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劉長樂對話星雲大師:明知人生是一個「空」的結局,我們為何還要奮鬥?

劉長樂對話星雲大師:明知人生是一個「空」的結局,我們為何還要奮鬥?

星雲大師

現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長,

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

致力於推廣「人間佛教」

做到了以入世的事業印證出世的精神

劉長樂

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

傾力拉近全球華人距離

用10年將鳳凰衛視打造成了

影響遍及全球的最大華語傳媒機構

他將佛學融入管理

實現了以出世的精神指導入世的事業

星雲大師為推廣「人間佛教」雲遊四海,將佛光山在全球的二百餘所道場管理得井井有條,被人尊為「管理大師」

傳媒大亨劉長樂先生,亦有「神秘大佛」的美稱。

當佛學泰斗遇見傳媒大亨,當佛法遇見活法,兩位高人的對話真的是字字珠璣,發人深省。

他們的對話里,不僅有關於生意成功的秘密,更有關於生死的奧義……

劉長樂先生:大師,按照佛教的觀點,人生的所有一切,包括幸福、煩惱、快樂、悲傷、財富、貧窮,都會過去。請問大師,明知人生是一個「空」的結局,我們為什麼還要奮鬥呢?

星雲大師:過去的雖然過去了,也還會再來。像春夏秋冬,冬天會過去,春天會再來;像人生,生老病死,老病死了,還會再生。就如時鐘「1、2、3、4、5、6、7、8、9、10、11、12」,轉了一圈,它又會再回來。

這個世界永遠是一個環形,所謂因緣果報,前世、今生、來世都有關係,來的會來,去的會去,來來去去,去去來來。所謂生了要死,死了要生。

我們了解,人死亡的只是身體,物質的東西無常,但是心靈、生命不是,它等於木柴,這個木柴燒了,另外一個木柴又生長了,生命之火一直會延續。所以,為善事,做好人,不要灰心,不要以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都落空了,所謂「一江春水向東流」,不管水流到哪裡去了,還會再流回來。

劉長樂先生:大師剛才所講人之一生,讓我想起一個朋友的簡訊,叫「八然堂」:忙時井然,閑時自然;順多偶然,逆多必然;得之淡然,失之坦然;褒則常然,貶則泰然。悟通八然,此生悠然。

大師一定還記得我那位得了肺癌的老友,當時醫院診斷說他的生命只有四個月了。在疾病的折磨下,老友越來越煩躁易怒。無奈之中,他弟弟對我說:你和星雲大師很熟,能不能帶我大哥去見見大師,給他點撥點撥?

我知道您非常忙,也很勞累,但人命關天,安撫一位垂危者也很重要,躊躇再三,還是向您說了,您立刻爽快地答應了。見面那天我感冒了,但不願錯過當面求教的機會,就戴著口罩和老友一起去了。

您當時對我們講了兩層重要的意思。

星雲大師:生,也未嘗可喜;死,也未嘗可悲。在覺悟者的眼中看來,生,是死的延續;死,是生的轉換。

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生死一如,何足憂喜?

有些人臨死的時候,苦苦戀棧世間的七情六慾,放不下子孫家產,不想死、不肯死,好比烏龜脫殼之被撕裂、被銼刮一樣痛苦。

佛教不是這樣,在佛教里,人死亡之後,脫離了千鈞萬擔的軀殼,感到無比的輕鬆,就像「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一般飄然瀟洒,優遊逍遙。

經過死亡的通道,人可以提升到更光明的精神世界裡。

劉長樂先生:您講得泰然,朋友聽得入神。回去之後,我這位朋友的情緒變化很大,非常和順平靜,甚至能用一種詼諧的豁達對待生死。一年之後,這位朋友走了,他的兒子和太太請我轉告大師:他走得很安靜很坦然。

星雲大師:人的一生,都生活在五欲六塵的追逐里。世間什麼是我們的?世間有沒有永遠存在的東西?所謂「真理」,必須符合「本來如此、必然如此、普遍如此、永恆如此」這四個條件。「無常」,就是如此。

因為「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所以會精進修行;生理細胞有新陳代謝的無常,因此能常保身體的無限活力;「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人事的新舊更遞也是無常的變化,如此社會有機體才能常顯生生不息的青春生機。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但「無常」,而且「無我」。所謂「我」,是恆常不變的實體,具有自我主宰的功能,然而,世界上有沒有能單一獨立、自我存在、自我決定的永恆事物?當然沒有!

能夠明白這些真理,人生才能如行雲流水般自由自在、任運逍遙。

劉長樂先生:大師所說,正如達摩祖師的教誨:如果你害怕生活的激流,總想脫離這個激流,表示你執著於激流。你越是與激流拼搏,你遇到的阻力就越大。

怎麼辦呢?應該與生活的激流融為一體,萬事隨緣,讓因果自作定論,這樣反而能獲得更廣闊的空間。

星雲大師:生命是激流,我們只有先認識到此身為人的弱小,才能「向死而生」,勇敢地面對恐懼,面對死亡,在萬丈紅塵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度過不得不過的這一生。

心正則一切皆正,心凈則一切皆凈。治人先治心,心治則身治,身治則一切皆治。不是用規矩來要求人,是尊重、包容、平等,彼此立場互換,要讓人「感動」後心甘情願地發心奉獻,是一種「無為而治」。

劉長樂先生:有一次,鳳凰在香港召開股東大會,一位特意從內地趕來參加的股東在建議書中說:「我們最引為自豪的,是鳳凰的誠信……」我當時聽了非常感動。「誠信」二字,就是企業的金字招牌,尤其是對媒體而言。

如果你說的話沒人相信,那這個媒體還能持久嗎?你總是騙人,你的企業能長久嗎?

在我們傳統的道德中,誠信是作為個人道德的一部分而存在的,但對於現代社會,信用是對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總體要求,是對未來的一種承諾與抵押。

在人際關係、商業關係中,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

信息、信任、信譽,三信共生就是義,包括尊重他人的信仰和隱私,尊重與自己不同的文化,尊重世界通行的遊戲規則,尊重反對自己的人……信譽施與四海,信譽自生。已諾不信則兵弱。這是真理,違背了就會受懲罰。

星雲大師:信用可靠是經商之道。商人不論經營的商店大小,一定要有信用,有了信用,各方顧客也就會雲集而來。一個有招牌的商店,它的信用遠近皆知,主顧之間,都能互相信任。

因此,有時候顧客上門,手頭不便時可以賒賬,等到逢年過節才來結賬,甚至平時只要招呼一聲,所需的物品立刻包裝完畢,就能方便帶走。古老的中國社會,視「信用」為人的第二生命,哪像現在的退票、假貨、仿冒等行為層出不窮,真是人心不古。

劉長樂先生:有一個知名刊物的記者問我:你認為一個優秀員工的標準是什麼?我說,第一是忠誠,第二是能幹。

我所說的忠誠並不是從一而終,永遠對老闆和上司唯唯諾諾,而是一種職業責任感,是承擔某一責任或者從事某一職業所表現出來的敬業精神。

巴頓將軍曾說過,只要忠誠就能做到不折不扣地執行,只有忠誠的士兵才會情願為他的國家流血犧牲。一個人的忠誠度越高,他的執行力也越強。

荀子說:「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現代人有一種逆反心理,也許正是對忠誠的誤解,使我們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忠誠,導致中國在進入商品經濟社會之後,陷入了誠信危機。

星雲大師:誠信是社會關係的黏合劑,能使夫妻之間和諧生活,商業買賣不受損害,政治體制安定穩固。沒有誠信,婚姻將會失敗,選民將會變得冷漠,企業將陷入混亂。所以,做人要對上不欺天,對下不欺人,對內不欺心,對外不欺世。

劉長樂先生:抱朴守拙向來是中國哲學中的最高智慧,傻人有傻福,這是民間的經驗總結。所以人還是要講誠信,不要總是想著怎麼佔便宜。

星雲大師:成功失敗,不在於風水,不在於命運,不在於鬼神,甚至不在於別人的破壞;成功的條件,在於自身的健全。

佛教言:「如是因,必得如是果。」沒有經過春耕夏耘,如何能有秋收冬藏呢?因此,一個人之所以成功,必有成功的原因;之所以失敗,也必然有失敗的理由,成敗之間,操之在我,能不慎乎!

有人問星雲大師,您成創建佛教事業的秘訣是什麼?

星雲大師說,利用每一天的零碎時間,用心思考。

我們可以看出,不管是星雲大師在全世界創立人間佛教還是劉長樂創辦鳳凰衛視,這背後的秘密無不在一個「誠」字。

大師說:心正則一切皆正,心凈則一切皆凈。那麼,心誠則一切皆成。

心是我們創造的源頭,心也應是我們回歸的根本。借事修心,借事練心,借事回歸真心,恐怕才是我們在這個世界奮鬥的終極意義吧。

助建寺廟 功德無量

期待您的支持與參與

三寶門中福好求,一文付出萬文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龍禪寺 的精彩文章:

來果禪師經典語錄:放下!
皈依佛門的意義

TAG:黃龍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