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信託業大佬也違約,欲防投資風險,趁早摒棄「不良慣性動作」

信託業大佬也違約,欲防投資風險,趁早摒棄「不良慣性動作」

自年初以來,信託公司產品延期兌付的消息頻頻曝出,甚至一些知名的大型公司也冷不防「中招」。一方面是信託產品屢屢「踩雷」,另一方面信託業一直為投資者青睞的剛性兌付即將退出舞台。一時間,信託投資者感到有些無所適從。未來選擇信託產品,投資者該注意哪些細節?面對新的兌付模式,又該如何保障自身權益?

信託業「踩雷」漸多發

今年以來,市場懷著擔心的目光關注各類信託違約事件,而近期行業大佬中信信託的「擦槍走火」再次引發熱議。

據了解,由中信信託擔任發行人、平安信託擔任投資諮詢顧問,名為「中信·長天2號北京黃金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以下簡稱「長天2號」)的信託計劃構成違約,中信信託發布的臨時信息披露報告顯示,中信信託已向北京黃金實際發放總額為5.45億元的貸款款項。

此前,中信信託已經歷一場「爆雷」。中信信託曾於日前發布公告,稱天房集團應於5月18日償還的2億元本金及利息可能發生違約風險;隨後天房集團公告稱,已與中信信託確認,將依照合同約定按期還款;5月18日,中信信託公告稱已收到借款人天津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應償到期貸款本息,該信託計劃首期按時兌付。

除了中信信託一個月兩次「踩雷」外,四川信託、民生信託、國盛證券等近期也都出現類似情況。

日前,華創證券對投資者發出通知,稱其管理的「華創中科金一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本應於4月28日期滿,但因資金最終投向的中科金控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未能及時還款而觸發違約;而凱迪生態近7億元中期票據兌付違約,更是波及多家信託公司。

另外,中誠信託6年前6800萬元信託項目踩雷,本金也至今未還。

投資者亟待提升風險意識

一方面是信託產品違約多發,另一方面漸行漸近的打破剛兌,也讓投資者感到有些困惑。

未來打破剛兌,投資者和信託公司二者該如何「和諧共處」?資深信託研究員袁吉偉表示,打破剛兌是信託行業討論多年的問題,只不過這次在資管新規下得到進一步推動。

「打破剛兌也需要一些配套舉措,諸如受託人和委託人的具體職責界定、委託人或者受益人權益受侵害時的救濟機制、投資者金融風險識別能力等等。」袁吉偉表示,打破剛兌下,信託公司需要提升自身專業性,更好地盡職履責,而且提高產品運營透明性,加強信息披露,以便投資者能夠更好地進行決策。投資者則需要提升風險意識和專業能力,在產品投資過程中需要通過自身或者藉助外界專業機構,有效評價項目風險與自身風險偏好的匹配性,有效評判信託公司專業能力和專業水平,從而做出合理的投資決策。

打破剛兌後,投資者只看收益率不看項目的「慣性動作」就不可行了。那麼,如何選擇合適的、風險係數較小的信託產品?對此,有行業專家表示,選對信託產品有幾個步驟,首先,還是要看信託公司,我國目前有68家信託公司,其中有央企投資的,也有銀行成立的信託公司、地方政府為企業融資需要成立的信託公司、民營信託公司等等。一般說來,大品牌、歷史悠久、自有資金足、口碑良好、管理嚴格、經驗豐富、篩選嚴格的大公司發行的信託計劃抗風險能力更強,一旦有問題,信託公司有足夠資金進行兌付。

其次,看融資方。融資方,是挑選信託產品中很重要的因素之一。來借錢的公司,是否能夠按時足額還錢付利息,這就需要考察公司的整體情況了。通常投資者可以看公司所在地區是否經濟發達,公司負債情況、償債能力、歷史盈利能力、資產、財務狀況、行業前景、公司背景、管理能力等,等這些情況都一一了解之後就能做出判斷。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信託違約頻發,投資者需要長個心眼,在簽署合同前,要重點關注合同上是否有關於提前結束或者延期的條款細則。萬一一旦遇上違約,就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自身權益。

圖片均來自網路

敬請

請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金融報 的精彩文章:

打造全球最優金融科技生態圈!陸家嘴金融城推2.0版「陸九條」所圖甚大

TAG:上海金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