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Mol Psychiatry中國聲音:兒童青少年抑鬱的潛在獨立診斷標誌物

Mol Psychiatry中國聲音:兒童青少年抑鬱的潛在獨立診斷標誌物

醫脈通導讀

本項研究顯示,肌苷(inosine)可作為區別首發未用藥兒童青少年抑鬱症和健康人群最有效的診斷標誌物,診斷準確率達99.9%。

研究同時發現,兒童青少年抑鬱症與成人抑鬱症致病機制不同:兒童青少年抑鬱症致病機制主要涉及多不飽和脂肪酸代謝紊亂、嘌呤代謝紊亂;成人抑鬱症致病機制可涉及色氨酸代謝紊亂。

作者:周新雨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科

兒童青少年抑鬱障礙是指發生在未成年時期的,以顯著而持續的情緒低落、興趣缺失為主要表現的一組常見精神疾病,具有發病率高和致殘、致死率高的特點。此外,由於兒童青少年抑鬱的癥狀不典型,且無客觀診斷依據,因此識別率極低,大量患者因此延誤治療,導致並且加重,甚至危害終生。

目前,兒童青少年抑鬱症的治療主要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由於心理治療目前在我國尚不普及,加之對重度抑鬱患者療效有限,因此抗抑鬱藥物仍然使用廣泛。然而,抗抑鬱劑對於兒童青少年抑鬱的療效和安全性近年來遭受重大質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英國藥品和保健產品監管署(MHRA)等多家機構連續發出警示,要求臨床醫師慎用抗抑鬱藥物治療兒童青少年抑鬱患者,如必要使用,需密切關注潛在的自殺風險和嚴重副作用。

2016年,來自中國的科研團隊比較了14種不同抗抑鬱葯治療兒童青少年抑鬱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並在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Lancet)發表論文指出,絕大多數抗抑鬱藥物對兒童青少年抑鬱患者療效不佳,且可能增加兒童青少年患者的自殺風險。該研究成果的發表立即引起了國內外精神病學界的廣泛關注和極大震動。因此,深入研究兒童青少年抑鬱症的發病機制,探索抗抑鬱劑對兒童青少年與成人差異反應的機制,成為全球醫學工作者亟待解決的重大科學問題。

研究簡介

日前,發表Lancet的中國科研團隊在這一領域又有重大突破,他們關於兒童青少年抑鬱症代謝表型和診斷標誌物的原創性研究被全球權威精神醫學期刊《分子精神病學》(Molecular Psychiatry,IF=13.204)正式發表。

該研究由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科周新雨副研究員為第一作者,謝鵬教授作為通訊作者。該課題組為進一步研究抗抑鬱葯治療兒童青少年抑鬱療效不佳的原因,收集並比較了52名首發未用藥、32名首發已用藥兒童青少年抑鬱患者以及50名健康對照的差異代謝表徵,篩選出可獨立應用為兒童青少年抑鬱診斷和預後判斷的生物標誌物。

圖1 研究流程圖

此外,該研究將此數據與該團隊前期成年抑鬱患者的代謝數據進行比較,進一步探討了兒童青少年與成年抑鬱在分子機制上的差異(圖1)。

主要結果

(1)抑鬱未用藥兒童青少年與健康兒童青少年共35種代謝差異物;抑鬱已用藥患者與健康兒童青少年共36種代謝差異物;抑鬱已用藥和抑鬱未用藥共6種代謝差異物。

圖2 代謝差異物熱圖

(2)肌苷(inosine)是區別首發未用藥兒童青少年抑鬱症和健康人群最有效的診斷標誌物,受試者工作特徵(ROC)曲線下面積高達0.999。此外,肌苷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區別已用藥兒童青少年和健康人群,ROC曲線下面積為0.866。

圖3 ROC曲線

(3)兒童青少年抑鬱症與成人抑鬱症致病機制不同:兒童青少年抑鬱症致病機制主要涉及多不飽和脂肪酸代謝紊亂、嘌呤代謝紊亂;成人抑鬱症致病機制可涉及色氨酸代謝紊亂。

圖4 兒童青少年與成人抑鬱症紊亂的代謝通路

左:兒童青少年;右:成人

結論

肌苷可作為兒童青少年抑鬱症的潛在診斷標誌物。兒童青少年抑鬱症與成人抑鬱症在差異代謝表徵上存在明顯差異,這些重要的發現為解釋抗抑鬱葯治療兒童青少年抑鬱療效不佳的分子機制提供了重要依據,並且有助於促進兒童青少年抑鬱特異性新葯靶標的研發。本結果仍然需要增大樣本量及開展其他相關研究進一步驗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虎牙主播慫恿抑鬱症患者為其狂刷60萬,網友:這可以關5年了
抑鬱症患者,分享自己和抑鬱症抗爭的經歷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