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史丹:移動能源技術將極大解放人類生產力

史丹:移動能源技術將極大解放人類生產力

人民網北京5月30日電 (賀迎春 施麟)「移動能源技術將極大解放人類生產力。」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書記史丹28日在上海舉行的首屆全球移動能源大會上表示,移動能源最重要的是解放了人的活動距離所限。

她表示,以前人們的活動距離受交通運輸工具的限制,後來有了汽車、飛機,但是飛機、汽車的活動距離還受能量所限,如果用了移動能源,能量所限的問題也就解決了,這將帶來生產力的突飛猛進。

5月28日, SNEC第12屆(2018)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論壇在上海舉辦了首屆全球移動能源大會。史丹出席會議,並從移動能源的概念、意義、市場前景、存在的問題等方面進行了解讀。

移動能源是什麼?史丹認為,從狹義來說,它的電源點是不固定的,是可以跟消費者近距離的存在,並同步移動的供能設備和系統,具有便捷、清潔、智能、高效率的特點;廣義來說,移動能源是分散式光伏的一種形式,而且很可能成為一種主要的形式,它的特徵是就地消納,用途廣泛,可與其他能源連通互補。

發展移動能源有哪些意義?史丹表示,從可持續發展來說,人類社會必須要實現可再生能源對化石能源的替代,但光伏和風能發展不久就遇到了市場消納的「紅色預警」,移動能源是解決市場消納問題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它創造了一個新的太陽能利用市場。

移動能源怎樣進入市場?史丹說,首先是通用型的,它和市場直接融合;第二個是嵌入型的,和現有的能源系統形成互補。她認為,以個人電子信息應用為主的民用嵌入式產品,戶外產品,汽車等交通工具,無人機、人造衛星,建築一體化的輕型薄膜發電等都是移動能源可以開發的領域。移動能源市場規模巨大,到2020年全球移動能源市場的規模可能達到120GW。

影響移動能源發展的主要問題是什麼?史丹表示,首先是對移動能源產業的優勢沒有充分的認識,另外,還存在技術和裝備的國產化不夠,產業鏈不夠成熟,產業融合不夠,創新人才缺乏,缺乏市場培育,市場競爭加劇,技術標準和工程質量等問題。

史丹認為,要更好的發展移動能源,需要從國家層面上將它與其他能源產業一起納入能源發展規劃;營造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市場環境和諧的生態體系;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拓寬融資渠道,鼓勵創新,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保護創業者利益;加大宣傳,宣傳綠色低碳的理念,擴大消費市場;要修訂相關的技術標準,提高全面的發展質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能源頻道 的精彩文章:

TAG:人民網-能源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