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風貌通訊的寫作中如何用好「我」

風貌通訊的寫作中如何用好「我」

點擊新聞與寫作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有傳媒的地方,就有《新聞與寫作》!

所謂風貌通訊,指的是用通訊的形式報道某地的新風貌、新氣象的新聞作品統稱。

風貌通訊具有多方面的寫作特點。在人稱的使用上,它也是頗有特色的。

我們從報紙上可以看到,許多風貌通訊使用的是第一人稱「我」。記者往往都以「我」親自出現在通訊之中,敘述「我」在某一地方的採訪活動,以一個目擊者的身份直截了當地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這種表現方法運用得當,讀來能令人感到親切自然,真實可信,並且從寫作上來說也比較自由靈活。

風貌通訊中使用第一人稱「我」,一般說來,有這樣幾個特點。

記敘「我」的採訪活動,貫串始終

風貌通訊寫作中確實可以用「我」的訪問活動作為全文的敘述線索。不少風貌通訊報道某一地方的新風貌、新氣象,就是從記者「我」到了那裡開始訪問寫起。

通訊一開頭,「我」就出場,然後記敘「我」先到了這一處,後到了那一處,依次漸進,直到「我」在這一地方的訪問結束或告一段落終止全篇。所寫的內容均是記者「我」所到之處,「我」不到之地一般不在記敘的範圍之內。

這種以「我」的訪問活動為線索,把一些素材「串」在一起,是比較常見的表現方法,大部分風貌通訊作品使用的都是第一人稱。

描述「我」的所見所聞,真實具體

記敘「我」在訪問活動中的所見所聞,使通訊富有真實感。俗話說:「眼見為實」,一般說,親眼觀察到的事物是實在可靠的。風貌通訊中記者直接出場,用第一人稱「我」,把自己看到的某地新風貌、新氣象的第一手材料報道給讀者,而且觀察精細,描述又具體形象,這就使人感到很真實。

例如,通訊《馬六甲海峽印象》,是北京日報某記者隨我國遠洋捕魚船隊赴西非採訪,途經馬六甲海峽時寫的一篇通訊。這支由八條拖網漁船、一條運輸船組成的船隊,於1986年4月24日上午駛離湛江港,航程22000多公里,途經10個國家和地區的沿海口岸,先後歷時5個月。這篇通訊是記者西非之行系列通訊中的一篇,它向人們展現了馬六甲海峽的獨特風貌。記者也是用「第一人稱」進行寫作的,他把自己在馬六甲海峽中觀察到的種種景象,生動細緻地再現給讀者。

比如在介紹馬六甲海峽繁忙景象時,通訊中有這樣一段:「這裡是我們出航後所見到的最繁忙航段,船隻往來穿行,頻頻奔入眼帘,其中有十幾萬噸級的油輪,有萬餘噸的散裝貨輪,有五顏六色的集裝箱輪,還有輕巧如燕的帆船和遊艇。」

後來在寫到馬六甲海峽的地理特點時,作者又這樣寫道:「我們從馬六甲海峽的東端入口——南海,直抵西端出口—安達曼海,明顯感覺到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這條1080公里長的海峽,西北寬,東南窄,彷彿一把銜在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大喇叭。那海峽同印度洋分界的標誌——韋島,是幾座連綿起伏的小山,其對面的黑色礁石,狀似活靈活現的大海龜。」

以上,不論是對這個海峽繁忙景象的描述,還是對這個海峽的形象比喻,都是記者「我」在航行於馬六甲海峽中親眼觀察到的,它給人以實感。

如果是採取間接介紹的方法,用的是第二、三手材料,雖也可能是真實情況的反映,但這些多種船隻頻繁往來的情景,就難以如這篇通訊那樣寫得具體形象;對馬六甲海峽等的比喻,也難以如這篇通訊那樣使人感到真切。當然,要讓讀者感到真實可信,通訊作者必須善於觀察和精於觀察,這看來是個關鍵。假如作者不具備這個條件,即使在風貌通訊中也用了第一人稱,那麼很可能由於「我」的觀察不力,其所描述的風貌,就不能令人信服,也更談不上增強真實感了。

直抒「我」的胸臆情懷,親切自然

用第一人稱,抒發「我」在訪問活動中的思緒和感情,使人感到親切自然。風貌通訊的作者在反映某地風貌時,面對自己的所見所聞,常有所感,或睹物寄情,或托物言志,或浮想聯翩。這時,用第一人稱「我」的口吻,則更便於暢抒這種發自內心的感受。而對讀者來說,看到通訊作者將自己的心思娓娓道來,即會產生一種如同促膝談心之感。

通訊《夜訪自由神島》,記敘的是記者在訪問美國期間,於一天夜晚參觀自由女神雕像和設於雕像底座的移民博物館時的情景。通訊中先是有條不紊地、比較細緻地描述了自由女神雕像的外部形象和內部結構,接著又具體形象地列舉了移民博物館中陳列的展品,尤其突出地反映華人移民當年嘗過的辛酸和苦楚。觀看了再現當年情況的這一幅幅照片和華人移民留下的一行行悲憤的詩句後,作者觸景生情,心潮起伏。當作者離開移民博物館,結束這次參觀訪問時,通訊最後寫道:

「走出室外,涼意陣陣襲來,夜漸漸地深了。人們重登渡輪,踏上歸途。可是我內心的感覺似乎和來時有點不一樣。時針已近十一點,對岸的不夜之城仍是一片燈火輝煌,巨大的自由神像漸漸遠去,最後消失在茫茫的夜空中。而在我腦際縈迴不去的,卻是那一張張不幸的、神情迷惘的、本世紀初的骨肉同胞們的面孔!」

這一段中用第一人稱「我」所抒發的議論,滿含對本世紀初骨肉同胞的深情,是作者此時此地的深切感受。既議得自然而有深意,又給人以親切感。

曾經,武漢市的早點市場很活躍,「活躍」——是記者到武漢飲食行業採訪後留下的突出印象。通訊《武漢早點市場一瞥》扼要地反映了這方面的新貌。它報道說:武漢飲食網點迅速增加,遍布武漢三鎮;武漢市早點供應品種多,價格也相宜;武漢市一些大酒樓也賣起小早點,他們把這看成是為人民服務的責任。這篇通訊在表現上述這些方面的具體事實後,記者用第一人稱,深有所感地寫道:

「作為在武漢工作和生活多年的人,幾年前我們也為每天早點發愁,排過那討厭的『長蛇陣』。採訪歸來的路上,我們不約而同地得出這樣的結論:還是『開放、搞活』好,改革給人們帶來了方便和實惠。」

這是通訊作者的親身感受,簡明扼要,且點明主題。用第一人稱寫來,更使這段議論顯得紮實可信,自然真切。

通訊作者的抒情議論,要使讀者感到親切自然,不言而喻,作者首先需有真情實意,是實事求是的。若不是如此,說的是虛情假意,那就將失去使用第一人稱「我」的價值,失去讀者。

以上,我們主要分析的是風貌通訊中第一人稱的一些特點。使用第一人稱,既有它的長處,也有其所短。比如,它往往要受通訊作者本人活動範圍的局限,作者足跡不到之處的新風貌,就難以具體生動地反映出來,所以,在使用第一人稱時,應揚其長,避其短,適當穿插一些其它材料,以便更廣泛地反映某地新貌。有的風貌通訊,「我」在開頭僅出場一次,只交代到了什麼地方訪問,以後全文中不再露面,看不到「我」的活動和見聞,這就沒有充分發揮第一人稱的作用。

正如上文所述,風貌通訊中大部分使用的是第一人稱,但也有用第三人稱的。用第三人稱也有其特點,比如,它可不受通訊作者本人活動的空間和時間的約束,廣泛選擇多方面的有用材料。但它的弱點是,由於沒有作者個人的現場見聞,而使通訊缺少一些生動性和感染力。

(本文原題為《 人稱的使用——風貌通訊寫作漫談》,原載自《新聞與寫作》,未經本刊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聞與寫作 的精彩文章:

TAG:新聞與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