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跨歐亞】北冰洋吃魚記2,在野外烤魚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跨歐亞】北冰洋吃魚記2,在野外烤魚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1)今天是個很好的天



天氣雖然很冷,可是一條又一條的釣上來好幾條魚。讓我和伊娃都興奮得在寒風中蹦跳。對我來說,用最原始自然的方式一起收穫大自然饋贈的時刻可比燭光晚餐浪漫多了,就像伊甸園裡亞當和夏娃那樣的簡單愛情。




很多年前我們騎摩托車到科西嘉島的時候,在拿破崙的家鄉有個城堡遺址,城牆下有棵老無花果樹。托馬斯告訴我這果實可以吃,幫我摘了很多樹上我夠不到的果實,我站在樹下仰望那些誘人的果實時,也仰望著自己喜歡的愛情。




而他愉悅了我的同時,也被我的欣喜感染。多年以後這一段仍然歷歷在目,托馬斯每次說起來就嘚瑟得很,好像他曾經送了我一顆無花果那麼大的鑽石一樣。



伊娃興奮得又蹦又跳:「媽媽,今天是一個很好的天對不對?爸爸釣到那麼多魚。」




她的中文辭彙不夠用,就把德語的einen sch?nen Tag直譯成了「一個很好的天」。我苦笑不得,趕緊糾正她:「今天是個好日子」。




她怕自己不記得,一路上就一直念:今天是個好日子……我的腦子裡就接上了宋祖英的旋律。嗯,今天確實是一個好日子,我們又發現了一種不一樣的旅行生活。接下來幾個星期可是嗨得狠吶!




(2)烤魚初體驗

魚是釣到了,我倆才開始想怎麼個吃法?因為平時不是特別愛吃魚我也很少做,兩人都沒有在野外烤魚的經驗。




「打電話給外婆吧,她肯定知道咋整。」我建議托馬斯找他廚84歲高齡廚藝超群的外婆問問。結果在德國生活的外婆也只會用烤箱烤魚。車裡只有一盒一次性燒烤的碳盒,我們可上哪兒找個烤箱去呢?




掛了電話,托馬斯聳聳肩。笑著看了我一眼,繼續打電話給媽媽,舅媽。一圈下來,竟然也沒有問出個所以然。最後他決定還是先找個能燒烤的地方吧。我們自己試試。



北角是挪威最熱門的旅遊景點之一,因為這裡是歐洲大陸的最北點,無數人都想去那裡留下自己的足跡。遊客越多的地方越難找到免費的露營地,很多平時不管的停車坪也會明文規定不許露營。




最狼狽的是這天天氣十分陰寒,霧露深重,前面的車不開霧燈都看不見。能見度也就幾米。我們朝著北角的方向海拔越高霧越濃厚。可想著尾箱里擺著的四條魚,如同隔著靴子撓不到的癢,怎麼也得找個地方給把它烤了。



最後在離北角大概十幾公里的地方的路邊找到一塊彈丸平地。我推開車門就被北極來的風吹懵了,沒有北極熊的皮毛,我只能趕緊鑽回有暖氣的車裡,把門關上。




「冷啊,你確定你真的要烤魚?」我戲謔的看著托馬斯。他狠了狠心,裹緊衣服出去偵察了一番。抱著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決心把一次性燒烤盒子拿了出來。



結果我們都是第一次用這種一次性的燒烤盒子,雖然用石頭搭了避風牆,但這冰山上的風四面八方亂吹,砌石頭的時候,明明風是從前面來的,魚還沒拿出來,感覺後面一股拔涼拔涼的寒風灌進脖子里。最後還是從我們做飯的汽油爐子里倒了點兒汽油,半天才把這堆碳給燒了起來。



接下來就是大廚我該上場的時候了。我糾結了一會兒,最後決定還是不用錫箔紙,直接在燒烤盒上的金屬網上烤。手忙腳亂的開始了這幾條魚進入我們肚子之前最後的儀式。




這四條魚里,有一條小的不一樣,只是與其他三條一樣我們都不認識。朋友圈的人說是鮭,後來在挪威混久了才知道它們只是不同種類的鱈魚。




碳火將魚烤得滋滋響,香味很快就鑽進了我的肺。我笨手笨腳的用筷子把小魚翻了個邊,吸了吸鼻子沒忍住就挑了一團烤熟的魚肉放進嘴裡。




恁是不怎麼愛吃魚的我,也被這剛出水的北冰洋鱈魚給鮮到了舌頭。可以說來挪威之前我沒有吃過真正的好魚,所以才一直沒有愛上吃魚的嗎?



我是在這裡才知道:只抹了點兒鹽,被不專業的廚師烤得亂七八糟的魚還可以這麼好吃。一定就是這一口鮮,讓我走上了吃魚的不歸路!




(3)潘多拉魔盒裡的新旅行方式


正在我們手忙腳亂的烤魚時,不知道從哪個方向來了一個釣魚回來的挪威人。托馬斯覺得問他准不會錯。就跑過去那邊與他聊了起來。




他給托馬斯看了自己剛釣的一條大鱒魚,挪威人都特別熱情友好(比注重隱私保持距離的德國人有親和力多啦),聊著聊著就要把那條大鱒魚送我們吃。




托馬斯問我能不能吃完這麼多魚?我們自己有四條,其中有一條估計也有兩斤重呢。他好心送的魚,我們要是吃不了浪費可能是把他的美意給糟蹋了,所以最後還是表示感謝但是婉言沒有收下這條魚。



等挪威人走了之後,我們又嘻嘻哈哈的在寒風中繼續烤魚。說實話那場景談不上美好,甚至都不算舒適。周圍都是亂石,風從四面八方吹進你的脖子里,沁寒的霧氣侵蝕著全身,碳火上的那幾條魚烤得黑糊糊的。可是我們不知道哪裡來的好心情,兩人守著幾條黑乎乎的魚拍照。頗有點兒苦中做樂,這是一段冒險的美食旅程。




我把魚丟進盤子里,決定躲車裡去吃,站在這北極風裡,一分鐘就只能吃冷魚了。雖然這幾條魚看起來烤得焦糊,打開裡面的魚肉卻是白花花的冒著鮮香的熱氣,引得肚子里的饞蟲蠢蠢欲動。



托馬斯和伊娃這兩個講究的人都不會吃有骨刺的東西。我餓得嗷嗷叫,可是還得先喂上旁邊嗷嗷待哺的小伊娃,托馬斯懶得挑刺,也沒吃上幾口,最後唯一吃過癮了的人就是伊娃。正好也是她長身體的時候,沒吃出快感的父母總算也對忙活了半天的勞動成果稍微有了些安慰。




這不算特別暢快的第一次釣魚吃魚經歷開啟了我們新的旅行方式。彷彿是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我們看到了另一種旅行的可能性,再也收不住。從此我們靠海吃海,靠山吃山。在歐洲最昂貴的國家之一挪威旅行三個星期,見最美的人間仙境,食海味山珍,卻只花了一個油費。




湯佳


2017年8月11日於瑞典Abisko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國生活報 的精彩文章:

【聚焦】入境各國到底該帶多少現金?沒嚇你,帶多帶少都易惹麻煩哦!義大利機場嚴查現金「闖關」,甚至重點查華人
【4.30德國小新聞】斯圖加特氣溫回升;杜塞爾多夫馬拉松選手迷路;慕尼黑花粉導致空氣污染

TAG:德國生活報 |