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解一張照片》理解一張照片:切·格瓦拉的遺容和吐斯廉的群像
新近出版的約翰·伯格(John Berger)的文集《理解一張照片》,由英國作家傑夫·戴爾(Geoff Dyer)彙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任悅翻譯。自五月初,斷斷續續讀至前夜,合上書,又翻到這本書第一幅照片處。
歿於39歲的切·格瓦拉(Che Guevara)的屍體被置於畫面前景,面容未曾凋敝,依然保持著阿爾貝托·科爾達(Alberto Korda)所攝肖像《英勇的游擊隊員》中的英武氣息,彼時格瓦拉31歲。
阿爾貝托·科爾達1960年3月5日拍攝的照片小樣,其中包括《英勇的游擊隊員》初始版本
儀式感,伯格提到,這種感受不僅源於格瓦拉維繫如初的遺容(「如生」的表象可以在許多石膏像上見到)留存且散發出的關於「尊嚴」和「抗爭」的信號,同時還被屍體的展示以及周圍的軍官和記者對其進行檢視的行為所激發。這兩個方面映射的儀式感,實際上是彼此對立的。前者是一部分照片的觀看者(尤其是「站隊」于格瓦拉方面的、延續至今的支持者或信仰者)自身情緒的投射,後者則是站在格瓦拉意識形態對立面的死亡執行者借攝影師的鏡頭意圖傳達的、展示戰利品的儀式感。如伯格所言,後者在「製造死亡的範本」以「作為政治警告」。
被製造成死亡範本,或者說在死後變成標本、宣傳物而展示,看起來像是蝴蝶被置入標本箱那般的無力,但對格瓦拉來說也許是一種借力使力的策略——很少有人(哪怕是流傳後世的英雄)像他這樣於身後化作功效強勁的圖像,持續進行著對精神力量的「輸出-被賦予-輸出」的循環。伯格將格瓦拉生命的逝去設置成了後者預想的死亡,他預想的死亡「不再是一個奴僕表忠心的手段,也不是一個英雄悲劇的必然結局」。他的死亡以及由他生成的圖像符號,在被後來者披上神話的袈裟之外,本身已經形成了一股力量:「不是要遵守所謂歷史的『法則』,而是要服從他自己存在的歷史性本質。」伯格認為,格瓦拉預想的死亡「成就了存在於『自我』與『世界』之間的一種權衡尺度:一個足以衡量他的全部奉獻和完全獨立的尺度。」
「預想的死亡」是生命的終章對每一個未來的犧牲者或者殉道者的「福利」,在沒有選擇的前提下給予選項。作為圖像的格瓦拉有一個善終,無論是《英勇的游擊隊員》還是死後的那幾張照片,都成為了後來者為其「續命」並維繫香火的「聖像」。不過,這樣的「善終」即便在功能上是樂觀主義的,但代價本身無法忽視——這代價可以讓個別的犧牲者成為紀念碑,亦可表現為數字和粘稠的、連成一片的歷史敘述,後者是為常態。
格瓦拉一生之經歷、關於他的種種故事以及他生前身後的攝影圖像,共同為他被「預想的死亡」那一瞬間賦予了厚重而閃耀的光輝,但其他的犧牲者——那些在奧斯維辛、達豪、盧安達布雷達的亂葬坑……以及柬埔寨吐斯廉監獄和瓊邑克殺人場中被挖出的死者,在行使自己「預想」死亡的「權利」之前,最多的一次報酬只有一張肖像。
金邊吐斯廉屠殺博物館中陳列的部分「囚犯」肖像照 Mimic攝
阿爾貝托·科爾達仰拍了格瓦拉,金邊吐斯廉監獄(Tuol Sleng)的囚犯們則被規整地置於「不偏不倚」的照片檔案之中。經由這些圖像,人們提醒並確認將要到來的死亡(但更多的是對今後的觀看者而言)。在被改造成監獄檔案室的監禁、凌虐之所的陳列架上,這些即將受到殘酷虐殺的人的照片讓觀看者想起理查德·阿維頓拍的西部肖像——他們中許多人的表情平淡(不叫平靜),以至於會有引發過度闡釋或者庸俗的「英雄主義」反饋的危險。然而,他們在被攝之後很短的時間內所要面臨的死亡才是真正的危機。
這是一出多麼詭異的對比:波爾布特的信眾們做的最「理智」的一件事就是把這些攝取、吞噬受難者尊嚴和生命的肖像照片歸檔。而後來者再面對這些肖像承載的一個個亡者時,究竟是把他們想像成單個的格瓦拉,還是將他們的集合視為某種未曾發起的抵抗?兩種方式或多或少都是披著浪漫主義的美化披肩,然而問題在於,他們中的大多數在拍攝行為的前後,絕不會考慮過自己將以這樣一種毫無控制力的方式進入、鋪就大寫的歷史。或者說,與格瓦拉相比,他們的區別在於:在拍攝之前,他們並沒有選擇以這種方式預設死亡,或者說預設自己在未來某一天所要喚起的英雄主義。
他們沒有想過藉助照片說話——我們通過這些照片,即便能理解所有暴行,但完全無法理解照片里的人。
如此這般,照片等於死亡的隱喻在這裡有了更直白的表現;同時,死亡也讓照片薄薄的紙基拓展到了無窮之厚,在其中,觀看者與亡者促膝而談——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的亡者。這厚厚的紙基又變化成放置格瓦拉屍體的水泥檯子,或者吐斯廉監獄中綁縛受害者的鐵架子床,在斑斑血跡之中刻滿了雄心或者不甘。
格瓦拉屍體的照片,圖片來源於蓋蒂圖片社(網路)
吐斯廉屠殺博物館中的鐵架子床,牆上照片為彼時被限制在此床上的遇害者的遺體。Mimic攝
理解一張照片:約翰·伯格論攝影
出版社: 理想國丨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作者:約翰·伯格(John Berger)
英國藝術評論家、小說家、畫家和詩人,1926年出生於英國倫敦。1944至1946年在英國軍隊服役。退役後入切爾西藝術學院和倫敦中央藝術學院學習。1940年代後期,伯格以畫家身份開始其創作生涯,於倫敦多個畫廊舉辦展覽。1948年 至1955年,他以教授繪畫為業,並為倫敦著名雜誌《新政治家》撰稿,迅速成為英國最有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家之一。 1972年,他的電視系列片《觀看之道》在BBC播出,同時出版配套的圖文書,遂成藝術批評的經典之作。小說《G》為他贏得了布克獎及詹姆斯·泰特·布萊克紀念獎。2008年,伯格憑藉小說《A致X:給獄中情人的溫柔書簡》再次獲得布克獎提名。2017年1月2日,約翰·伯格在法國安東尼去世。
譯者:任悅
策展人,攝影評論人,攝影教育工作者,現任職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出版有《1416攝影辭典》等著作。
特約編輯:胡昊、馬步勻
TAG:潘多拉的照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