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第三眼神學——亞洲背景下的神學構建》看台灣宋泉盛的神學

從《第三眼神學——亞洲背景下的神學構建》看台灣宋泉盛的神學

宋泉盛是台灣民主思想的啟蒙者之一,是1973年四位共同發起的「台灣人民自決運動」並草擬「台灣人自救宣言」的人士之一。該宣言向台灣執政者提出了強烈而善意的批評,因而得罪執政的國民黨。其後,宋泉盛經歷了半逃亡式的生活,當中的體驗讓他對宗教有特別的批判與期待。宋泉盛長以英文著作,成為向世界輸出亞洲神學元素的重要成員,其重要著作其中包括《第三眼神學:亞洲處境的神學構建》(Third-Eye Theology: Theology in Formation in Asian Settings)。

《第三眼神學》立論的一個背景就是神學殖民。西方英語系的教會所繼承的傳統無可避免的是希臘羅馬的傳統,尤其是拉丁傳統,被稱為教會的拉丁俘虜化(Latin captivity of the church)。第三世界的教會絕大部分是這個被俘虜的教會的延續(頁36)。德國教義史家希悲格(Seeberg)說,宗教改革代表著「日耳曼精神了解下的基督教」(頁69)。(中文和英文原版都有歧義。在德語原文里,日耳曼(German)與德意志(Deutsche)是兩個詞。日耳曼在德語里一般指的是中世紀古羅馬以外之地,包括現在的德國、法國等;而德意志指的就是現在的德國。)

作者想通過另一種視角來審視聖經或基督教,或者說通過亞洲本土視角。誠如本書標題所言,作者借用了「第三眼」這個來自佛教的辭彙。根據日本大禪師鈴木大拙:「禪要我們打開佛所說的「第三眼」,去看那由於我們無明的緣故從來未曾聽聞的領域。當無明的雲霧消失時,天堂的光明世界彰顯出來,在那裡我們第一次看見了我們的本性。」我們所熟悉的神學,以及我們大多數承襲的神學是第一眼或第二眼的神學,無法打開第三向度的洞見(頁69)。作為非西方文化背景的基督徒,尤其是亞洲基督徒,其具有悠久的、獨特的文化背景,我們應該通過聖經來審視自己的歷史文化,通過自己的歷史文化來審視聖經。而在本書中,作者主要的亞洲對話對象是佛教。

鑒於此,作者提出了一對非常重要的神學概念,佛陀類型的神學(Buddha-type theology)與基督類型的神學(Christ-type theology)。對於佛教而言,歷史可有可無。佛陀類型的神學由於認為歷史是幻像,因此偏向超歷史的一面。佛教的核心教義具有強烈脫離歷史的傾向。他們達成超歷史的方法是斷滅歷史。歷史與超歷史之間的緊張關係令人感到衝突與痛苦,最好一刀斬斷以為快。可是,一旦緊張的關係沒有了,超歷史的成分也就脫離了歷史。因此,在理論的層面上,佛教否定世界、否定歷史。(頁140-142)

而基督類型的神學看重個人所在族群的歷史本身。救贖關聯著超歷史,也關聯著歷史。離開了歷史,救贖難以實現。以積功德的態度來接受苦難,事實上已經喪失了救贖的真正意義。因此,我們必須強調:在歷史中受苦難與在超歷史中得救贖,這兩者息息相關,不可分割(頁143)。作者尤其強調十架神學的歷史質地,將信仰從個體或教會為中心的自我感覺導向上帝介入在各個族群與歷史的宏大背景。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基督徒的神學是佛陀類型的神學,就是藐視上帝已經在自己族群中的運行的歷史計劃,生活在聖經猶太人的超歷史計劃的幻覺中。當作者以越南僧侶為例子指出,在實踐的層面上,「超歷史」無法避免來自「歷史」的衝擊,亞洲的佛教徒愈來愈發現他們必須為自由、公義與和平而戰時(頁270-4),一些基督徒卻生活在佛陀類型的出世神學中。

宋泉盛的卓越之處就是故事神學,通過上帝在各個族群歷史中的運行來認識上帝。人類心靈中最根深蒂固的就是將我們與上帝、我們與別人結合起來的愛。歷史真正的意義就是愛的律動。在愛里,上帝的歷史與人類的歷史融成一體。歷史就是愛的表達,活潑且情趣盎然。如果歷史是愛的創造,那麼我們應該在歷史中尋找它運行的方式。換言之,歷史提供我們線索,使我們能夠看出,在創造與救贖的工作中,上帝與人如何融成一體。歷史是上帝與人之間愛的故事。如果歷史是上帝與人之間愛的故事的開展,被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人反覆述誦,那麼神學具有一個解釋歷史的任務:以聖經信仰來解釋這些愛的故事,將它們正確地關聯到彰顯耶穌基督身上之上帝的愛。這將使亞洲的基督徒脫掉西方神學的緊身衣。(頁187-8)

我們可以看到這裡是宋泉盛的因愛稱義。我們需要看到因信稱義的庸俗化,就是靠自己相信因信稱義而稱義,而根本就忽略了什麼是信。當我們談因信稱義時,這裡的信不是相信,而是信實,是上帝的屬性。如果靠相信稱義,這本身就是靠人的行為稱義,因為相信是人的一種主觀行為。所以很多神學家已經發現一個敏感現象,就是當一個人宣稱不相信神時,我們應該搞清楚他不相信的是什麼樣的神;同樣,當一個人宣稱相信神時,也需要搞清楚他相信的是什麼樣的神。歷史上的宗教紛爭就是將自己主觀相信的那位神取代客觀存在的那位信實的神。有些人不知道自己已經因信稱義了。這就是「匿名基督徒」的現象。

相對於基要派的傳教士和神學家一心一意繼續傳揚「不悔改即定罪」的信息,絕大多數「自由派」的基督教思想家所能做的只是:在虔敬的佛教徒或印度教徒中看到「匿名的基督徒」,或是在佛陀或孔子身上發現「隱姓埋名的基督」。「匿名的基督徒」(anonymous Christians)、「隱姓埋名的基督」(Christ incogntio)。這些名詞是德國天主教神學家拉內(Karl Rahner)提倡的(頁25-6)。在人類的歷史中有不少的人為上帝作事,卻不知道自己正在服事上帝。他們所作所為,為那些在絕望中的人帶來盼望,黑暗中的人帶來光明,瀕臨死亡的人帶來生命,受監禁的身心帶來自由。當他們這麼做時,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傳遞了上帝救贖的能力,給那些迫切需要幫助的人。(頁268)

在宗教多元的社群里審視上帝的歷史作為,我們必須直面上帝在非基督徒群體的作為,就像上帝在基督教或猶太人歷史中的作為。在教會史上,我們可以看到太多以上帝的名義行邪惡的、違背上帝的事;相反,我們可以在非基督徒身上看到耶穌基督、合神心意的行為。所以巴特所說的「只有一個東西具有決定性;這個東西就是耶穌基督的名」(頁183),這個是站不住腳的,是大有問題的。未受基督教直接影響之國家與人民的歷史並不是「自然的歷史」,與上帝「救贖的歷史」無關。事實上,這世界並沒有所謂的「自然的」歷史。救贖的力量普遍列國列民中,斥責人墮落污穢的的一面,也鼓舞人類神聖高貴的一面。這幾位少數的義人構成我所謂的「救贖因子」(redemptive elements)。使得歷史不至於完全毀滅與絕望的,正是一群少數的義人。(頁265-7)

這樣,教會宣教的重點,不在於贏得其他宗教信仰的人改信基督教,而在於認識並經驗上帝在世界中的救贖工作。基督徒必須謙虛地承認一件事:作為一個宗教組織的基督教會不足以拯救全世界。這不但是個歷史事實,也是個神學真理。在亞洲,作為一個宗教組織的教會是宗教中的少數,現在如此,將來亦是如此。亞洲的基督徒應該和其他的宗教及意識型態的人攜手合作,以自由、平等和公義來改造亞洲社會。不同宗教與文化的心靈不可再閉關自守,孤芳自賞。我們必須互相尋找對方,攜手合作。不是在理論與教義的爭論中尋找,而是在人民的生命與死亡、苦難與盼望中尋找。(頁268-9)

我們必須從復活來了解歷史,尤其是被封閉的歷史。對歷史的最佳寫照是啟示錄的異象。因此,啟示錄可說是一部歷史。那部歷史可看成是將未來與過去交織於現在而彰顯出來的異象。啟示錄5:1-5封密的書卷即是封密的歷史。這樣的歷史是抗拒復活能力的歷史,已經成為過去、已經死亡。如果歷史一直被封密,我們的命運也就一直被封密(頁532-3)。尤其是陰暗的歷史,教會的、國家的、族群的,必須被打開,敞亮在真光之下。比如,最近的,為什麼在二戰時期,德國、日本的國家教會作為集體普遍站在軍國立場上,而只有個體的無教會主義運功的基督徒平信徒?我們可以對比日本教團與德國教會的雷同之處,以及內村鑑三的「無教會主義」與潘霍華的「無宗教的基督教」概念的雷同之處(頁454-5)。從這些基督徒集體與個體的角度對比,我們可以說良心是偏向個體性的。只有讓歷史復活,我們自己才能復活,才能成為上帝創造的同工。

我們必須認識到上帝的無能,然後才能知道上帝的大能。德國神學家潘霍華在監獄裡經驗到的上帝正是這麼一位上帝。他被處死刑前,寫道:「上帝在這個十字架上,讓自己被這個世界所棄絕。祂在世上軟弱無能,可是正是這樣的方法,也唯有通過這樣的方法,祂與我們同在,並且幫助我們。馬太福音八章七節說得很清楚,基督幫助我們不是靠著祂的全能全知,而是靠著祂的軟弱與受苦……上帝只有受苦,才能幫助我們。」自從潘霍華之後,「上帝的無能」(the powerlessness of God)成為一些神學家研究的主題。(頁360)

《第三眼神學》從英文初版的1979年到中文修訂版的1998年,跨度近二十年,剛好與台灣民主化進程相吻合。宋泉盛的「亞洲神學」、「故事神學」,以「基督救贖」、「人權」、「鄉土」、「自由」、「公義」這些概念為最基本的認知元素。宋泉盛所曾經主持的台南神學院培養了大批社會運動領袖。宋泉盛長以英文著作,成為向世界輸出亞洲神學元素的重要成員。宋泉盛於1997年當選為「世界歸正教會聯盟」(WARC)主席,這是第一個亞洲人WARC主席。還在1997年版的《當代神學家》(Divid F Ford ed.,The Modern Theologians, 2nd ed., Cambridge: Blackwell)評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神學家之一」。

本書信息:

宋泉盛。第三眼神學:亞洲處境的神學構建。修訂版。庄雅棠譯。台灣,嘉儀:信福出版社,1989.10初版,1998.1三版。(英文初版:Song, Choan-Seng. Third-Eye Theology: Theology in Formation in Asian Settings. Maryknoll, N.Y.: Orbis Books,1979.)

信仰與思考,歡迎您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基督信仰學術研究 的精彩文章:

TAG:基督信仰學術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