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雙成:歲月隨記我的表弟鄧金華
鄧金華在釀酒
鄧金華在補盤箕
圖文 | 歐陽雙成
當你穿行縣城的和塘街,你不僅能感受到老永豐鎮古老的歷史氣氛,不經意間還會聞到一股米酒的香味,循著酒香而去,一塊白底小牆面招牌:″光裕發百年老米酒坊"就映入了你的眼前,酒坊的老闆是傳承了父輩的傳統民間釀酒法的鄧金華。
我與鄧金華是表兄關係,他的外婆是我外公的親姐姐,他父親我喊大大爺,他母親我喊大大娘,他有7兄弟,一個妹, 他在兄弟中是排第六,最細的是個妹妹。
他父親叫鄧光紹,是土生土長的永豐鎮和塘街人,他父親解放前為了生計,邀好友毛裕柏共同開了一間酒坊,酒坊招牌採用倆人名字中各一個字叫:光裕,再加上一個發字,寓意是生意興隆發財。後來毛裕柏不來開酒坊了,他父親就和母親把酒坊做了起來,招牌也就沒有改了。
他父母開酒坊,釀酒的方法是採用傳統的工藝,酒麴是自己上山采草藥配製的,釀造的純米酒味香純正,"光裕發酒坊"養著一個家,在永豐鎮和塘街漸漸有了名氣。
1952年縣裡成立"人造社",他父親就加入了"人造社",當學徒做木匠,1956年國家實行企業改造,開展公私合營,"光裕發酒坊"由於不具規模,無法納入公私合營,加上國家處於百廢待興時期,酒坊在大形勢下不得不關停。
鄧金華的父親工作的"人造社"後改為縣建築工程公司,他父親幹了28年工作,於1980年光榮退休,他就頂職進了工程公司工作,當上了建築泥工師傅,但他工作到1994年就成了下崗職工。
工作單位垮了,他失業了,兄弟姐妹大都在外參加了工作,父母卻老了,父母身體不好了,為了家裡的生計,他不得組織些人到處攬活,幫人建房子,同時不聲不響地擔負起了照顧父母的責任。
那個時候的建築業,單位上的大建築工程又攬不倒,私人的建築工程又少,私人的建築工程一般都是包工不包料,工價又低得很,做大工師傅只有16元/天,做小工師傅只有14元/天,但是他所組織的人員,個個都是很勤快的人,他攬的建築工程,都是按建築工程公司的模式施工,因此他所建的私人房屋工程,房主人家對他的施工質量,都是非常滿意。
1994年的2月,他年邁的父親病了,兄弟們都在外工作,妹妹也成了家,他不聲不響地,獨自一個人承擔起了照顧父親的責任,白天在建築工地上做工,晚上就陪著父親睡覺,給父親擦身,清理屎尿,洗衣服,寒冷的天氣下,在河裡給父親洗衣服,雙手凍的象個包子,他沒有半句怨言。8兄妹的父親病了,好像是他一個人的父親,他妻子支持他招呼父親,但內心對他有點想法,直到1995年他父親去世,兄妹們對他日日夜照顧病了的父親,都表示要對他的辛勤付出,在辦理父親的後事費用上,給他點點補償,但是他認為父親病了,照顧父親的身體是應該的,不想要年老的母親把身體累壞了,是兒女應該做的事情,兄妹情血濃於水,兄妹的情領了,補償就莫講了。
實在地講,他的家庭條件在兄妹家庭條件中,是算經濟條件差的,他妻子沒有單位,是個純家庭主婦,跟著他在工地做小工,妻兒的生活責任,都是靠他攬點小工程,賺點小錢過日子。
他父親去世後,母親整天都沉浸在思念丈夫之中,為了緩解母親的孤獨寂寞,他每天工作回來,吃了晚飯後就去和塘街陪母親,幫母親做做家務,為母親倒洗臉洗澡水,洗衣做飯,和母親說說話,晚上就伴睡在母親的腳頭,寒冷的冬天裡,他每晚在睡覺時,都會把母親那雙冰冷的雙腳,緊緊抱在自己的懷裡,用自己的體溫為母親暖腳,他整整陪伴了母親3年,直到妹妹回來招呼母親後,他才放下心來。
2003年,年邁的母親不小心摔斷了腳手,他和妹妹倆人,精心護理受傷的母親,每天保證時刻有人在母親身邊,喂飯喂水,接屎接尿,按摩翻身體,陪母親說說話,直到母親傷愈,半年都末離開過母親,街坊鄰居看到他如此孝敬父母,都稱讚不已。他母親於2010年去世,享年80歲。
失去了父母的他,也是50多的人了,由於年齡大了,只能賦閑在家,利用父母留下的舊房子,重操起了父母100年前釀酒的老本行,仍舊採用了"光裕發百年老米酒坊"招牌,天天可以在老宅里感受到父母的存在,傳統的節日不忘給父母上柱香,看看神台上的父母遺容。
百善孝為先,父愛如山,母愛似海!
表弟鄧金華孝敬父母的精神,令我感動,值得我學習,他在我的親戚關係人中,應該是孝敬父母的典範!
我祝福他:今生永遠幸福、平安、健康、快樂!
作者:歐陽雙成,男,出生於1950年代,永豐鎮人,縣水利局退休幹部 。
TAG:中里微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