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的反叛:海外媒體視角看韓國男團BTS的成功
5月27日,美國公告牌排行榜(Billboard)網站宣布,韓國男子團體BTS(防彈少年團)的新專輯《Love Yourself 轉 『Tear』》首周銷量獲得了公告牌200專輯榜(Billboard 200)的周冠軍。
這是韓國乃至亞洲藝人第一次取得如此的成績。公告牌200專輯榜(以下簡稱B200)是公告牌排行榜的兩大主榜(另一個是Billboard HOT100單曲榜)之一,被認為是打入美國市場的最重要的指標性成績。
從2009年,寶兒的同名專輯代表K-Pop首次殺入B200(第127位)開始,韓國人就不斷嘗試衝擊B200這個美國市場的大門,從去年開始,BTS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Love Yourself 承 Her》獲得B200第7,首次殺入前十。
不到一年時間,BTS又創造了新的歷史,成為K-Pop歷史上第一組獲得B200冠軍的藝人,同時《Love Yourself 承 Her》也是2006年Il Divo的《Ancora》奪冠之後,12年來第一張獲得B200冠軍的非英語專輯。(韓語為主體)
韓國總統文在寅發推祝賀BTS創造歷史:「向熱愛唱歌的七個少年和少年們的翅膀『Army』表示祝賀。全世界的青年們通過防彈少年團的歌曲和舞蹈、夢想和熱情獲得了慰藉和勇氣。
BTS到底是怎麼火的?僅僅只是靠「應援」或「圍榜」?當然不是。新音樂產業觀察從去年5月開始關注BTS,到現在正好一年。這一年來,海外媒體發布了大量關於BTS的相關報道,我們可以藉助這些報道,從局外人的角度去看BTS的成功。
創作至上
為什麼是BTS而不是其他藝人獲得如此成績?渠道、資源和運營固然重要,但產品才是關鍵。而在BTS這個案例上,產品開發的關鍵詞是「創作」。
關於BTS的成軍,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PR)的網站曾經做過一篇介紹。文中提到,BTS所屬公司Big Hit Entertainment (以下簡稱Big Hit)的老闆方時赫是一位資深創作人製作人(主要跟JYP旗下藝人合作),所以他很看重團體的創作,並且鼓勵大家去創作能表達個人心聲的作品。
另據韓國me2day翻譯的一篇文章,2016年,方時赫接受韓國媒體採訪時提到,在BTS出道前,他就承諾要把「一定會幫助他們成為大家認可的音樂製作團隊」。從中我們可以看出,BTS從一開始的定位就是一支重視自己創作和製作的團體,這一點跟大多數偶像團體不太一樣。
根據韓國《中央日報》同年的一篇專訪中,方時赫也提到,BTS的成功訣竅之一就是「成員們自己作曲」,而這一點的好處在於:1.西方人比較關注唱作歌手;2.自己作曲更能讓粉絲感同身受。
能夠獲得西方聽眾的關注,曲風也是關鍵。
CNBC日前做的一篇文章介紹了BTS最初成軍的情況:BTS成軍的緣起是方時赫發現了Rap Monster,Rap Monster當時年僅16歲,是一位韓國地下說唱圈的說唱新人。
2013年出道的BTS,最初是以Hip-Hop團體為目標打造的。早期BTS的作品裡,說唱的成分非常明顯,團隊里除了Rap Monster,另一位成員Suga也主攻說唱,此外,成員J-hope也身兼說唱。
方時赫認為BTS之所以能夠被快速被西方聽眾接納,也跟曲風偏向Hip-Hop有關。他給《中央日報》總結的兩點BTS成功訣竅,除了上面說到的「創作」,第一點就是以Hip-Hop為基礎作曲。所以,「BTS比起標準的K-POP更能讓西方人接受。」
關於製作層面,Fader雜誌曾經在一篇關於BTS的深度報道中提到一個小細節:BTS是韓國最早使用Serum插件的韓團。Serum插件是電音製作插件開發團隊Xfer Record在2014年推出的可視化製作插件,很受歐美電音製作人歡迎。
另闢蹊徑
有作品,還得有推廣渠道。在這方面,BTS的成功經驗有兩個比較值得關注的方向,一是「出口轉內銷」,二是「社會化運營」。
2016年,《中央日報》採訪方時赫時很直接的提問,BTS好像在海外比在韓國國內火。方時赫也承認,「「因為在海外人氣很高國內市場就會有『原來是這麼火的歌手?』的反應,從而人氣更進一步。防彈自出道以來一直是憑藉這樣的『倒進口』反應得到成長的。」
從《中央日報》的提問可以看出,BTS至少在2017年之前,都是在海外火過韓國國內。BTS之所以能在海外市場冒頭,跟社會化運營息息相關。
不少媒體是從2017年美國公告牌音樂獎(Billboard Music Awards,以下簡稱BBMAs)開始關注到BTS的,當時他們獲得了BBMAs的「最佳社交藝人」(Top Social Artist)。英國《衛報》對此進行了分析。
這個獎項是基於公告牌Social 50排行榜頒發的,Social 50排行榜是公告牌和Pandora旗下社會化大數據平台Next Big Sounds合作的榜單,通過追蹤藝人的社交平台數據來排名。
BTS是2016年10月29日首次獲得Social 50的冠軍,然後就開始霸榜。
在CNBC一篇關於K-Pop如何在美國取得突破的報道中,美國加州大學一位叫Kim Suk-young的教授提到,「雖然電視仍然是新偶像問世的重要渠道,但BTS選擇用社會化運營和吸引海外粉絲取而代之。」
這種選擇,很可能跟BTS所在公司Bit Hit是一個小公司有關。在韓國,「娛樂三巨頭」S.M.、YG和JYP控制著最強的渠道和資源,像Bit Hit這樣的小公司只能另闢蹊徑。
BTS的推特註冊很早,2011年就註冊了。而且,與當時「化整為零」的社會化運營潮流不同,BTS沒有像不少偶像團體那樣,成員開個人賬號運營,而是從一開始就只有一個團體的官方賬號。這讓粉絲能夠快速聚焦到團體身上,而不會分散注意力。
此外,Fader雜誌還提到,BTS在頗受電音和說唱聽眾喜歡的SoundCloud上建了賬號,並且全心投入其中,這是韓團所沒有的。
儘管方時赫稱BTS並沒有專門去吸引海外粉絲,但上述種種運營無疑幫BTS有效的吸引到海外受眾的關注——雖然作品和藝人個性是關鍵,但也因為充分利用社會化平台去展示和表達,所以BTS才能在全球範圍內被關注到。
粉絲軍團
BTS的美國粉絲
BTS的粉絲叫A.R.M.Y,全稱是Adorable Representative M.C. for Youth(值得年輕人喜歡的M.C.代表,M.C.是Micphone Controller,從Master of ceremonies演變而來,可以簡單理解為說唱歌手或者說唱團體中的主說)
A.R.M.Y這個簡稱,在英語里也是「軍隊」的意思,而BTS粉絲表現出來的組織性和行動力確實像一支軍隊。
去年年底,韓聯社報道過一件事,美國的BTS粉絲如何幫愛豆做推廣的。
那篇報道提到,BTS在美國有一個叫「BTSx50States」的粉絲網路,粉絲們通過這個網路,在全美國範圍內容推廣自己的愛豆。
文章說,雖然在此之前,有零星的個人和粉絲團體在通過購買和流媒體播放支持BTS,但BTSx50States的推廣,無論廣度還是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比如他們靠主動聯繫成功把BTS推上了《艾倫秀》。
另外,文章還介紹了美國A.R.M.Y是如何靠鍥而不捨的打電話,最終說服本地電台播放BTS的歌曲。一位40歲的美國女粉絲說自己為了讓電台播放BTS的歌曲,不斷給各種電台打電話,哪怕經常被掛斷。
美國A.R.M.Y當然也關註銷售和流媒體播放,為此他們建立了嚴格的組織和分工,強調快速調動和傳播,目標明確,就是要讓BTS在公告牌上獲得儘可能好的成績。
不只是美國,BTS在全球各地都有自己的粉絲群。在阿聯酋首都迪拜的媒體Gulf News的一篇報道中,介紹了來自土耳其、阿聯酋和蘇丹等國的BTS粉絲群。
我們對於韓式應援文化並不陌生,每一個偶像團體都有自己強大的粉絲團(Fanbase)。我感興趣的是,BTS的粉絲運營,有沒有什麼獨到之處?
方時赫的說法是「交流」,無論創作還是社會化運營,都抱持一個跟粉絲交流的態度。粉絲的反饋可以部分印證這一點。在Gulf News那篇報道中,一位29歲的蘇丹ARMY說BTS更像朋友而不是藝人。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BTS和粉絲之間確實建立了一個非常結實的情感勾連,這讓ARMY能夠以最大的熱情去應援愛豆。
工業的反叛
關於BTS的成功,麥吉爾大學從事東亞研究的教授Michelle Cho提到,藝人驅動取代公司驅動讓BTS區別於傳統的K-Pop。
傳統的K-Pop偶像團體,組織性要遠遠強於個性。從練習生開始,按照偶像工業的要求進行嚴格培訓,日後的包裝和作品,也都是工業化流程的產物。
2010年代以來,情況發生了變化。工業的反叛者開始獲得更多的關注,比如BIG BANG、PSY(鳥叔)和BTS。
從YouTube的播放量可以看出來,上述藝人的MV幾乎壟斷了「3億俱樂部」。
截圖來自維基百科
而在作品內容上,無論是鳥叔的《江南Style》、BIGBANG的《Bang Bang Bang》還是BTS的《Dope》,都在表現一種類似的反叛姿態,這種姿態,相比於乖乖牌或純粹的享樂主義,更容易獲得歐美聽眾的關注。
美國網站Vulture的一篇文章提到,過去美國人不太能接受K-Pop較同質化的內容和包裝,現在BTS等正在獲得更多美國人關注。我認為原因之一就是表達上的變化。
以BTS為例,從表達上看,《Dope》可以說是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這首歌的歌詞傳達出「我不說YES」、「我跟你們不一樣」、「我拒絕被否定」等反叛的信息。這種表達,與其說是偶像團體式的,不如說是搖滾樂隊式的。類似的例子還有《Fire》,這支歌曲里傳達的「青春期反叛」——一無所有、酩酊大醉、街頭謾罵、放肆吶喊——在搖滾歌曲里比較常見。實際上,在《Fire》的MV里,SUGA與黑衣人握手起火的一幕,就是致敬傳奇搖滾樂隊Pink Floyd。
不僅如此,NPR也提到,BTS的歌曲《Blood Sweat & Tears》靈感來自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Hermann Hesse)的《德米安(Demian)》。NPR稱這種情況在全球偶像團體的作品中都很少見。這並不會從根本上改變BTS的偶像團體本質,但也說明他們嘗試給自己賦予與其他偶像團體不同的個性。
這種「與眾不同」會比較容易獲得東亞之外的青少年聽眾共鳴。比如一位土耳其ARMY就說自己入坑是因為BTS「他們是那種用音樂讓你找到真我的樂隊。」(據Gulf News)
也是因為這種更代表個人意志的表達,BTS才能夠跟粉絲之間建立起一個異常牢固的關係:因為個體有更多的表達自由,所以他們才能在作品端讓粉絲獲得強烈的認同。這種「認同感」往往會強化粉絲應援的熱情,因為對於ARMY來說,他們認為他們應援的不只是愛豆,他們應援的是七個正在為夢想努力奮鬥的小夥伴。
來源:新音樂產業觀察
※【本質棒婊】【日本oricon】韓國組合銷量總排名及明細(3)
※BTS日本唱片協會連續3年白金認證,Vlive頻道整體點擊量突破7億
TAG:B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