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絡和穴位是什麼關係?怎樣利用穴位來保養自己?別急,今天就來教教你

經絡和穴位是什麼關係?怎樣利用穴位來保養自己?別急,今天就來教教你

穴位位於經絡,像一道「閥門」,調控著經絡氣血的運行狀況。通過刺激穴位,能使氣血順暢流動,從而達到治病的效果。下面介紹心經、肺經、脾經上的重要穴位,經常按摩這些穴位能達到暢通經絡氣血、補益臟腑氣血的效果。方法簡單,效果明顯,而且可以隨時進行,女性朋友們不可錯過。

疏通心經、保養心臟的按摩方法

《黃帝內經·素問·五藏生成篇》中說:「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指心外與形體相結合的是血脈,心氣血充盈與否,外現於面部的顏色光澤。面色反映了一個人的氣血是否充盈。心氣血充盈了,才有「面子」。按摩心經,能補益心氣血,使女人容顏紅潤如花。

少沖穴:位於小指指甲下緣,距指甲角0.3厘米,靠無名指側的邊緣上。經常按摩能夠改善失眠、心悸的狀況,平復緊張或焦慮的情緒。

少府穴:位於人體的手掌面,第四、五掌骨之間,手握拳時小指尖對著的位置。少府穴是心經氣血聚集的位置,可以清熱去火。氣血虧虛的人長按有補益的效果,氣血過盛的人長按有瀉「火」的效果。

靈道穴:位於腕橫紋上5厘米,貼著骨頭邊沿揉。能減緩心跳速度,使氣血舒緩、和諧,能平靜心神。

少海穴:屈肘時,肘橫紋內側端與肱骨內上踝連線的中點處。心腎不交的人燥熱、睡眠淺,按摩少海穴能使人的氣血平和,使心腎相交。

極泉穴:位於腋窩正中,腋動脈搏動處。用大拇指點按極泉穴,撥動裡面的小筋時手指就會發麻,說明心氣血充盈、心經通暢。如果只痛而不麻,就是心血管中有淤積。如果不痛也不麻就是心氣血嚴重虧虛了,需及時補充心氣血。

按摩心經上的這幾個要穴,能調節心臟血液循環狀況,從而達到補益心臟氣血的效果。

疏通肺經、保養肺的按摩方法

《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中說肺為「相傅之官」,就是宰相大人。因為肺司呼吸,主皮毛,能助心行血,並且通調水道。可見肺在臟腑之中的重要地位。肺經的穴位不多,左右兩側各11個穴位,起於中府穴而止於少商穴。魚際、太淵和列缺都是肺經上的重要穴位。按摩這些穴位能更有效地疏通肺經,補益肺氣血。

雲門穴:兩手又腰直立,胸廓上部鎖骨外側下緣處的三角形凹窩正中就是雲門穴。能清除肺氣血虧虛引起的燥熱,還能治療肩臂痛麻。

中府穴:在雲門穴下面3.3厘米處。中府穴是肺脾兩經交匯的穴位,因此常按摩能清潤肺氣血,同時能改善脾虛腹脹的狀況。

尺澤穴:取穴位時,掌心朝上,大臂與小臂成90°角,在肘橫紋橈側凹陷處。尺澤穴能補益肺氣血,增強肺的活力。能清肺熱、排濁氣、灌溉清氣,治療咳嗽和氣喘。同時也可以改善腎虛的狀況。

孔最穴:伸出前臂,掌心朝上,孔最穴位於前臂內側,在尺澤穴與太淵穴連線的上5/12處。簡單地說在掌橫紋23厘米。肺氣血虧虛,以致影響毛髮的疏泄功能,多按孔最穴能補益肺氣血,達到調整毛孔開合的效果。汗液排泄不暢、堵滯的人,可以經常按摩此穴,幫助清理毛孔中的廢物。另外,有痔瘡的人長按此穴,有治療的效果。

肺通過其宣肺作用,將氣血輸布至全身,濡養著肌膚和皮毛,並維護正常功能。常按肺經中的這些要穴,能夠補養肺的氣血,同時改善肌膚粗糙、乾燥的狀況。

疏通脾經、保養脾的按摩方法

脾被稱為「氣血生化之源」和「後天之本」,它的貢獻也很大,能夠生成氣血並運送氣血。同時脾還可以調控人體水液的代謝,如果人體水液代謝失常,體內就會帶留毒素,而毒素正是導致經脈、氣血不通,「摧毀」容顏的無形殺手。養生美顏的關鍵之一就是健脾。脾經起於大腳趾端隱白穴,止於腋下側肋大包穴,左右各21個穴。隱白穴、大都穴、太白穴、公孫穴是脾經上的重要穴位,經常按摩能使脾氣血充沛,脾經順暢。

隱白穴:大腳趾趾甲根的內側,趾甲角旁0.3厘米。在穴位上距皮膚1~2厘米處,用艾條溫灸,灸至皮膚髮紅為最佳。能溫養脾氣血,有效去除脾胃濕寒,消除腹脹等癥狀,同時能治療月經過多和痛經。

大都穴:位於足內側緣,足大趾第一跖趾關節前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能夠增強脾的氣血,治療脾虛乏力、食欲不振。對於腿腳容易抽筋的人也有治療作用。

太白穴:使足底平放,太白穴位於足內側緣,第一跖骨小頭後下方凹陷處。對於心脾氣血兩虛、脾肺氣血兩虛有較好的補益效果。另外也能治療便秘和腹瀉。

公孫穴:位於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際處。按摩公孫穴可以治療脾胃氣血虧虛引起的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由於公孫穴為八脈交會穴,與沖脈相通,也是治療婦科的要穴,如痛經。

臟腑氣血充沛、經絡暢通,才能將營養物質輸送全身。養護好心肺脾,不僅能補養臟腑氣血、使經絡氣血旺,而且能使容顏不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穴位 的精彩文章:

每日一穴位——志室
人體的穴位有什麼用?穴位的本質又是什麼?

TAG: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