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自稱是個佛系跑者,可全馬302,每場比賽都在進步,他是怎麼做到的?

自稱是個佛系跑者,可全馬302,每場比賽都在進步,他是怎麼做到的?

他叫張明歡,北京人。幾年前,在他的記憶里,跑步跟自己八竿子打不找。

雖然他從小在運動氣氛比較濃郁的北京長大,經常看到路邊、公園跑步的人,知道每年舉辦的轟動京城的北京馬拉松,覺得它很有意思,作為一個普通百姓能夠有機會在那麼正規的賽場上比賽,它並不像世界盃、奧運會那樣只能在家看看,一般人真的摸不到更別提參與了,也覺得跑馬拉松的人可真厲害,也曾幻想有朝一日可以去跑一個馬拉松,但是他覺得自己一直很懶,而且是個吃貨,更別提沒事跑步去了。可機會它就真的慢慢向他靠近了。


因發福而跑步,因快樂而堅持

張明歡以前一直挺瘦,身體不好,得了肺結核。後來病好了康復了,身體也就慢慢胖了。2016年5月一次理髮後,張明歡發現鏡子里的自己完全發福了,再看看之前的照片,這顏值差別有點大!回家一稱都150多斤了,不知不覺中居然長了斤30斤。天吶,發生了什麼?!整個人都不好了,內心似乎受到重大打擊的他,於是痛下決心要減肥!

可是他想想自己懶呀,去健身房練,要想能幾個月瘦下來,每天不得練個一兩個小時,自己的時間又沒有那麼充足,還是算了吧。於是就想到了跑步,這個簡單,下班後就可以跑,自己住的小區旁邊就有個小河,河邊的步行道倒是不錯,也比較省時間!

跑步半年,減重20斤。

不對自己狠點是不行了,「那會兒靠的真是毅力,覺得再不跑我這個人就完蛋了。」於是,張明歡下班後就逼著自己在河邊跑,差不多700米的步行道,他跑8個來回,差不多12公里,周末選一天起早跑馬路,去拉個半馬,每周大概跑5天。跑多了,速度也逐漸上來了,原本12公里的距離不到1個小時就跑完了,月平均跑量也達到了300公里左右。就這樣堅持了半年,到了2016年底,張明歡的體重降到了130斤內。

剛開始跑步的時候,張明歡也遇到各種問題。他住在南三環,附近沒有什麼跑步比較方便的操場或公園,懶癌又重的他,又不想遠去其他場地跑步,自己也沒有可以一起跑的朋友,只能一個人在河邊來回地跑,有時候路人會投來異樣的眼光,這就很尷尬啦~此外,一開始跑步,也不懂需要跑前熱身、跑後拉伸,也老受傷了,只能自己一個人調整。

沒有跑步的日子,是不快樂的。

跑了半年,減重成功的張明歡本想暫停跑步,但是兩三天不跑就覺得不開心,跑步上了癮,覺得堅持跑步除了可以帶來健康,還可以減少一些相對不好的愛好,比如夜間的吃喝玩樂,打遊戲等,再加上家人一直比較支持他跑步,跑步成了他的一個愛好,感覺也挺好玩兒,就這樣慢慢堅持下來。


跑馬拉松隨心跑,開心就好,原來如此「佛系」!

張明歡說自己跑步都比較佛系,因為自己有一個特點就是「懶」:懶得去健身房,就選跑步了;懶得去找更好的場地跑步,就跑跑小區周邊了;懶得參加比賽,跑步兩年就跑了三場半馬、三場全馬,大多比賽是北京的、還是被朋友忽悠去的;懶得去練間歇提速度,跑步配速跟著感覺了;自己閑暇時間除了跑步,就比較喜歡養一些花鳥魚蟲了……

果然有北京小哥逗比的潛質!「佛系跑者」有跑步堅持兩年,月跑量達到300的嘛?有全馬PB跑到302的嘛?有……有如此之「懶」的嘛?這種「佛系」教教小編好不好,小編也想學學跑個302~

跟「未達到計劃跑量,半夜也得跑夠;不斷PB是必須的,輕傷不下火線」的「魔系跑者」不一樣,「看淡輸贏,跑步隨心,PB不喜,PW不驚,一切都為開心」的「佛系」特徵,在張明歡的跑步過程中確實體現的很明顯。

起初剛開始跑步的兩個月,張明歡也沒有用什麼運動APP記錄,就用身體感覺舒服的速度跑;後來朋友說這樣跑都不知道跑了多少,沒啥效果,他就去買了塊運動手錶。自己跑步的場地從小河邊逐漸轉移到了北京的大馬路,跑了差不多四個月的時候,在朋友的帶領下刷了個三環。

10月,2016北京鳥巢半馬,家門口的比賽,「我跑步的初衷也不是為了比賽,去就是為了有個場地和條件看看自己可以跑多快,平時老跑小河邊、大馬路,比賽就有場地可以敞開跑,不用擔心馬路上的車輛,比賽當中還有補給,想試試跑比賽啥感覺。」第一個半馬,張明歡跑的比較順利,1小時35分完賽。

2017年4月,北京長跑節,半程完賽130。

朋友們拉他一起報5月的秦皇島馬拉松,張明達本身不太愛出遠門比賽,比較折騰,「大家都報了,那自己也就報一個吧,反正有個伴兒」。就這樣報了名。可是快到比賽了,朋友們因為各種原因決定不去了,比賽前一天,張明歡孤獨一個人去了秦皇島。

首馬跟很多人一樣,張明歡跑到35公里的時候跑得生無可戀,就在想自己當初為啥要報名,來找罪受,一點都不好玩兒!到了41公里,腿還抽筋了。想想也快到終點了,畢竟首馬,給人生多增加點經歷,就堅持一下吧。最終3小時17分鐘完賽。

10月北馬,第二個全馬,他又PB了,310完賽。

2017年下半年,張明達跑步比較鬱悶,因為他基本天天一個人在家門口馬路跑,就這決定了配速不能太高,要不不安全。後來遇到了朋友推薦快樂跑團,有幸認識了劉繼承教練,感覺敞開了另一扇大門,他也嘗試著出門和大家一起跑步,即使被套圈也是很開心,有問題也有人幫著解答了。一個冬天的跑步,感覺狀態不錯,定了個小目標:2018年跑進300,取得個波士頓馬拉松參賽資格。但是參加那場比賽呢?

朋友們說無錫跑馬當天老下雨,前兩年不是都下雨了么,你今年去跑肯定出成績!張明達就報了無錫馬拉松。結果,今年錫馬當天沒有雨還挺悶熱,他仔細想想還是保命要緊,就不拼速度了:「比賽最後階段要是感覺太累了,我不會硬去拼,還是要給自己留一口氣,老擔心自己比賽的時候會猝死」。不過,這次他的全馬又刷新了PB,302完賽。

又是一年北京長跑節,定了今年半馬跑進125的目標,在這次比賽中,他做到了,1:24:52完賽。

他不斷PB的秘密或許是……

一次次的比賽,他的成績總在進步,他是怎麼做到的?小編總結了一下張明達這兩年的跑步經歷,發現他不斷PB的秘密或許是這樣的:

1. 減重成功,應該是他速度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2. 訓練上,積累跑量,量變引起質變。

平均月跑量300公里,平時有氧為主,周末再加上個長距離的耐力訓練,加上日復一日的堅持,不出成績都難。

3. 心態:比賽一般沒有什麼目標壓力,輕鬆開心去跑就好。

張明歡說:「不管跑步為了減肥、為了健康還是想參加比賽跑出成績,在尊重科學跑步知識的前提下,大家只有多多堅持才會有效果。在跑步上,我也沒啥大理想,主要為了身體能健康點,因為喜歡就越跑越多了。還有一點就是,我說一下感想,跑步並不會佔用你太多時間(專業大牛除外,只針對跑步愛好者),而且跑步很簡單,並沒有那麼難。如果面前的你對跑步也感興趣,請多邁開腿去體驗一下吧。」

我們選擇跑步,都因一個理由,或為健身,或為解壓,或為榮譽……如果選擇了,喜歡了,那麼就請堅持。小編身邊也有很多「佛系跑者」,他們也是真心熱愛跑步,一直在默默地跑著。因為各種原因,很多人也不會以參加馬拉松比賽為目標,他們只是喜歡跑步,享受跑步的過程。

把跑步作為一種修行,以平常心對待,漸漸地把跑步融入生活,跟吃飯、睡覺、喝水一樣平常的日常,你會發現跑步的快樂會更加純粹和安靜,也更能發現跑步以外的快樂和追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98跑 的精彩文章:

跑步有時感覺膝蓋疼?勸你看看這篇文章
「1天40賽」的國內馬拉松,熱潮背後仍需正視差距

TAG:98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