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藥怎麼喝,藥效才最好?

中藥怎麼喝,藥效才最好?

中藥湯劑通常都是由許多個中藥飲片所組成,味道也會因為藥物的組成不同而產生變化,我們習慣的稱呼為「中藥味」。

中藥的味道很複雜,大多數以苦味為主。那麼大家知道怎樣喝中藥最合適嗎?

中藥湯藥的服藥時間有講究

掌握正確的服藥時間不僅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藥物的不良反應,同時還可增加療效。

中藥的服藥時間應根據患者病情來決定,如果疾病在胃部以下(如肝病、腎病等),一般應在飯前30~60分鐘服用;用於治療胃以上(如心、肺、胸膈等處)的疾病,最好在飯後15~30分鐘服用。

無論飯前還是飯後,服藥與進食都應該間隔1小時左右。

在遵循這個基本原則的前提下,還應考慮藥物的藥性,如清熱解毒藥、潤腸瀉下藥、補益葯宜空腹服;健胃藥或對胃腸有刺激的湯藥以飯後服為好;驅蟲葯應隔夜服(睡前服用一次,第二天早晨空腹時再服用一次);瀉下藥當奏效即止,切勿過劑;安神葯應在睡前30分鐘至1小時內服用;治瘧葯應在發作前2小時服用;調經葯一般於經前或經期服用。

中藥湯藥的服用溫度有要求

一般情況下宜溫服,就是煎好的中藥液在常溫下晾至30℃~40℃時服用。但是解表、祛寒和活血通脈的湯藥應趁熱服下;治療熱性病的清熱解毒藥和止吐類葯,則應待藥液冷卻後服用。

中藥湯藥的劑量大人和孩子有區別

成人一般每次以服用150-200毫升為宜,發熱病人服清熱解毒藥時,藥液可稍多些;兒童和危重病人,服藥量應少些。

大多數人都知道,中藥湯劑一般是一日一劑,將頭煎、二煎藥汁混合均勻,早晚分服。清熱解毒藥可每日服3~4次;如感冒高燒不退者,可4小時服1次發汗解表葯(不分晝夜)。

一般中藥服藥方法

湯劑:一般宜溫服。但解表葯要偏熱服,服後還須溫覆蓋好衣被,或進熱粥,以助汗出;寒證用熱葯宜熱服,熱證用寒葯宜冷服。如出現真熱假寒者當寒葯溫服,真寒假熱者則當熱葯冷服,以防格拒葯勢。此即《內經》所謂:「治熱以寒,溫以行之;治寒以熱,涼以行之」的服藥方法。

丸劑:顆粒較小者,可直接用溫開水送服;大蜜丸者,可以分成小粒吞服;若水丸質硬著,可用開水溶化後服用。

散劑、粉劑:可用蜂蜜加以調和送服,或裝入膠囊中吞服,避免直接吞服而刺激咽喉。

膏劑:宜用開水沖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吞咽,以免粘喉引起嘔吐。

沖劑、糖漿劑:沖劑宜用開水沖服;糖漿劑可以直接吞服。

氣霧劑:使用時將藥物噴霧直接吸入,這類中成藥主要用於止咳平喘或開竅醒神。因其是通過口腔粘膜吸收的,切忌口服。如復方丹參噴霧劑。

膠劑:如阿膠、鹿角膠、龜板膠等單獨服用時,均可加黃酒或糖、水,隔水加熱使之溶化(又叫烊化)後服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藥 的精彩文章:

GIC減持中國中藥(00570)355萬股,每股作價6.7683元
腫瘤患者什麼情況下要吃中藥?需要吃多久的中藥呢?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