系統的推廣。作為湖南株洲的一名學校工作人員,他原本計劃採購一些設備做自動錄像教室。這家「市場佔有率最高」的企業的技術員推薦他採購帶有視頻分析功能的升級版本,這個版本比普通版本貴 10%。

「舒適」對《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表示:「我們沒有看到實物,本地沒有。當時光看ppt就和新聞的一樣。價格和選購硬體數量有關,比如幾個攝像頭。大概 30 萬左右一間(教室)。」他還被告知,可以藉助設備進行教學研究,申報課題,「在我看來是評職稱用的加分項目。和論文評比,刊物發表一樣。」

為杭十一中「智慧課堂行為管理系統」提供技術支持的企業是海康威視。這家主打安防產品的公司成立於 2001 年,2017 年市值達到 3600 億,超過索尼公司。2016 年數據顯示,在閉路電視(CCTV)和視頻監控領域,海康威視的全球市場份額達到 21.4%,位列全球第一。海康威視也是時下流行的行人過馬路人臉識別系統的技術提供方。

2016 年,海康威視對外發布了 「AI Cloud」 架構。這是一個融合數據的感知、採集、存儲、分析的解決方案。根據公司 2017 年報,該架構下,「海康威視智慧教育為學校、教育局、教育集團等用戶提供了面向場景業務的全系列智能應用」,相關係統可以實現「課堂行為表現的識別和分析、到課率統計以及日常巡課等教學教務管理」。

海康威視並未透露整套系統的價格。

《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未能直接聯繫到海康威視的教育產品部門。

「智慧課堂」並不是杭十一中的第一個「智慧校園」產品。展示「智慧課堂行為管理系統」的當日,杭十一中也發布了一份「中學生營養報告」。報告依據的該校去年推出的「智慧食堂 3.0 版」採集的數據。藉助「智慧食堂」項目,學生可以刷臉取餐,家長可以登陸後台查看子女的一周食譜。中新網報道稱,該項目「是在 『互聯網+』背景下,由浙江省教育後勤管理協會中小學分會與杭州農副產品物流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旨在全面推動中小學膳食管理標準化、規範化、信息化的新一代服務平台。」

「智慧校園」就這麼開始了,它是個生意,還是個問題?

「智慧食堂 3.0 版」的新聞在《杭州日報》的微信公眾號上達到了 10 萬+ 的閱讀量,被作為大數據應用於教育領域的創新案例。當時,杭十一中校長倪子元就對媒體表示:「刷臉吃飯是學校智慧校園建設的一部分,科技不僅解決學生的行為管理,未來它將是學校實現精準化教學的』前奏』。」

中新網還解讀了學校提出的「刷臉打卡」設想,稱該舉措可以智能化解決浙江省新高考制度下「走班制」帶來的出勤率統計問題。

2018 年,杭十一中已經在借書、門禁等日常管理中實現了無卡化。

5 月 15 日,杭州網在報道中寫道:「經過一年多的探索與實踐,杭十一中率先把先進的科技融入教育教學和管理,初步實現了學校從生活管理人性化到教育教學管理現代化的質的飛躍。」

「智慧教育其實並不是一個很新的概念。」浙江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何珊雲說。她的觀察是,人工智慧加入「智慧教室」的概念,主要得益於這兩年 AlphaGo 等產品帶動的人工智慧熱。

從技術的角度說,要想真正提升數據的說服力,必須首先證明數據、分值與實際學習效果之間的關聯性。截至目前,校方與技術提供方還沒有對一些關鍵問題作出公開解釋:為什麼選取的是這 6 種動作和這 7 種表情?賦予他們不同分值的依據是什麼?一套標準化的評分系統能否適應個體的行為差異?

「表情與學習效果之間的聯繫在實證研究和實際應用中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闡釋。」何珊雲說。她以一個沉默的學生為例:這個學生沒有發言,沒有任何錶情,但他可能有截然不同的心理或者說認知活動。現有的研究證據還無法支持對這類表情的準確解讀。

何珊雲的另一個質疑是,現有技術能否解決表情的「文化情境」問題。「有些民族的表情會非常豐富,他們樂於去表現,而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在表情上可能是比較收斂的。」這意味著,理解個體表情的前提在於理解個體的歷史。在這方面,機器顯然無法代替人的溝通與判斷能力。

「對於新的技術工具的使用,我覺得應該提倡、鼓勵;但當技術與評價結合,成為一種高危害、高風險的工具,還是要謹慎使用。」何珊雲表示。

杭十一中校方似乎也意識到了系統的不足。根據《新京報》報道,目前運行的系統並沒有把表情算進去,被評為負分的行為只有趴桌子。問題是,一個趴桌子的學生,真的需要機器提醒才能引起教師的注意嗎?

副校長張冠超向澎湃新聞表示,系統試運行以來已經取得了正向效果。「學生起初從不理解、感覺被監督,到如今慢慢接受,自覺改變課堂上的行為習慣。老師也會對課堂上學生的表情、行為進行分析,去考慮改變教學習慣,讓學生能更快樂地上課。」

張冠超承認,設備仍在調試中,預計將於今年暑假向所有教室推廣。他沒有解釋的是,系統將在哪些環節、參數上進行調試。

與官方宣稱的「自覺改變行為習慣」不同,一種相對謹慎的態度是對「角色扮演」的可能性保持警惕。這種擔憂的核心在於:個體是否會為了適應特定技術與制度,改變自然的行為模式?

在何珊雲看來,對「角色扮演」的擔憂會不會變為現實,取決於如何設定系統運行的目的,以及如何調節系統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如果系統的目的是監控,學生就更可能作出相應的表演;如果系統只用於為後續的學習分析提供證據,而不涉及任何獎勵與懲戒措施,學生與系統的關係可能會更自然。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胡凌也認同,「學校需要說服家長和學生,這種技術的使用和績效有沒有直接關係。」

這是校方接受媒體採訪時竭力回應的一點。張冠超強調,系統運算出的結果僅供任課教師的參考,「不會計入日常考評」。海康威視教育行業總監於運濤也表示,行為數據的分析僅僅用於輔助教師的決策。

無法否認的是,攝像頭下的學生始終知道,自己的行為會轉化為分數呈現給教師;教師也知道,所在班級的總體得分會轉化為表情呈現在走廊上的電視和校領導的的辦公桌上。而在公開資料中,查不到校方與師生提前溝通的任何消息。

「智慧校園」就這麼開始了,它是個生意,還是個問題?

胡凌建議從「權力」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他指出,以攝像頭為代表的監控系統造成了「權力的不對稱狀態」:「權力在評估我們,我們卻沒有辦法去改變它。」在他看來,監控是一種建立紀律的普遍手段,在教室里監控學生、在寫字樓里監控員工和在監獄裡監控犯人,本質上都是同一個層次。

這是一個福柯式的解讀。胡凌提醒我們,現在的技術手段越來越能實現這些監控場景的一致性。

關於「監獄」的想像引出了一個更為根本的追問:技術多大程度上改變或是響應了受教育者與教育者之間的關係——不僅是現實的相處模式,還包括想像的關係?

作為法學教員,胡凌認為「智慧課堂行為管理系統」在法律上並沒有大問題。「最根本的問題還是,我們期待教育變成什麼樣?如果以考試效率為導向,自然就會把課堂上的所有行為切成碎片、分層、打分,通過一個演算法評估你是一個愛學習的孩子還是不愛學習的孩子。」

何珊雲強調了課堂的內在特點。「課堂研究學者 Cazden 曾說,課堂是人類環境當中最擁擠的一種。你不要小看這十幾平方米的空間、幾十個學生和一個老師,但這中間發生非常多的事情。它可以是一個簡單的物理空間,也可以是一個情感空間,也同樣可以是一個社會關係空間——每個學生進入課堂當中,其實都是帶著自己原生家庭的一些價值觀,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等等……實際上,(課堂的)背後是各種家庭、各種民族文化、各種所謂的文化資本、經濟資本在投射。這個空間是非常非常複雜的。」

「舒適」所在的那家湖南學校最終放棄了設備採購計劃,因為「領導覺得花費多了」。但技術員告訴他,全國已經有十多間教室安裝了這一系統,「推廣還是順利的。」

推廣此類系統的還有教育部門。

5 月 15 日活動的承辦方之一是杭州市教育局主管的杭州市教育技術中心。杭州教育網「機構設置」頁面顯示,該機構的主要職能是「負責全市教育系統信息化和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負責全市中小學電化教育和教育技術裝備工作,並提供相關培訓服務;負責全市教育設備政府採購項目的相關管理工作。」

據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官網,半個月來,嵊州市、紹興市、桐鄉市密集開展了以「智慧教育」、「智慧課堂」為主題的研討活動。

江蘇省則將「智慧教室」寫進了官方文件。5 月 15 日,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江蘇省財政廳聯合印發了《江蘇省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指導意見(試行)》。在闡述「智慧教室」的內涵時,文件要求,「教室配置多媒體交互設備,建設支持網路教學研究的錄播教室,支持教學行為數據採集和分析的智慧教室和學習體驗中心。」《意見》附帶的《江蘇省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指標體系》共分 21 個大類、73 個小項,其中「智慧教室」類占 6 分,「建有智慧教室,能全過程採集教學與學習行為數據,促進個性化學習,支持混合學習」一項占 2 分。

「不法分子」早已看到了商機。2017 年 6 月,教育部網站發布了一條聲明,指有人假冒教育部新聞辦名義開展智慧教室建設項目,並稱:教育部新聞辦及教育部新聞宣傳中心從未開展此類建設項目。

截至 2017 年,中國的攝像頭數量達到 1.76 億。這些覆蓋學校、公司、公園、街道、火車站、旅遊景點等種種場景的攝像頭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安全系統,也催生了一個龐大的安防市場。但並不是所有「安防」產品都與安全有關。

5 月 9 日,杭十一中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預告了 5 月 15 日的對外活動。這篇文章的標題使用了一句「創業圈黑話」:「未來已來!」

攝影:羅驄 / 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

題圖來自:Friman / Wikimedia

長題圖來自:ifage-english-unlimited-advanced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日本政府擬大力推動無現金支付,最終比例提高至 80%
《復仇者聯盟 3》之後首部登陸院線的《蟻人 2》,發了新預告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