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國語大學《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經驗與啟示(四卷)》正式發布
《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的經驗與啟示(四卷)》
5月24日,由上海外國語大學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經驗與啟示(四卷)》發布會」在我校國際會議中心MBA案例教室舉行。上海外國語大學宣傳部部長衣永剛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總編輯楊群共同為新書揭幕。我校各院系、科研機構負責人、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各主要部門領導以及眾多專家、學者出席了此次發布會。發布會由科研處副處長毛文偉主持。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日益得到國際社會的贊同和支持,社會、文化等諸多領域的「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文化的活態傳承受到了普遍關注。在此背景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不僅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事業,也更加具有了國際性。上海外國語大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推出《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經驗與啟示(四卷)》一書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本書是上海外國語大學聚焦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開展區域國別研究取得的重要學術成果。在上海外國語大學的積極組織下,在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的鼎力支持下,由「外國文化政策」研究基地主導,由語言文化研究領域知名學者曹德明教授領銜,諸多相關領域的學者不忘初心,耐住寂寞,堅守學術,經過艱辛努力,最終將寶貴的研究成果付梓出版。
此次發布的成果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正式出版,分為《歐洲與美洲卷(上)》、《歐洲與美洲卷(下)》、《西亞與北非卷》、《亞洲其他地區與大洋洲卷》四卷。研究對象包括亞洲、歐洲、大洋洲、美洲等38個國家、地區,系統歸納各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特點、經驗及方法,重點關注各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指導思想、基本方針、總體戰略,認真梳理各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律的歷史沿革,準確把握各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構的宗旨、使命及戰略目標,深入剖析各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構的組織形式、資金來源與運作模式。通過廣泛、全面地收集第一手資料,多視角、多方位地分析研究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經驗與方法,視野開闊,具有前瞻性。
在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創造出無數瑰麗的非物質文化。它們體現了我國各民族多元的文化生態,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見證,也是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不僅有利於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弘揚中華文明,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而且對於保持世界文化多樣性、促進文明對話、講好中國故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具有重大意義。正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之下,上海外國語大學充分發揮多語種、多學科、多平台優勢,有效整合全校資源,規劃、建設了「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經驗與啟示」專項系列課題,為中央、地方政府制訂相關政策建言獻策。
本書正是這一系列課題研究成果的集中體現。曹德明教授及其研究團隊通過大量區域國別案例研究,梳理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的基礎理論問題和重大實踐問題,為科學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決策參考,為我國全面了解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情況增添了一個詳實、可信的依據。此外,本書還有助於了解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薄弱環節與不足之處,以便有針對性地提出合理建議,採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提高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水平。
這是一個有溫度、有情懷的公眾號
TAG:上外科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